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如“龜速”、照片成“照騙”……自駕+露營何以興盡而歸?

剛剛過去的國慶七天樂,你是怎麼度過的?有沒有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又或者拔草“秋天的第一場露營”?今年以來,伴隨着周邊遊、短途遊、親子游等出行方式的不斷升温,自駕和露營成為很多人休閒度假、社交娛樂的時興選擇,在這個國慶假期也掀起一波熱潮。潮流新玩法是否帶給了遊客們愉悦的休閒體驗?背後又是否有不為人知的“糟心事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這樣的遭遇不陌生。避開國慶易堵車的“一頭一尾”,精心挑選了4號這一“良辰吉日”,提前在某地圖軟件上模擬了未來出行路線——高速40分鐘,完美!等坐到車上一開導航,刺目的紅色密密麻麻鋪滿了路線圖,預計抵達時間直接跳轉到兩個小時,而真正上路開了兩個小時後,怎麼還有兩個小時……

這樣的心情不孤獨。心儀已久的網紅露營地,興致勃勃想帶着家人打卡,一詢價相比節前簡直“貴到離譜”,下定決心“花大錢也要好好過個節”,結果一個接一個帳篷扎堆而入連成一片,沒有想象中的星空和鳥語,只有人來人往、熱鬧嘈雜……

高速如“龜速”,道阻且長唯餘一聲嘆息;照片成“照騙”,詩與遠方原來鏡花水月。逃離城市、親近自然、放鬆身心,本來是人們假期的正常需求,為何面臨着“關關難過關關過”,讓休閒度假之旅成為一場打怪升級的闖關?這其中既有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水平方面的“老毛病”,也暴露了新產業新業態野蠻生長中出現的“新問題”。

數據顯示,國慶假期七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4.22億人次,同比減少18.2%。而本地周邊人均旅遊花費較去年同期則增長近30%,本地業態的日均消費額相比“五一”假期增長34%,同比2019年國慶假期增長52%。一邊是傳統遊、長途遊遇冷,鐵路、航運壓力較往年減輕;另一邊則是短途遊、本地遊的紅火,使得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的流量持續保持高位,城市郊區的景區接待能力、環境承載力備受考驗。

“沿途經過三段高速公路,每一段都被提醒前方有事故,從入口一直堵到出口。”有司機感慨,事故處理的速度太慢,實在為本就擁擠的高速出行“雪上加霜”。而換到車流較少的普通公路行駛,又發現郊區農村路面破損塌陷、標識缺失、塵土飛揚的問題時不時出現,“顛簸得令人提心吊膽。”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仍然是一個需要久久為功、堅持不懈的課題。

高速如“龜速”、照片成“照騙”……自駕+露營何以興盡而歸?
圖片來源:北京交通廣播

而“露營”的體驗感不佳,則與服務跟不上需求、管理跑不贏擴張密切相關。之前,露營多是酷愛户外的旅行者們的小眾愛好——尋一方佳景,支一頂帳篷,三五好友談天説地。但近兩年,一處處“野營地”被商業開發,不但收費,而且節假日“坐地起價”。僅北京一城,到國慶節前,大大小小的營地增加到了500家以上。遊客多了,價格高了,但服務和管理並未“規範化”。一些營地缺乏衞生間、飲水點等公共設施保障,垃圾清運不及時,環境保護不到位;對一些遊客踩踏植物等不文明行為、在禁止生火區域明火燒烤等不安全行為,也缺乏有效引導和監管,給其他遊客帶來困擾。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新興產業能走多遠,也不能只滿足於表面擴張,忽視既有存在的短板。如今,遍地開花的營地讓“有沒有”不再是問題,而重視體驗“好不好”,如何讓全產業向着成熟、規範、長遠方向發展,需要相關方的思考和實踐。

這正是: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

勤探索解決問題,思長遠才有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3 字。

轉載請註明: 高速如“龜速”、照片成“照騙”……自駕+露營何以興盡而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