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貶謫雲南35年期間,楊慎寫下了大量詩文,銘記着一個大學問家對南絲之路(靈關道、五尺道、沐源道等)山川、風物、氣候、關隘等的真實記憶,具有很大的文獻學、地理學價值。
我在四川省圖書館和成都新都區桂湖楊慎故居陳列館等地收集楊慎“路線圖”時,猶如外地司機初次開到重慶盤龍立交時兩眼一抹黑,百度導航提醒請切換到高德導航,高德導航提醒請切換到百度導航,讓人如墜五里霧裏一般:貶謫35年,7次往返滇蜀,建昌道(靈關道)、五尺道、沐源道,陸路、水道,幾十個驛站,詩歌、筆記……讓我掉入一個由紛繁時空構架的巨大網絡裏,很難釐清線路。這裏只能避輕就重,把跟南絲之路有關的“路線圖”勾勒一下。
明嘉靖六年(1527)年,楊慎編著《滇程記》,詳細記載了作者對被貶出京後,途經鄂、湘、黔、滇四省的沿途見聞,翔實可信。所記山川俚俗風謠和地理風貌等十分珍貴。《滇程記》現有萬曆三十三年(1605)刊本.雲南圖書館藏傳抄本。
《滇程記》開篇,楊慎寫出他對於明代入滇通道的認識:“中州達滇有三路,自邛、雅、建昌、會川渡金沙江入姚安、白崖曰古路,秦常頞略通五尺道、武侯南征乃大辟焉,唐曰姚嶲路。起瀘州、溯永寧、走赤水、達曲靖,曰西路,唐天寶中,出師伐南詔亦由此進。至元世始開郵傳,今因之焉,出湖藩、轉辰源、經貴州曰東路。”
從開篇可知,生活在明中期的楊慎對元代始開、在明代受到重視的入滇道路還是比較熟知的。他初次入滇自己,走的是普安入黔道,因為普安入黔道是明朝中原入滇的重要通道。普安,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普安入黔道,開通於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開通以後迅速成為雲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南下時,不僅楊慎從此路入滇,稍晚於他的徐霞客(1587—1641)也是沿此線入滇,説明這是一條“熱路”。在楊慎的筆下,這條古驛道道路險阻,峯巔嵯峨,山聳連綿,盤折重疊,溪河密佈,山高谷深,坡陡地薄,大江滾滾,白浪騰空,銀花飛舞,天險難渡。
除了《滇程記》,楊慎還寫了許多記錄入滇行程的詩作,比如《關嶺曲》四首中,就有“關索危嶺在何處,猿梯鳥道凌青霞”(《關索廟》),“不見行路難,哪知在家美。不見險與巇,哪知平如砥”(《京闕何迢迢》)。道路的險峻、旅途的艱辛、身心的疲憊,在這些詩中一覽無遺。
這裏説説楊慎第一次返蜀探親的情況。
明嘉靖四年(1525),楊慎寓居雲南安寧連然街,次年六月,他“驚聞父寢疾,匹馬間道疾馳十九日抵家”。這是楊慎謫戍雲南後第一次返蜀。他探父心切,從安寧出發,行經烏蒙(今雲南昭通縣)、鹽津縣石門關舊道,經到敍州(今四川宜賓市以南)北上,抵達家鄉蜀中新都,風風火火,僅用了19天。
這條道路,是傳統意義的五尺道線路。早在唐代,樊綽已在《蠻書》中詳述了這段行程之險要,“閣外至夔嶺七程,直經朱提江,上下躋攀,傴身側足,又有黃蠅、飛蛭、毒蛇、短狐、沙蝨之類”。而石門東崖的傍崖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餘里”。雖然道險至此,但途程較短。從烏蒙到敍州,取陸路需七八日程。
途中,楊慎途徑烏蒙鋪時,作《烏蒙鋪》一詩紀其事,詩云:“絕壁千重樹萬里,瓊林錦石帶丹楓。何僧肯住懸崖寺,虎嘯猿啼夜半鍾。”修建在懸崖上的古廟之狀、虎嘯猿啼之聲,極言烏蒙古道之險峻,同時也可見這條道路行人稀少。
楊慎第一次返蜀探親,花的時間比較長,前後約十個月。四年後他又再次回川探親,依然走的五尺道,途中經歷相對平淡。
嘉靖十七年(1538)冬,楊慎第三次返蜀,走的是建昌道(也叫靈關道,漢代稱零關道,任乃強先生叫“蜀身毒道”)。他北上到達大渡河畔的黎州(轄今四川漢源縣)。大渡河每年春秋兩季“水湧瘴發,行人漸絕……雖有不得已而行者,不遭風濤之限,則罹嵐瘴之災,流屍積穀”,而大相嶺“高五六十里,四時多雪,晝日晦暝”,劫掠不斷“非遇哨期羣百數十人則不敢過”,以致於明人多倡議廢此路,改修峨眉新道。十二月楊慎到達滎經,並在此地度過除夕,作《戊戌除夕贈滎經徐尹》(《升庵文集》卷十八《五言律詩》),嘉靖十八年(1539)正月至邛州(今邛崍市),與邛州太守等相聚,二月方抵達新都。
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五月,楊慎開始從成都返滇。五月回到雅州,六月二十四日路過西昌,在西昌他興致很高,和友人遊邛海、登瀘山,作《宿瀘山》紀此事。《西昌縣誌》記載,原文為:“六月二十四日登瀘山觀火炬,相傳有詩云:老夫今夜宿瀘山,窺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楊慎後來幾次往返滇蜀兩地,也常走靈關道。那時的靈關道,同樣是一條充滿極度危險的崎嶇之路。楊慎在他另的一本重要地理學筆記《滇載記》裏,還多次寫到了靈關道黎州(漢源)段的“棧道”。在他筆下,黎州的棧道有土棧和石棧之分,土棧修於原始茂密的森林山地,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是在懸崖絕壁上鑿孔,孔中插入木樑,上鋪木木板。棧道使人膽寒,又極為壯觀,陡峻奇險處,牲口亦望而生畏。
楊慎後面幾次返蜀,行程相對從容些,均選擇了建昌道(零關道)。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楊慎奉戎檄返蜀,他選擇《滇程記》所記的“自邛、雅、建昌、會川渡金沙江入姚安、白崖”古路,回到四川。
建昌道是古代南絲之路的主線,路線是從成都出發,南下經雙流、新津、邛崍、名山、雅安、滎經、漢源、甘洛、越西、喜德、瀘沽、西昌、德昌、會理進入雲南境內,經永仁、大姚、姚安、祥雲通至大理。早在商周時期,這條道路已經在民間通行。西漢武帝時,司馬相如“通零關道,橋孫水”,開啓了官方開通這條道路的先河。唐代稱此路為清溪關道,是商旅往來、使節進貢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唐與南詔、吐蕃征戰的重要通道。宋代稱此路為西川道。明代稱此路為建昌道,沿襲了元代的道路走向。明洪武十四年(1391)曾對建昌道“闢取山石,從江鎮砌,闊三四丈。蕃箐河水九十九渡,於是新開直徑,造橋五十有四,往來者便焉”。經整修,建昌道再次暢通。
從楊慎的《犯星歌四首》之“金沙江水繞環洲,江岸家家對白鷗。漁父長歌僰人曲,鹽商愛上白夷樓”可知,楊慎當年行走建昌道,好幾次是經由環洲(今雲南武定)入川的。十月的建昌道,綠樹遮天,花野遍地,“十月妖花紅滿煙,萬家蠻書綠遮天。眼中忽見渾相識,夢裏曾遊瘴海邊”。
建昌道沿途,以金沙江、大渡河、大相嶺和九折坂最為難行。三國蜀相諸葛亮的“五月渡瀘”見證了川南拉鮓古渡的難行,“四時多瘴氣,四五月間發,人衝之死。”(清道光學士何東銘《邛嶲野錄·關隘》卷十五)。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四川攀枝花市文史專家劉勝利、張鴻春等考察認為,《三國演義》開篇詞《臨江仙》就是楊慎在拉鮓古渡寫成的。嘉靖十七年(1538),楊慎從保山回鄉省親從拉鮓古渡渡江,次年從新都返回保山途中再過拉鮓古渡,夜宿於這座小山村,不僅寫下《宿金沙江》,還寫了這首《臨江仙》。
明嘉靖十八年(1539),楊慎的《元謀縣歌》,生動描述了他渡河之難行和沿途看到的災民慘景:“遙望元謀縣,塚墓何累累。借問何人墓,官屍與吏骸。山川多瘴癘,仕宦少生回。三月春草青,元謀不可行,九月草交頭,元謀不可遊。”(未完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