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恢復高考至今,共有388户牧民的沙布嘎,先後送出294名大學生。其中,有10名博士、17名碩士,大家都説我們這裏是大學生搖籃。”7月26日上午,赤峯市巴林右旗西拉沐淪蘇木沙布嘎嘎查黨支部書記包玉龍自豪地告訴記者。
一個位於草原深處的偏僻牧業嘎查,為啥能培養出這麼多大學生?包玉龍介紹説,建國初期,這裏的牧民除了放牧什麼都不會,米麪蔬菜必須到旗裏買。有個牧民去買雞,可是不會用漢語表達,就指着雞蛋説“買它的媽媽”,成了當地的笑料。“這都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啊!”包玉龍感慨地説。
牧民們當家作主後,就開始了對文化教育的追求。上個世紀60年代初,沙布嘎培養出了第一個大學生。改革開放後,有國家優先發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撐腰,沙布嘎崇尚教育的傳統再次發揚光大。“前些年,嘎查曾舉辦過大學生那達慕,以蒙古族最高禮儀,給尊師重教的好家長和愛崗敬業的好老師獻上哈達,給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髮放學習用品。連續多年,沙布嘎的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均保持在100%。”包玉龍説。
1990年,沙布嘎嘎查建立了集體教育幫扶機制。根據牧民家庭的經濟狀況,對每個考上大學的學生獎勵300到500元。從2007年起,獎勵金額增加到本科1000元、專科800元。這個獎勵機制,不但減輕了牧民家庭負擔,也激勵了學生們好學向上的信心。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常務副院長的烏雲畢力格,是沙布嘎走出的學子之一。他的哥哥烏恩巴圖,對當年資助弟弟上學的情景記憶猶新:“父母身體不好,我14歲就在生產隊掙工分供弟弟上學,一次給弟弟送學費,為了節省鞋子,我光着腳走了100多里路。每次説起這事,弟弟都會心疼得掉眼淚。”
現在西北民族大學攻讀博士的其力格日,談到幼年讀書的情景時眼泛淚光:“有一次和額吉到蘇木辦事,我看中一本書,額吉買不起,就用玉米棒子做抵押租下了那本書,等我讀完後,額吉又用書贖回了玉米棒子。”
“蒙古族有句諺語:用金銀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裝飾自己。”79歲的楞格吉瑪説,“我們家族18口人,出了11個大學生,我的6個子女中有5個是大學生。”她的孫子烏蘆馬賽音從南昌大學畢業後回到嘎查,成立了牧業公司指導牧民培育良種牛,希望靠知識改變更多牧民的命運。(記者 薛來 霍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