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紫荊關城百戰多 將士英名留青史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休閒

弘揚歷史文化

講述長城故事

古老的紫荊關,對於年輕的易縣文物保管所副所長賈國琳來説,太熟悉了。她每年來往多次,進行調查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史料。説起紫荊關的歷史尤其在此發生的戰事如數家珍。


冬日紫荊關長城,拒馬河從山腳下靜靜流過。本報記者 吳戰平 攝

隆冬時節,記者驅車到紫荊關採訪。賈國琳熱情地為我們講解,目前紫荊關的關牆總長18160.5米,共有城門9座、水門4座、戰台19處。雄關壯麗,地勢險要,自古就是反覆爭奪的軍事要地,素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

今日之紫荊關,雄險不減,山巒疊翠,更顯風骨。

順着賈國琳手指的方向望去,紫荊關城門巍峨矗立,城門上方,“河山帶礪”四字,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賈國琳介紹,紫荊關東漢時稱“五阮關”,北魏時稱“子莊關”,宋代稱為“金坡關”,明代以後稱為“紫荊關”。初為土石夯築,後歷經各代擴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則改用石條作基礎,以磚砌面封頂,並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遷都北平(北京)後,更大興土木,修城建關。在正統、景泰、弘治、嘉靖、萬曆、崇禎年間,都曾改築、擴建關城,增設城堡、隘口,開鑿盤山道等,使紫荊關形成了一個較完備的防禦體系。

因紫荊關戰略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明將於謙説:“險有輕重,則守有緩急,居庸、紫荊併為畿輔咽喉,論者嘗先居庸、而後紫荊,不知寇窺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窺紫荊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末清初時期的思想家顧炎武描述:“居庸則吾之背也,紫荊則吾之喉也,猝有急則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凸顯出紫荊關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登上城牆看紫荊關,關城四周羣巒環抱,溝壑縱橫,地勢險峻。遠處望去,拒馬河從西邊山谷緩緩而來,紫荊關偎依在拒馬河邊,起伏在丘嶺之間,將山谷牢牢鎖定。

紫荊關關城由五個大小不等的城圈組成,呈蓮花形。它曾是軍事防禦指揮機關所在地,據《西關志》記載,明朝景泰二年,調保定右衞中千户所官軍守禦本關,景泰三年添設真定、神武二位官軍,春秋兩班輪流操守。清初紫荊關仍設參將駐守。“雖然紫荊關城門樓大都已經荒廢,但古代這裏有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少時幾百人,最多時候駐軍3000餘人。”賈國琳説,歷史上,許多著名戰事都與紫荊關有密切聯繫,據不完全統計,在紫荊關發生的戰事有百餘次。

紫荊關綿長的城牆雄姿猶在,望着紫荊關長城上厚重的牆體和一個個垛口,我們彷彿聽到了戰場上那陣陣喊殺聲、戰馬的嘶鳴聲,一段段逝去的歷史浮現在眼前。

史料記載,宋嘉定六年(1213年)秋,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與金兵大戰,金敗,蒙古大軍追至北口,攻打居庸關,因金兵嚴密鎮守無法進入。於是蒙古大軍又前往涿鹿至紫荊關,在紫荊關南百二十里的五回嶺擊敗金兵進而輕取涿州、易州兩地,進入內地。又到南口由內而外攻打居庸關,將居庸關攻破。

“這場戰役是紫荊關歷史上發生的百餘次戰役中最著名的一次。此後,紫荊關又多次成為蒙古軍征戰內地出入的重要關口。”賈國琳説。

由於紫荊關在軍事進攻和防禦上的重要位置,自古便於此設關口。明正統年間“土木之變”,瓦刺軍攻陷紫荊關直逼京師。雖然通過“北京保衞戰”最終擊退瓦刺進攻,但明朝進一步認識到紫荊關一線的軍事重要性。明朝在修復、擴大宣大(今宣化、大同)一線長城規模的同時,嚴密增加了居庸關以南,經紫荊關至倒馬關一線的長城防守。今日之所謂“內三關”,即由此而來。

提起紫荊關的古戰役戰將,賈國琳提到了明軍右副都御史孫祥和清軍總統陝軍山西布政使升允。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首領先分兵四路對長城沿線侵擾。七月於土木堡(今懷來東南)擊潰明軍,俘獲明英宗朱祁鎮。瓦剌部經過短暫休整,於十月一日兵分三路。東路兩萬騎由古北口攻密雲,從側翼牽制明軍,中路五萬騎由興和(今張北縣)經宣府(今宣化)攻居庸關,做正面佯攻。瓦剌太師也先親率十萬騎為西路,自集寧經大同攻紫荊關,遭明軍右副都御史孫祥、都指揮韓清的頑強抗擊。十月初九日,兵臨關下,也先令太監喜寧向守軍傳達英宗旨意開城,遭明軍拒絕。遂以主力在關城正面與明軍對峙,另遣一部由喜寧帶路,尋山澗小路偷越紫荊嶺,繞至關南,拆毀邊牆而入。

明軍腹背受敵,因寡不敵眾,孫祥等明軍將士全部戰死,關城被攻陷。也先率大軍長驅直入,直逼北京城。

到了清代,關城已成腹地,但是兵額未減,清聖祖玄燁曾兩次西巡,駐蹕紫荊關,檢閲軍校,南天門曾立有“天子閲武處”碑。

史料記載,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8月14日攻佔北京。10月,英、德、法、意四國聯軍直撲山西,進逼直隸、山西邊界重關——紫荊關。紫荊關城池高深,嵯峨險峻,左右崖壁陡峭筆直,猶如天然屏障,是北京西南的重要關隘。當總統陝軍山西布政使升允得知聯軍西犯時,立即率右翼馬隊進駐紫荊關,並派兩營陝軍分守紫荊關西南的五回嶺、倒馬關、走馬驛等百里以內各要隘,留一營陝軍鎮守紫荊關。10月28日,升允照會聯軍指揮官,試圖勸止敵軍繼續西犯,侵略軍不予理睬。10月29日黎明,尖厲刺耳的槍炮聲劃破長城寂靜的上空,配有堅槍利炮的聯軍突然向紫荊關發起猛烈進攻,升允遂率清軍應戰,清軍將士英勇頑強堅守陣地,與侵略者展開了一場殊死戰鬥。經過激戰,紫荊關失守,清軍陣亡87位將士。

“紫荊關之戰雖然失敗了,但是,清軍將土英勇無畏誓死抵抗到底的英雄氣概狠狠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阻止了侵略軍繼續西犯。”賈國琳説。

1903年6月,已任山西巡撫的升允為了紀念那些在紫荊關戰役中為國捐軀的英烈,下令在紫荊關盤道寺牆上鐫刻了一段中國人民英勇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碑文,碑文中記錄了87位捐軀的清軍將士姓名。同年,受德國駐華公使的壓力,清政府派人撤毀石碑。

“石碑雖然不在了,但中國將士英勇抗擊八國聯軍的精神浩氣長存。”賈國琳説。

“紫荊關邊塞苦寒,多煉就俠肝義膽。歷史上的紫荊關,每有烽煙起,戰旗便在此地紅。”賈國琳説,紫荊關及今“百戰餘生”,刀光劍影已經遠去,但那些在紫荊關戰役中的將士英名留青史,一直在世人中傳頌。

(本期歷史文化顧問:河北大學博物館副館長、教授 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