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翔,以一手魏碑體書法享譽書壇,也曾獲得中國文聯第十一屆造型藝術成就獎,第五屆蘭亭獎終身成就獎。這可是中國書畫界的最高獎項。可是,孫伯翔的書法在民間的認同感卻並不廣泛,很多人説是“醜書”。
對於孫伯翔的書法,爭議點一是其所寫的字並不美觀;二是魏碑本是不成熟的書體,學魏碑是不是合適。第一種觀點,僅僅是停留在寫字的層面,可以説這些人對書法的瞭解並不對。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對書法有所瞭解,下面我們就以孫伯翔學書法的路徑來解答這個問題。
孫伯翔的書法道路
“起於方正,行於温潤,臻於清涼,不歿則求。”這是孫伯翔曾經用這一句話來概括過自己的藝術道路。“起於方正”,讓人想到了他早年學習唐楷的經歷,大家都知道他是在30多歲時聽了王學仲先生的建議才接觸了魏碑。
孫伯翔唐楷主要臨習顏真卿、歐陽詢,尤其對顏真卿學習地比較多。一向推崇書法要有正大氣象的孫伯翔,對人品書品俱佳的顏真卿極為推崇,在他眼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甚至要強過王羲之的《蘭亭序》。
孫伯翔年輕時因為家庭成分原因失去了上大學、參軍、入黨、提幹的機會,只能在基層記賬、管倉庫,後來搞工會宣傳工作、寫大字報,但這樣不利的客觀條件也同時讓他有了鑽研書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説是焉知非福。
邱振中有篇文章寫道,孫伯翔在那一時期躲進了小小桃花源,沒人看他,也沒人光顧,也沒人擔心他,就是他自己在一個倉庫裏邊讀書寫字,這就是他的天地。孫其峯先生説,那是孫伯翔光輝的一頁,在那個地方造就了他的人生。
到魏碑裏去“偷礦”
在老師的建議下,孫伯翔將學習方向從唐楷轉向了魏碑,反覆臨寫碑刻、墓誌、造像題記等等,尤其是《龍門二十品》中的《始平公造像記》,據説他練了一軍車紙,可見其中的艱苦一家他自身的用功。
出人才和老師的培養有關係,但主要還是自己,自己好什麼你就學什麼。有點成就的人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抱負,一個是酷愛。有了這兩個哪一個都行,孫伯翔屬於酷愛類型。
在王學仲先生給他點撥了學魏碑後,孫伯翔對魏碑愛不釋手。喜歡魏碑什麼?孫伯翔曾説喜歡魏碑的生命力。雖然北碑時代年代非常短,但是它是華夏文明,是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合。
魏碑是不成熟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魏碑比作一種礦藏。魏晉的東西都是成品的東西,唯獨魏碑沒有製成成品的礦,是原料。唐楷就好比燒製成器的精美絕倫的一件藝術品,如果你把藝術品砸碎了蹍成沫它也不可能再成為土。
魏碑正因為不成熟,它有瑕疵,才好像一個偌大的礦藏,通過你自己的睿智,通過你自己的勤奮,通過你自己的不懈努力,把你自己需要的元素提煉出來。魏碑的魅力在於此。孫伯翔自言:“我們寫碑的人本身就是個“賊”,要偷礦去了,我把我自己説成“偷礦”,到礦那我喊“芝麻開門”,這門就開了。”
結語
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孫伯翔首創了方筆魏碑,用常人難以駕馭的長鋒羊毫表現魏碑書法鋼打鐵鑄般的藝術特徵,並且大膽地側鋒起筆,絞鋒行筆,再現魏碑的大氣磅礴、奇崛方雄。
在吃透了魏碑以後,孫伯翔又吸收了唐、宋、明、清,特別是宋、明的東西,使書法從方正作為方雄,從方雄作為精神飛動,從精神飛動變得温潤。
書法家劉正成評價孫伯翔是“近百年作楷第一人”,這種説法我們不做評價,但是對於孫伯翔在書法,尤其是魏碑在當代的發展,其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