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最神奇”的寺廟,建在海中岩石上,漲潮成島嶼退潮變陸地
對於遊客來説,海神廟(Tanah Lot)是巴厘島的地標式風景之一,絕對不容錯過。日暮時分,霞光漫天、驚濤拍岸,海神廟矗立在一塊臨海的巨上,坐看風雲變換,惠澤巴釐人民,這便是諸多明信片上最經典的海神廟形象。
作為巴厘島六大寺廟之一,同時也是島上看日落的絕佳地點,海神廟也當仁不讓地成為巴厘島最多遊客到訪的熱門景點之一。而對於巴厘島民眾來説,最初建於16世紀的海神廟則是島上印度教的古老傳承,更是巴厘島西南海岸宗教廟宇羣的核心所在,海神廟與烏魯瓦圖情人崖神廟等其他六座廟宇連成一線,每一座都在彼此視力可達範圍之內,共同守望庇護着祖祖輩輩的巴厘島民,因為每天也有數以萬計的當地人來此參拜。
海神廟位於巴厘島的西南面,距中心城鎮登巴薩約20公里,距著名“小資”城區水明漾海灘較近。海神廟原文Tanah Lot,印尼語意思為“海中的陸地”,寺廟被蓋在一塊經海水長期沖刷而成的離岸大岩石上,在海水漲潮時,與其連接的通道會被淹沒,無法步行,必須等待退潮才能進入廟宇參拜,因此當地人大都是在下午或傍晚到此朝聖祭拜。
追溯海神廟的歷史,據説它是由16世紀的一個來自東爪哇的神職人員所建立,相傳他在巴厘島南部遊覽時,看到這裏有塊岩石散發着耀眼的光芒,他篤定認為此地是個可祭拜海神的聖地,之後號召當地的漁夫在這岩石上建起了這座廟。
往後的幾世紀,海神廟成了巴厘島神話的一部分,傳説在建造廟宇的時候,曾經遇到大風浪的侵襲,在岌岌可危之時,東爪哇神職人員便解開身上系的腰帶丟入海中,這個腰帶瞬間變成一條巨大海蛇保護廟宇不受侵襲,化解災難。此後,海神廟底座的海蝕洞裏會出現顏色黑白相間的海蛇常年守護於此,消風化雨和防止惡靈和入侵者的騷擾。
根據宗教的習俗,只有當地的印度教信徒可進入海神廟朝拜,其他人一律被謝絕登上這塊充滿奇幻色彩的巨大岩石。然而,在海神廟下方的石洞裏,遊客可以接受聖水的洗禮,還可以排隊接受廟宇僧侶賜予的祝福,僧侶會在每個人的額頭中間沾上幾粒生米,寓意着平順安康,人生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