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屬於四大古國之一,是現存於世的唯一一個文明古國。在這個國家的源遠流長曆史中有許多名人流芳百世。有儒家先聖孔子,道家老子等一些至聖先賢。還有魏延岳飛等忠義之士。他們這些人,都有一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心。為了這個國家鞠躬盡瘁,奉獻出了自己的所有,乃至於生命。是值得我輩敬佩的的對象。
一説到為國家鞠躬盡瘁的,首先我想到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為蜀國戎馬一生。諸葛亮之後,我就想到了蘇軾,蘇東坡。為什麼想到了蘇軾呢?
因為,蘇軾有一顆真正愛國的心。他敢於對國家説出自己的想法,雖然會遭到他反對的人的陷害,他也敢於説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勇於之處當朝政的缺陷。
蘇軾就像魏徵一樣,冒着放棄自己生命的風險也要直言上諫。這是一種優秀的品格。可惜的是,他沒有遇到一個像李世民一樣的皇帝。若是能像李世民一樣虛心接受蘇軾提出的種種建議,我相信宋朝會更加繁榮昌盛。
可惜的是當代皇帝不僅沒有采用蘇軾的建議,還將其捉拿入獄。我覺得這是對一代文人的侮辱。並且還在監獄之中安插太監,讓其扮為囚犯來試探蘇軾是否怨恨知心。
當然,聰明的蘇軾看出了皇帝的把戲。在太監面前沒有任何抱怨,這才躲過了一劫。就算皇帝這般試探蘇軾,蘇軾也沒有把這事放在心裏。還是忠心耿耿的輔佐皇帝。可是由於蘇軾的言辭過於犀利,極大的屏蔽了當時執政的王安石,並且妨礙到了王安石變法。讓王安石大為惱火,最終以蘇軾被貶,此事才告一段落。
雖然被貶官,但是蘇軾並沒有抱怨,和痛恨王安石。在後來給王安石寫傳中還大肆誇獎了一番王安石。從這裏可以看出,蘇軾是非常有心胸的。為什麼蘇軾心胸如此寬廣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信奉儒家思想,並且經常與寺院和尚一起禪修,參悟。使得其心性極高,並且蘇軾在與和尚的禪修的過程中交下了深厚的友誼。別且,發生了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廣為流傳的就是東坡先生與佛印和尚的故事,林語堂鄭重指出認為,蘇軾和佛印的故事都是佛印編的,認為佛印想借着蘇軾的名氣來宣揚佛法。蘇軾和佛印的故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也不去辯證他們之間故事的真偽,我們今天要給你大家説的另一位出家人和蘇軾一起發生的小故事。
話説當年蘇軾在杭州當過知州,與當地寺廟的大通和尚私交甚好。因為兩人興趣相投,所以第一次見面都就格外的親切,不久兩人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有一次蘇東坡去大通和尚的寺廟談經説法,進入寺廟之後看到大通和尚正在修禪。由於蘇軾影響到了大通和尚,所以其有些不高興就沒有搭理蘇軾。讓蘇軾好不尷尬。但是,蘇軾可是一個才智過人的人。提筆就寫下了一首詩拿給了歌姬唱給大通和尚去聽。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嫌彌勒下生遲,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蘇軾《南歌子》
這詞的大概意思就是。“師傅唱的誰家曲,念得誰家詞,我借用你的道具,也可以逢場作戲來一段,請君不要懷疑。大師不要皺着眉頭看我。因為您身邊和尚生的晚,沒有看到當年我俊俏的模樣”當時大師都被蘇軾的詩詞給逗笑了,讓人看來是在誇大通和尚,其實是在向其發牢騷。説大通和尚正襟危坐面容嚴肅是不對的。領悟佛法應該是在一種意外隨心中感悟,不能拘泥於刻板之中。只要能夠見性成佛,那麼什麼樣的途徑都是可以使用的,什麼樣的手段也都是可以使用的
因為,蘇軾的靈活應對,和風趣的詩詞。使得大通和尚對蘇軾刮目相看。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在與大同和尚的交往中,讓蘇軾更深的瞭解到了佛學、認識佛學。
這位文官就以與蘇軾寫信的形式獲取蘇軾的字,蘇軾也是有信必回。後來這件事被蘇軾的朋友發現了,並且轉告了蘇軾。蘇軾並沒有當一回事,後來因為公事沒來的得及回信。文官就派人去催。蘇軾這才想起了友人的提示。隨筆寫到“本官今天不殺羊”。從這個小故事中就可以可出,蘇軾為人豁達開朗,不斤斤計較。並且非常幽默。就像寫給大通大師的詩詞一樣,幽默風趣。又不失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