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藴含着哪些建造者的智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古代君王都將水利灌溉列為首要工作,先後修建了不少聞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四大水利工程。本文説講一講。
它山堰、鄭國渠、靈渠和都江堰,被人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大凡參觀過這些工程的人,無不為其磅礴的氣勢所折服,無不驚歎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歷經千年,它們依然發揮着引水灌溉、防禦鹹鹵(鹽鹼)、宣泄洪水的作用。其堰身設計、灌排渠系、防洪功能等,創造了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蹟。
它山堰
它(讀作tuō)山堰,位於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西首,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創建,屬於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鹹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它山堰建成之前,寧波鄞江一直沒有支流,一條幹渠直通東海,不僅兩岸方圓幾十裏莊稼無水灌溉,遇到雨季,海水倒灌,莊稼被海水淹死,人也只能喝又苦又澀的海水。鄞江兩岸民眾飽受愁苦,只得背井離鄉外出逃生。
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藴含着哪些建造者的智慧?

它山堰
唐太和七年(即公元833年),被任命為貿縣(即鄞縣)縣令的王元暐,上任後便着手整治鄞江。他踏勘、謀劃、集資,並動員民眾興建它山堰,變鄞江水害為水利。工程修築了十年,一條由石條砌成,長113.7米,寬4.8米,高約10米的它山堰壩,以及左右兩條鄞江惠水渠終於竣工。接着又在在南塘河建烏金、積瀆、行春三碶(今上水碶、下水碶、石碶),形成水利網絡,灌溉鄞西田數千頃,又疏浚了小江湖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以它山堰為總樞紐的引泄完整、滯蓄可靠的水利系統。從此,雨季,上游洪水漫過它山堰,進入奉化江,通過甬江流入大海海。旱季,上游水主要進入南塘河,灌溉鄞西農田並注入寧波府城日月兩湖(日湖堙塞,今存月湖)。它山堰自動調節着南塘河水位,保證了兩岸農田和寧波城用水。因其建在鄞江上游出山處的四明山與它山之間,所以得名''它山堰''。
據水利專家分析,堰身設計方面的科學性頗具現代原理,有許多原理是20世紀才發現的;堪稱水利建築史上的奇蹟!之所以能成為水利建設的奇蹟,因為它山堰堰體有四大特點:其一,堰底向上遊傾斜5度。這一特點可以增加堰體的穩定性;其二,組成堰體的條石附有粘土夾碎石層,從而減少河牀的滲漏;其三,堰體平面略向上遊鼓出,從而減少溢水時對河岸的沖刷。其四,堰體採用變厚佈置,從而增大河牀中央堰體剛度。
它山堰歷經1100餘年風霜雨雪和洪水衝擊,至今仍基本完好,繼續發揮着阻鹹、蓄淡、引水、通航、泄洪的作用。1988年12月底,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0月被評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鄭國渠
鄭國渠,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是中國最早的大型無壩引水灌溉工程,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這名留史冊的名渠,竟是來源於一條''疲秦之計''。
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藴含着哪些建造者的智慧?

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面對日益強大的秦國,做為秦國東鄰的韓國深感恐懼,為了誘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設上,無力進行東伐,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執行''疲秦''之計。想不到,秦王接受鄭國的建議,在關中平原背部開鑿一條長達上百公里長的灌渠。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説:''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王認為鄭國説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所以仍然將他加以重用。大約花了十年時間這項工程才告竣工。由於是鄭國設計和主持施工的,故而得名''鄭國渠''。
鄭國渠灌溉工程體系由渠首、灌排渠系及配套工程等組成。涇惠渠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灌排渠系包括總乾渠1條、分乾渠5條,總長92.324公里;支渠、分支渠25條,長度336.21公里;斗渠593條,長度1477.5公里;干支渠上控制工程1984座。這些工程設施構成有機整體,保證了灌區旱澇無虞。目前灌區範圍涉及6個區縣、48個鄉鎮共1180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45萬畝。
它的建成為戰國時期秦國的強盛和統一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在中國最強盛的朝代唐朝,鄭國渠支撐了長安京畿地區大部分糧食供給。在兩千二百多年時間長河中,鄭國渠多次重修,名稱也幾經更改。1932年重修後稱涇惠渠,沿用至今。人們將不同時期的工程統稱鄭國渠或引涇灌區,它是中國中部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最重要的灌溉工程。
在2016年11月8日的泰國清邁會展中心被正式評選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之一。這不僅是意味着中國文化遺產又增添了一張''金名片'',更是向全世界證明着我國曆代勞動人民辛灑的汗水和高超的智慧。
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兼具灌溉、防洪等功能,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曾在統一中國、促進中外交流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在發揮灌溉功能,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藴含着哪些建造者的智慧?

靈渠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進一步完成統一局面,在北擊匈奴的同時,又南征嶺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他根據當時需要解決南征部隊的糧餉運輸問題,決定派水利專家史祿領導''鑿渠運糧'',在五嶺之上開一條運河。在史祿的領導下,秦朝軍士和當地人民一起,付出了艱苦勞動,劈山削崖,築堤開渠,把海洋河水(湘江源頭)引入大溶江(灕江源頭),終於修成了這條運河。這條運河成了打開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
靈渠工程分鏵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五個部分。鏵嘴築於大小天平之前,形似鏵犁,其目的是使湘水''三七分派'',即三分來水由南渠進入灕江,七分來水由北渠重新注入湘江。大小天平呈人字形,為攔河滾水壩。大天平長344米,小天平長130米,壩高2~2.4米,寬17~23米。大小天平的建造目的是使汛期洪水能從壩面流入湘江故道,而平時則保持約1.5米的渠水深度。南北二渠是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通道,全長36.4千米,平均寬度10米,水深約1.5米。泄水天平分別位於南北二渠上,為大小天平的補充,用於大汛時的二次泄洪。
靈渠有很多當時在世界上領先的技術,比如世界上最早的船閘——陡門。所謂陡門,就是古代的船閘,通過陡門的開啓與封閉,調節水位,保證南來北往船隻不受水位落差影響而順利通行。靈渠通過36個陡門的開閉控制水位升降,讓船隻在枯水期也能暢通無阻;比如''彎道代閘''技術,將航道設計為彎道,以延長流徑,延緩坡降,滿足通航要求。
目前直接從靈渠引水的灌溉支渠有18條,總長129.7公里,水輪泵站9座。20世紀30年代之後,隨着公路和鐵路的興起,靈渠的水運功能逐漸廢棄,灌溉成為主要水利功能。目前,靈渠總灌溉面積達6.5萬畝,覆蓋興安縣的5個鄉鎮186個自然村,受益人口5.9萬人。它以精良和獨具特色的水利工程技術和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著稱於世,一直為國內外人士所矚目。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藴含着哪些建造者的智慧?

都江堰
戰國時期,戰亂頻仍,飽受戰爭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益昌盛。秦王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經過實地考察,他發現蜀地四周都是高山,中間卻是塊大盆地。要發展農業,關鍵是解決農田的灌溉與排澇問題。所以,李冰決定在灌縣城郊鑿通玉壘山,引水分洪。在此同時,再在這段江中築壩搞分流,將江水引到東邊,灌溉東邊的大片農田。為實現這個偉大的計劃,李冰還組織了數十萬民工,開山鑿石,修堰開渠,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戰,最終建成了聞名於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位於岷江江心,洶湧的水流到了這裏會被這道''分水堤''分為內江和外江,只有內江水可以進入成都平原,這樣,在秋冬季枯水時節,確保了六成水進入內江,四成水排在外江,而春夏季豐水時節,因循彎道動力學的規律,水流會大量衝向河流彎道的內測,這樣保證了進入成都平原水量的穩定;飛沙堰,是內江外側的一道低矮堰壩,內江水已巨大的衝擊力流到此處,會被飛沙堰旁邊狹窄的寶瓶口所制約,水中剩餘的沙石大量被漩渦甩出飛沙堰,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泥沙淤積導致的河流潰堤;寶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後一道關卡,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約束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果遇到洪水時期,大量的水被寶瓶口阻攔,水面就會上升,當水面超過旁邊的飛沙堰時,就會被飛沙堰後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達到二次排洪。
都江堰的創建,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着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
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如今,它們不僅發揮着它防汛灌溉的效益,還是國家級景區,它們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我國古人偉大的智慧,領略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6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藴含着哪些建造者的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