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在吃貨的世界裏,任何物種都有可能被吃到滅絕,而站在食物鏈角度來説,失去天敵的制約,一些物種就會氾濫成災,既有人們熟知的日本虎杖在英國禍害了一個多世紀,也有體型較大的緬甸蟒在美國氾濫,面對30000條大蛇全職獵人都無能為力等。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西非一些國家野豬氾濫的現象。
沒錯,提起非洲很多人腦海裏浮現的很多畫面都是皮膚黝黑、食不果腹的人黑種人,野豬竟然也能氾濫得起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非洲中西部的熱帶雨林和熱帶稀樹林草原地帶,生活着一種紅河野豬(下文簡稱“紅河豬”),它們正在這一帶氾濫成災,給地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一些影響。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需要説明的是,紅河豬並非原產於我國雲南省紅河州的豬,而是皮毛呈紅色或褐紅色,喜歡生活在有淡水分佈、氣候比較潮濕的河流、湖泊、沼澤等區域的一種豬。紅河豬
紅河豬主要分佈在撒哈拉以南、南非北部和馬達加斯加一帶的非洲中部和西部大陸地區,活動範圍包括中非大部分國家以及西非、東非和南非的少部分國家,尤其是剛果盆地至幾內亞灣沿海一帶降雨相當豐沛的地帶最多。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在自然環境下,成年紅河豬的體長一般在1-1.5米,體重在50~130千克,是這一帶甚至非洲大地上最小的一種野豬。
從體型特徵和顏色上來看,雄性紅河豬的臉部較長、吻部較尖,眼下有疣且擁有呈獠牙狀的發達犬齒,呈現出四肢短、尾細長的特點。毛色方面則是面部都有花白的鬢毛,而不同的地域體色差異存在較大的差異,毛色磚紅色至黑灰色不等,其中西非光照比中非要強,這裏的野豬紅得更正一些。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而與其它種豬不同的是,紅河豬的頭部至尾部中間有一條狹窄的白色條紋,且全身被毛髮所覆蓋,完全沒有皮膚裸露出來。
紅河豬是喜羣居的社會性動物,通常一個羣體大約有3~11頭紅河豬在一起,甚至有超過100頭的大型羣體記錄。它們屬於雜食動物且晝伏夜出,利用鼻子敏鋭的嗅覺和鋒利的長牙來尋找和挖掘食物,嫩草、植物的根莖、果實、腐肉、蛇、鳥(蛋)、蜥蜴以及各類昆蟲等都是它的菜,也會撿食猴子、黑猩猩吃剩的水果,對附近的家禽家畜和農作物也產生危害。由於食量大消化快,以至於紅河豬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找食物的路上。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紅河豬適應環境的能力特別強。小的紅河豬有點像北美負鼠,能通過裝死的方式躲避捕殺,但一部分也會因此而喪命,成為控制種羣數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長大之後,就會摒棄這種“幼稚”的策略,而是憑藉本身性情兇猛又有鋒利的獠牙和細長的尾巴,在打鬥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加上紅河豬奔跑速度比較快,也會游泳,因此在危險到來時通常都能安全脱身,畢竟這是一種紅色的“河豬”。看來靠“技能”求生在紅河豬身上也表現得如淋漓盡致。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紅河豬“一夫一妻”較為普遍,在繁殖方面也是很強的。通常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是紅河豬的繁殖期,母豬一次最多產出6只仔豬(人工飼養的每年最多可分娩2次,已經很接近家豬了),而且這些小傢伙在小家族的保護下大多都能存活。非洲紅河豬氾濫成災
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功能,在一定時期內是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而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裏的生物種類、數量也是屬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將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也會影響到人類自身,非洲中西部地區的紅河豬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一直以來,主要受天敵豹子的制衡和獅子、斑點鬣狗、蟒蛇等的捕食(約有20?種羣數量被非洲豹捕食),使紅河豬的種羣數量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但是由於利益的驅使,非洲豹被大量捕殺進行皮毛交易,加上熱帶雨林遭到破壞,棲息地環境被破壞,非洲豹的數量大幅下降。失去天敵制約的紅河豬便大肆繁殖,並氾濫成災。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根據當地的預估,正常情況下紅河豬的野外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6頭,即便是在稀樹草原生態過渡帶中的密度最大也是每平方公里18.4頭(為加蓬羅佩國家森林公園記錄)。
但是由於紅河豬的不斷繁殖,種羣數量成倍增加,分佈區域也在不斷擴大,不僅造成大片的植物根莖遭到破壞,導致當地森林和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劇;而且它們還經常下山,沿途覓食家豬和山羊等家畜,並且也挖食土豆、番薯、鱗莖等農作物,造成產量減少乃至絕收,給當地的農業生產造成破壞。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更要命的是,紅河豬還可能是影響家畜的非洲豬瘟等疾病攜帶者,對家豬的養殖和豬肉供應存在很大的威脅。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儘管當地農民很討厭紅河豬,並且也想方設法予以捕殺,但是奈何不了它晝伏夜出,且性情兇猛、跑得快,又很會游泳,單純靠捕殺難以控制日益擴大的種羣數量。能否將紅河豬引入到我國進行育種
我國是世界上豬肉消費第一大國,近年來每年的豬肉消費量大約在5000萬噸,基本上可以説全球有一半的豬肉是被中國消費者給吃掉的。而且雖然我國每年的生豬產量大約在4.4億頭,但即便如此卻還是不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每年仍然需要從西班牙、巴西、德國、美國等國進口數百萬噸豬肉。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紅河野豬是人類潛在的食物來源,作為分佈區域內各國主要的捕食對象,僅在加蓬境內,紅河豬就佔到了該國所出手的食用森林獵物的近4成。對此不少人表示,能否將紅河豬引進到我國,依賴進行野豬規模化特色養殖,而來進行雜交育種改良本地種豬的品性。
針對紅河豬的雜交育種,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的一名教授在2019年就給出了方案,也就是一種肉質香嫩豬的育種方法。該方法就是以紅河豬為父本,以江香豬為母本,然後進行雜交,將所產出的雜一代公豬淘汰,選擇性能優良的雜一代母豬作為母本,建立雜一代母豬羣,接着與性狀優良的紅河豬進行選育。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到了羣體繼代選育階段,用羣體繼代選育技術和多基因聚合輔助育種技術,一年一個世代,連續進行6個世代的選育,最終得到肉質香嫩豬,在每個世代繁育時,堅持閉鎖,最後選擇優勢基因型公、母豬個體建立選育基礎羣。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就像明末清初被帶到西沙東島上的牛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過與海南島上的牛進行雜交之後身體更加健碩,奔跑速度也加快了,適應環境的能力也顯著增強。而經過回交育種,所得到的肉質香嫩豬具有肉質香嫩、無羶味等特點,而且繁殖力、生長速度、瘦肉率都比較高,產仔數也比香江豬增多。結論
人類的發展要立足保護生態環境的實際,只有切實遵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就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反之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紅河豬在非洲氾濫成災就是給人類的一種警示,由於天敵豹子的數量急劇下降,導致紅河豬缺乏制衡而迅速繁殖,最終也影響到人類的生產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4 字。

轉載請註明: 紅河野豬在非洲氾濫成災,是時候把它引入到我國,進行回交育種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