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為什麼叫河,長江為什麼叫江?江河有什麼不同,作為華夏兒女要了解
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並不如此。——科林伍德(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楊慎《臨江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
黃河跟長江自古以來就是詩人筆下詠頌的重點對象,李白的《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流傳。
成書於秦漢時期歷史記載,就算有描寫黃河的,也只是着重寫的它的顏色,《爾雅·釋水》有云:河出崑崙,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就連當地的居民也稱黃河為“瑪曲”,意思就是孔雀河。
因為古人相對迷信,黃河若是到了雨季,往往都會發生洪災,古人為了避免洪災,就杜撰出了河伯,一到雨季,古人還會為河伯獻上年輕貌美的姑娘,這種迷信根深蒂固,從而也是影響了黃河在歷史上的地位。
《殷本紀》中説道: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一項提倡禮樂的儒家,更是江河分界的提倡者,《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雲: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直到唐宋之後,經濟文化開始從黃河轉移到長江,長江水系穩定,航運業發達,黃河經常改道,甚至斷流。所以“江”這才登上了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