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團:深挖旅遊資源 打造全域旅遊經濟
二師三十四團文化廣場(資料圖 成偉龍 攝)
2月6日,“新春走基層”胡楊網二師鐵門關市採訪組記者一行來到了三十四團。
三十四團位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庫姆塔格大沙漠中間地帶,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後一個灌溉單位,也是二師自然環境最艱苦、生態責任最艱鉅的團場。轄區面積1220平方公里,耕地22萬畝;林地93.9萬畝,其中人工防護林1.715萬畝,防風基幹林0.655萬畝,國家級公益林58.61萬畝,現有人工造林面積4.44萬畝(其中紅棗園4.2萬畝,香梨園0.24萬畝)。
三十四團正處在巴州以交通主幹線為依託軸的G218和G314形成“T”型一級發展軸的軸線上。該團充分利用這一發展軸,結合庫若高速公路和庫格鐵路的穿團建設,218國道燃油、燃氣管道建設的輻射功能帶來的商機,打造北距庫爾勒市、南至若羌縣1小時經濟旅遊圈,並不斷完善城鎮功能,保護生態環境,提升城鎮魅力,努力使三十四團成為連接南北疆及內地經濟的重要物資中轉站、倉儲物流中心、旅遊休閒基地。
近年來,這個團場依託團場特殊的人文、自然資源,大力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
到了三十四,蒲昌城必是“打卡地”。蒲昌城又名都熱力古城,位於三十四團蒲昌鎮(原鐵幹裏克鎮)東南方11公里處三連(原五連)營區內,218國道906公里處,距庫爾勒約225公里、尉犁縣173公里。城址距218國道不過百米。
據《農二師志》記載,光緒初年,清軍平定阿古柏匪亂,為安輯流散的各族人民,新疆布政使饒應祺,於光緒十五(1889)年,建議新疆巡撫魏光燾,於小羅布淖爾(今尉犁縣)的英格可立設撫輯招徠局,共招收維吾爾族人1200户,天津、湖南商民200户,安户屯墾。光緒十七(1891)年,魏光燾指令于都納裏(多浪維吾爾人在此駐牧,都納為多浪音變,稱都納裏)築土城1座,城周440丈,因鄰近古蒲昌海(今羅布泊),故名蒲昌城(《清史稿。饒應祺傳》)。光緒二十二(1896)年,新疆巡撫陶模,將收容的河湟農民起義軍劉同春(一名劉四伏、劉四復、劉四總爺)部及眷屬8000餘人,安置於羅布淖爾至若羌一線,撤英格可立善後局,於蒲昌城置遊擊,統管小羅布淖爾至卡克里克(今若羌)一線的民屯。光緒二十九(1903)年,羅布淖爾屯民星散,此地遂廢。民國6年(1917)年,衙署尚存,尚有部分居民屯種。民國22年(1933)年,因受哈密農民起義影響,蒲昌城破,蒙古族、漢族居民無一倖存者。1958年,二師開發塔里木墾區,對蒲昌城進行積極保護。
記者隨團場文廣中心工作人員來到了蒲昌城遺址。
遺址的大門口豎立着一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的石碑,正反面用紅漆寫着碑文。
城牆雖已殘缺不全,但其氣勢仍然宏偉壯觀。這個四方的城廓尚在,城東西長297米,南北長328米,城牆底寬6.9米,上寬6.2米。設東西兩座城門,門寬8.5米。城牆四角各建炮樓一座,佔地近萬平方米。蒲昌城城牆採用隔層夾鋪紅柳枝或芨芨草的方法構築,任憑風吹雨打、黃沙侵襲,依然堅固。曾經外有護城河、內有衙府。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英國人斯坦因都先後到此探察、挖掘。蒲昌城是清末時期庫爾勒至若羌交通重鎮和驛站,先後在此設立扶輯招徠局、蒲昌營等機構,促進了塔里木河下游區域的屯墾開發。
蒲昌古城實際上是一個軍墾城。據歷史記載,清光緒18年(1892年)由清朝政府和天津商民出資修建蒲昌城,當時易盛富、喻光達先後在蒲昌屯墾。清政府在消滅了阿古柏匪幫之後,在蒲昌設善後局。1896年,新疆當局黃桂芳駐紮蒲昌,並招募吐魯番、魯克沁等地的維吾爾族農民在蒲昌定居種田,後又將甘肅、青海等地的8000多回民安置在蒲昌附近。由於以後當地鹽鹼化嚴重,漠風不斷侵襲,塔里木河經常改道沖毀農田,蒲昌城隨之衰敗,居民大多遷入上游鐵幹裏克和焉耆一帶。遷入上游鐵幹裏克進行安置商屯地,就是現在三十四團六連的原八連片營區,因天津商人資助修建了蒲昌城,而得名“天津莊子”,該名三十四團地方名沿用至今。
三十四團文廣中心人員還帶記者來到了一個古墓遺址羣。這個明顯具有少數民族特徵的古墓羣,不知建於何年,外觀保存尚可,但最大的墓和周圍一些小墓明顯被挖出了洞穴,已被偷盜或被損壞。
近年來,三十四團依託本地資源,深挖共享旅遊資源,共促全域旅遊發展,打造旅遊經濟。(參與採訪:胡楊網記者鍾新、郭雪偉、趙家翔 通訊員成偉龍)
延伸閲讀:我是第二師三十四團
你好
我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四團
翻開祖國的版圖
在茫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東北邊緣
塔里木墾區綠色走廊下游
有一個古絲綢之路的驛站
這就是我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四團
姓名:第二師三十四團
郵政編碼:841506
電話區號:0996
車牌號碼:新M
性格:熱情和善 樂於奉獻
我始建於1956年,轄蒲昌鎮、喀拉米吉鎮,面積1220平方公里,北距庫爾勒市210公里、二師鐵門關市257公里,南距若羌縣約226公里。國道218線、格爾木至庫爾勒市電氣化鐵路和正在建設中的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均貫穿團場全境,已成為新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鎮。
我現有人口總數約1.5萬人,有12個連隊、2個社區、22個黨支部,城鎮有迎賓一區、迎賓二區、文化路小區、商貿路小區、棗香苑小區、好想你小區6個小區。
我現有耕地面積達19.54萬畝,其中棉花種植面積達14萬畝,紅棗種植面積達4萬畝,香梨、黑枸杞、中草藥等近萬畝;林地總面積93.9萬畝,其中人工防護林1.715萬畝,防風基幹林0.655萬畝,國家級公益林58.61萬畝;現有人工造林面積4.44萬畝,完成封沙育林面積9萬畝。
我現已成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國家優質棉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馬鹿養殖加工基地、兵團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兵團特色綠色宜居小城鎮、綠色有機紅棗之鄉和優質中草藥生產加工研發基地。
經過人們的艱苦奮鬥、拼搏奉獻
今日的我已是
“藍天白雲遊,綠野無盡頭”
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漠兵魂雕塑
文化中心
棗香苑小區
城鎮夜景
我以農業現代化為依託
已初步發展成為
集紅棗加工、棉花加工
現代畜牧養殖、甘草切片加工等
於一體的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
這是我的特色加工
紅棗加工
棉花加工
黑枸杞初級加工
切片黃芪
甘草晾曬
我在建團初期
就開始馴化飼養塔里木馬鹿
現已有60年的養殖歷史
塔里木馬鹿全身都是寶
鹿茸和鹿副產品
不僅是名貴中藥
還是很好的保健品
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我現有規模化馬鹿養殖場6個
馬鹿存欄7000餘頭
是全國最大的塔河馬鹿養殖基地
馬鹿養殖
切片鹿茸
美麗的景色、美味的食物
也是我的特色呦~
大西海
胡楊林
葫蘆島風光
塔河胡楊
蒲昌城
這是我的美食
烤全羊
烤肉
烤魚
各色烤饢
抓飯
這就是我
美麗的三十四團
這裏有蜿蜒曲折的塔里木河
這裏有煙波浩渺的大西海子水庫
這裏的風景美如畫
三十四團
敞開懷抱
歡迎八方來賓!
名詞解釋: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遊”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遊,是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全域旅遊強調把整個區域作為旅遊區進行打造,把全域作為旅遊發展的載體和平台,使旅遊成為常態化生活方式;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等角度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實現旅遊景觀全域優化、旅遊服務全域配套、旅遊治理全域覆蓋、旅遊產業全域聯動和旅遊成果全民共享。
信息來源:胡楊網
編 輯:桑文靜
責 編: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