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文旅+”煥發新活力

河南日報記者胡春娜 馮軍福

推進重要遺址考古發掘和保護展示,新建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推動歷史、文物、文化活化具象化,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文化和旅遊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推動文旅文創融合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紛紛關注。

科技賦能激發活力

隨着文旅智慧化建設升級提速,數字化不僅可以創建文旅新場景、構建新業態,也可以發展新模式、創造新資源,是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和關鍵一招。

“通過科技加持,雲台山景區將不同文化元素轉化為場景和故事,比如,採用高尖端聲光電數字技術的云溪夜遊項目,打造了浪漫、奇妙、夢幻的燈光秀,獲得遊客點贊。”省人大代表、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馬春明建議,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以遊客的需求為導向,利用科技賦能,在運營方式上形成多元化合作模式,打造“旅遊+”產品,滿足不同遊客羣體的需求。

長期從事文化產業工作的省政協委員、河南博雅文化產業集團總裁程青梅説,如今,數字化已成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河南作為文化大省,文物、文獻、遺址等文化資源厚重豐富,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數字文旅產業潛力巨大。她提議,統籌推進河南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建立安全可靠的數據收集存儲機制和檢索模式,創建不同種類、不同級別的數字信息檔案,面向機構、企業和社會公眾開放,推動數字資源的產業轉化。

品牌塑造彰顯魅力

文旅品牌塑造,是提升文旅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省人大代表、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爽説,開封一直以來都在深入挖掘、提煉本土歷史文化資源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彰顯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清明上河園景區通過定製化、個性化、特色化旅遊產品的打造,讓遊客深入體驗宋文化。她建議,在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打造具象化、可感知、可體驗的高品質中原文化旅遊產品,叫響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

省政協委員、政協洛陽市委員會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蔡根喜提議,加快漢魏洛陽城遺址博物館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高標準謀劃,強力推進,儘早開工,助力河南建設博物館羣,形成“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同時,通過博物館陳列、考古發掘現場展示等不同形式,和已建成的多個遺址文化公園一道,讓歷史文化彰顯魅力。

創意表達提供動力

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分佈在中原大地上的遺址“活”起來,為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提供動力,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省人大代表、洛陽市隋唐城遺址管理處文博研究員、省人大科教文衞委委員韋娜説,文旅文創融合程度越高,文化吸引力就越大,發展新動能就越強。洛陽圍繞市場需求,組建洛陽文旅投資集團,注入更青春、更時尚的創意,攜手互聯網開創國內“城市IP”和“內容平台”合作的“洛陽模式”,實現“華夏古城宇宙”系列開門紅,吸引了年輕消費羣體。2021年,全市接待遊客1.17億人次、旅遊收入923.48億元,文旅文創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她建議,加強對重點文旅項目的支持,出台更多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扶持政策,打造特色多元化、展示多樣化、服務精細化的特色旅遊。

省人大代表、鄭州博物館副館長齊迎萍説,政府工作報告對培育文旅文創新業態的高度重視令人倍感振奮。她建議,將文物考古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結合起來,與科研、遊學等活動結合起來,形成研學旅遊、考古旅遊等特色品牌,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推動文博考古走近公眾,增強人民文化自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2 字。

轉載請註明: 兩會聚焦:“文旅+”煥發新活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