銅盂,千年“名人鎮”古韻綿長

銅盂,千年“名人鎮”古韻綿長

它是潮汕置寨最早的古鎮之一

千年的春風秋雨

千年的風雲際會

這裏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人物

產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潮籍作家郭小東的長篇小説《銅缽盂》出版後,在海內外潮人中產生很大影響,好多人不遠千里前來尋訪這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老村落,紛紛驚歎這千年古鎮的綺麗風光和名人傳奇。

史料記載,唐德宗貞元四年(788),潮州刺史洪圭致仕,見銅盂地廣人稀,山水環繞,遂募夫墾殖,舉家定居於此,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潮汕置寨最早的古鎮之一。千年的春風秋雨,千年的風雲際會,古鎮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人物,產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近日,我來到古鎮,走在幽幽小巷,白牆紅瓦的建築古色古香,斑斑駁駁的牆壁寫滿歲月滄桑,一座清末民初的私家小園林頗有江南名園的味道,古樸素雅的銅盂公學,恢宏壯觀的明代宋祠,石板鋪路的窄窄老街,讓人覺得時光倒流,恍惚間一夢千年。

銅盂背靠北山,瀕臨練江,鎮內有練江積聚在這裏的一泓碧水,宛若平原上的一個小湖,人稱“龍潭”。走在龍潭的大堤上,朝陽和煦媚麗,夏風輕若透明的絲綢,從潭面飄來,撫摸着我們被驕陽曬得粗礪的面龐。一潭綠水有若碧玉,波光似銀紋雲絮飄散其中,潭水上空,時見飛雁驚鴻,大堤上的綠樹,鳥鳴蟬歌,似一幅水墨丹青。飽經風霜的古鎮,散發着一種氣定神閒的坦然,一種寵辱不驚的淡定,一種雲淡風輕的從容,一種穩重老練的成熟。潭畔有小木舟,主人邀我泛舟漫遊,欸乃的槳聲劃碎一潭流霞,充滿詩情畫意。

銅盂人退休老幹部郭大利告訴我們,當年銅缽盂村人,著名慈善家、企業家,創辦上海復旦大學心理學院的郭子彬,世界知名心理學家郭任遠,香港迴歸中英談判首席代表、外交家郭豐民,軍旅作家郭偉中將等名人,青少年時都曾漫遊龍潭湖,在潭裏捕魚摸蝦。還有現代作家郭小東少年時的記憶,都吐納着光陰的沉重,如一卷長長的畫卷。

銅盂,千年“名人鎮”古韻綿長

翻開銅盂這卷千年老書,真讓人感到“名人鎮”名不虛傳,宋代知名學者蘇州府教諭郭球,明代學者、唐宋潮州八賢之一許申是銅盂人,而自清末民初至今,就出了3名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校長郭任遠,聖約翰大學校長郭承恩,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紅學家郭豫適;3名文職將軍:民國少將郭承恩,解放軍中將、軍旅作家、曾任原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郭偉,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電影藝術家蕭穆少將。新中國成立後有兩位院士: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郭慕孫,植物學家、工程院院士郭豫元……

這些名人都有獨特的經歷和令人敬佩的歷程。集星村有蔡楚生故居,蔡楚生在這裏度過了少年時期,小學畢業後到汕頭和上海當學徒,勤奮創作,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電影藝術家,其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銅盂古鎮,世事變遷。古縣邑風韻已消失在歷史煙雲中。史料記載,東晉隆安元年(397)潮陽置縣,首座縣城就在銅盂境內的臨崑山坡,銅盂是練江流域的水運樞紐和商業中心,她舒開長臂,迎接來自閩粵各地的客人;她敞開胸懷,接納粵閩各地的民風,數艘木船日日在她的目光下往返,多少海鹽和水產品在此卸載,多少米穀在此起航,古縣邑一派繁華。

如今,古時風韻只留存在人們記憶中,小石板街成了水泥大道,木板樓成了鋼筋混凝土大樓,川流不息的小木舟不見了,小碼頭也僅存遺址,只有鎮北面的靈山古寺,仍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山坡上一站千年。變了的是遊子紛紛出走的村莊,許多昔年連縣城也沒有去過的農民,如今或外出經商務工,或在家鄉辦廠耕山務農,人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夢想,挑着夢想出發,擔着希望回家,枕着江風入夢,日子如詩如畫。

銅盂,千年“名人鎮”古韻綿長

沒有變的是優良的家風,護生愛綠的情懷。近年來,古寨人在北山造林種果,在練江清污除臭,在村裏栽花種草。當我們登上村前山峯時,但見青山如黛,山色空濛,和風習習,鳥吐清音,蟬歌蛙叫,唱和成韻。村人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練江水和龍潭湖水,這裏成了魚鱉温馨的家園。銅盂人就像一滴淡墨,浸潤在宋代古寨這幅畫卷之中。

在銅盂老村漫步,每座老屋都浸透着光陰的味道,每條小巷都是通往歷史的記憶。百年老校書聲琅琅,明代祠堂翻動着詩書雅樂,三百年老店吐納着人間煙火,老樹、老井、老屋、老戲台都讓人在鄉愁裏找到兒時的記憶。

銅盂古鎮,像一瓶家釀陳年老酒,滋味綿長,又像一篇氣韻悠然而不失精彩細節的散文,令人百讀不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8 字。

轉載請註明: 銅盂,千年“名人鎮”古韻綿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