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邊城、梵淨山遊之五:矮寨大橋和矮寨公路奇觀

由 無英 發佈於 休閒

在這裏首先要贊一下我們的導遊和司機,從邊城前往貴州銅仁時,按正常的線路是不經過矮寨大橋的,我們跟司機和導遊商量着能否繞一下讓我們去看看那裏的矮寨大橋和矮寨公路奇觀,我們願意適當的增加費用給他們,司機和導遊都欣然同意,卻並沒要我們加錢。

在去往銅仁的路上,我選擇最後一排座位,想透過後窗拍點沿途風景,因後車窗太髒準備擦一下,司機見狀一邊説擦了沒用,一邊就拿來工具幫我擦乾淨。才讓我能夠在行駛途中拍到這些比較清晰的矮寨大橋照片。

在銅仁住的那個酒店由於是旅遊公司安排的點,早餐不是很好,大家不滿意,導遊便自己掏錢在外面買來包子給大家加餐。由於司機和導遊的熱心、親和,讓我們這次的團遊充滿快樂。

位於中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曾創下了世界橋樑史上四個第一的矮寨大橋,是採用獨特的主體結構藝術造型,其兩側山頭依勢而建的索塔、加勁鋼桁梁直接與懸崖上的隧道相連,依地質地形條件巧妙設計的隧道錨及重力錨均與周邊秀麗的自然景觀非常協調。

同時,橋塔頂端採用牛頭圖案,該圖案為當地民族的崇拜物和吉祥物,象徵着人民的謙和與善良、堅強與上進,兩山對峙的牛角狀橋塔與張拉的弧形懸索渾然一體,以此形成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物。

矮寨地勢高崖深谷、羣峯聳立,於1936年9 月建立在矮寨北坡上的矮寨公路,舊稱湘川公路現為國道319幹線,為湘川公路上最險的關隘,更是被稱之為“公路奇觀”。這段長約6公里的公路,修築於垂直高度440米、坡度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這樣特定的空間迫使公路多次轉折,形成13道鋭角急彎,26截幾乎平行、上下重疊的路面,公路最寬處不超過7米,最窄的地段不足4米。

矮寨公路所建其地勢之險、工程設計之精巧居全國公路之冠。據史料記載,修築這段僅六公里的公路,當年2000多人次民工櫛風沐雨整整奮戰了七個月。其中死亡200多人,小傷小殘的不計數。

當時為了追懷死難者的功績,曾在路中天橋附近豎立一尊“開路先鋒”的銅像以志紀念。後來銅像毀於戰亂。1987年湖南省政府撥款,按原型重塑,移置在矮寨天橋上方山崖上。銅像高5.7米,重0.9噸,矗立於雲霧山巔。再現了當年開築湘川公路的廣大員工奮勇不屈的風貌和精神。

同時還在山頂“公路奇觀”的終點,建起一座“湘川公路死事員工紀念塔”。塔與“開路先鋒”銅像遙遙相對。像這樣彪炳日月,光照千秋的偉大工程真是值得來此一觀。

從車上遠遠的就看到在青山環繞中的矮寨大橋,如一道豔麗的彩虹般橫跨在德夯大峽谷之上。

當我們來到矮寨大橋的觀景台時,這裏已經有好些遊人在這裏拍照。大家都為這自然和人工共同創造的奇景感動和讚歎。

高高的山崖上,大橋索塔的上部直入雲端。

雄偉壯觀的大橋下面是深深的德夯大峽谷,峽谷內是羣山環抱中的苗族小村寨,靜謐古樸的苗寨山青水秀,一派田園風光。由於這裏不在預定的行程之內,所以停留的時間不能太長,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就要走了。

當我們帶着有些不捨的心情上車時,司機説,我們一會就要從大橋上經過,大家的情緒又高漲起來。我在後排準備好相機,從進矮寨大橋的隧道就開始拍攝起來。這是大巴車在矮寨大橋隧道內行駛時拍攝。

行駛在矮寨大橋上,從後車窗拍攝大橋上的情景。

大橋兩頭的隧道出口處都有拱形支撐。

車行駛過大橋另一頭隧道出口處,順山勢而建的索塔、隧道和拉索,完美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車子載着我們離開矮寨大橋向銅仁而去,而人類戰勝大自然的勇氣和智慧,讓人心中多了幾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