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冠青
據《經濟日報》報道,最近,年輕人與中老年羣體在消費需求上產生了更多交集:年輕人報名參加“夕陽紅”旅行團,不想點外賣的上班族正湧入老年食堂,青年人擠進老年大學上各類興趣班後發現“真香”……社交平台上颳起的這些新風潮,也被外界調侃為“蹭老式消費”。向中老年消費方式靠攏,為何成為不少年輕人“嚮往的生活”?
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其自帶的極致性價比和鬆弛感。以出遊為例,很多時候,忙碌了一週的上班族,只是想以優惠的價格,週末找個臨近的地方“放空”一下,平日也實在沒有精力去費心做攻略、查路線。這時候,報價合理、能“佛系”跟遊的“夕陽團”就不失為一個理想選擇。再拿興趣班來説,筆者身邊的不少朋友曾吐槽,大學畢業後培養個興趣真是“費錢”。舞蹈、古琴、普拉提……在外面隨隨便便報個班,就要動輒花費成千上萬元。與之相比,師資雄厚、價格只有數百元、選擇還十分豐富的老年大學課程就顯得非常“友好”。
由此可以看出,“蹭老式消費”的背後,其實是一部分年輕人的消費偏好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他們更加“價格敏感”,消費時更注重實用性,不願為一些商業噱頭、社交屬性支付過高的溢價。這一點,剛好與主打性價比的中老年消費業態相契合。
從結果上講,不同年齡羣體的消費方式合流,當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代際溝通交流。比如,熟稔各種新技術的年輕人,能夠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為他們講講新媒體的傳播邏輯,聊聊ChatGPT可能帶來的顛覆性改變;經歷過人生風風雨雨的中老年人,也可以跟旅行團、興趣班裏的年輕人談談過往心得,提供一些有價值的開導和建議。
但也要看到,在中老年消費業態中給年輕人“加席”,説到底還是一種“非常態”,無法完全承載和對接他們的現實需求。比如,對老年大學來説,就存在着名額有限、感興趣的年輕人只能視情況“加塞”的問題。對此,社會更應該做的是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並更好地依託社區、大學等力量,為青年羣體提供更多普惠性、可負擔的消費選擇。
例如,捕捉到部分年輕人更加接地氣的出遊偏好後,旅行社有針對性地推出實惠版出行方案,剝離掉一些華而不實的功能,不失為一種有潛力的商業路徑。而不管是“打工人”愛上小飯桌,還是年輕人湧入老年食堂等現象,反映的都是他們對價格公允、健康美味的高質量餐食的需求缺口。聽見他們的現實呼喚,通過積極探索社區食堂等新型服務模式,讓奔波了一天的上班族能安心、便利地吃上放心飯菜,也應成為努力的方向。
對於一些年輕人無處安放的學習需求,除了讓老年大學開放報名,進一步盤活社區、周邊學校、當地的學術資源等,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思路。如今,不少社區都開設了活動室和圖書館,那麼,能否將這些公共空間充分利用起來,聯合所在地的美術、攝影、音樂協會等,開展一些常態化、相對平價的興趣班培訓呢?這種打破年齡限制的普惠課程,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學習渴望,也能加強居民與“附近”的聯結,感受到社區的活力和人性化温度。
另外,大學作為傳播智慧的燈塔,可以幫助“社會人”解決更多學習上的需求。比如,在保障基本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探索開設一些面向社會的線上、線下通識課程,讓職場人士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進行高質量“充電”,在工作之餘瞭解一下哲學思維,研究一門外語,等等。這也是打破知識壁壘、營造學習型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當年輕人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需求被更多“看見”後,自然不必全都湧進中老年領域“蹭”資源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