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夢居住的地方是故鄉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休閒

真正的風景究竟是什麼?當風穿過這座小城的每一條“熟悉的街” 、每一個小小的“秘境花園”,我的心裏已有了答案。張家口,一座建立在千山萬壑裏的山城,被人們親切地稱作“張垣大地”。一場探尋家鄉的點滴變化的社會實踐,讓我在這座山城開啓了家鄉的景觀變化的“尋夢之旅”。

都説張家口的塞外之景是很美,沒有一個張家口人會否認長城、大境門的壯美,空中草原的遼闊或是小五台的瑰麗風景。但當幾十位張家口人在採訪時被問起“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時,沒有一位提起過那些風景名勝,相反,他們説到的地方都是些稀鬆平常的街角、公園。不同的是,那些平常的地方都承載着受訪者不同尋常的記憶烙印。

這結果完全出乎了我的預料,但得到後又覺得煥然大悟且理所當然。我想起那句“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印象深刻”,用在這裏應該就是:只有在自己生活中扮演過極其重要的角色,甚至承載了自己一段生活的記憶的地方,才會讓人畢生難忘。

採訪中很多人在説出那個印象深刻的地方的同時還訴説出那個地方和自己的不解之緣,有不少是和初戀、親人有關,還有的是童年成長的地方。其中有一段描述讓我記憶尤深“還記得去河裏玩,在牆頭用石頭打青蛙,去傳染科大院摘桑葉、摘海棠、摘黃花……”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童年那個地方快樂的回憶,這是獨屬於他的“百草園”,即便是沒有親身經歷的我也能感受到這個地方對於受訪者的重要意義。

我想每一個張家口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承載着“夢”的地方,可以是充滿童年的快樂或者青春的懵懂抑或是家人的温暖,而這樣的地方就藏匿在這座小城每一個熙攘的角落裏,也只有這樣的地方對於山城的人才稱得上是“景”。

還記得采訪的結果中,市人民公園中的猴山和熊山、火箭模型是受訪者説到最多的,看着結果甚至勾起了我對於記憶裏那個公園的回憶,當時父母只給我買了猴山的票,他們在外面等我,小小的我就獨自進去“探索世界”。後來公園變了,那片“景”卻深深烙印在我對家鄉的夢境。

或許對於每一個切身生活在這個城市裏的人來説,那些被稱為“熱門打卡地”的景點終究不如單元樓下那個惠民公園。或許張家口在未來真會變成文旅城市,但沒有一個張家口人會忘記兒時公園裏的摩天輪與火箭。或許那些遊客眼中的張市景點只能帶動張市的經濟發展,而市民眼中的“景點”卻是觸動張家口人內心、在精神上羈絆着張家口人和這座小城的地方--儘管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的公園或者廣場,但它的意義遠在此之上,那是他們“夢居住的地方”。

我覺得讓“景點”融入我們城市建設不僅僅是一個形象工程,更是一個惠民工程,甚至“造夢工程”。讓文旅之城不僅僅是對遊客而言,更是對本地市民來説的,讓一處處“小景點”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在城市的街角、路口建起一處處小亭台、綠地、公園,也是在為下一代人制造一處處“夢”的温牀,更是為下一代人創造出物質之上的精神家園,讓他們在遠離家鄉時仍然可以循着“夢居住的地方”找到心中的故鄉。

我相信那位受訪者説的,“未來的張家口會更美”。我相信,真正的風景是有別樣意義的,他們是承載着市民的故事的地方,是夢居住的、讓市民們念及故鄉的地方。我相信未來的這座城將充滿那些“小景點”,去承載一代代年輕人的故事,去載滿遊子對故鄉的“夢”,去成為未來從張家口走出來的孩子們追尋夢的方向。(通訊員 賈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