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11:18

導 讀: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成型於元大都時期,至今完整保持着元代寅賓坊街巷肌理,是典型的以傳統四合院—衚衕風貌為主的居住型歷史街區,是北京老城中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衚衕街坊。

街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至東四北大街、東至朝陽門北小街、北至東四十條、南至朝陽門內大街,總面積約65.7公頃。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區位

整個街區完整呈現了北京老城典型的院落與街坊生長模式,將傳統的衚衕肌理表現得淋漓盡致,包含了“衚衕文化”最精闢的內涵。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孚王府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四四條5號四合院

街區內現存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東四三條至八條地區於1990年公佈為第一批北京市歷史文化街區,2014年公佈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街區內現存不可移動文物18處,其中包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分別為孚王府、崇禮住宅)、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大慈延福宮建築遺存)、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東四六條55號四合院、東四四條5號四合院、東四八條71號四合院、東四五條55號四合院、朝陽門內大街頭條203號建築羣)、尚未核定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10處(分別為東四三條77號四合院、東四四條3號四合院、東四七條79號四合院、東四八條61號四合院、東四八條111號四合院、貝子亦謨府遺存、車郡王府建築遺存、寶泉局東作廠舊址、東四二條11號四合院、東四四條86號建築)。同時,街區內有歷史建築5棟(座)、古樹名木98株、名人舊居20處、宗教建築5處、其他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場所16處,亦發現362處有價值的各類形制門樓和54處含影壁、照壁、垂花門、假山、上馬石、石敢當等有價值構築物的院落。此外,街區內亦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和2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為麪人湯麪人制作技藝、明清習俗之家訓格言)。

實施成效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衚衕保護修繕實施成效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寶泉局東作廠整治前後對比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四條西口整治前後對比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胡同博物館改造前後對比

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項目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原則,保護了老城棋盤式道路網的骨架和衚衕格局,推進了老城的保護與復興,實現了街區功能、業態、環境、治理水平提升和羣眾生活水平的“五個提升”。

2016-2019年,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在修繕改善方面累計投入約1.4億元,共修復門樓110個,露出影壁9個,修補路面56370平方米。通過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開牆打洞,極大地恢復平房院落的歷史風貌,保護四合院規制。2016-2019年拆除違建約2.6萬平方米,如拆除鐵營衚衕10號的二層違建,露出了徐世昌宅的聽松樓,盡顯老城風韻。截止3月6日,通過216次的“週末大掃除”活動,發動超過30022人蔘與,清理平房院落847個,拆除煤棚154個,清理雜物、垃圾、廢舊物品超過1797噸,在清理中找到了部分老構件、老物件,在居民身邊宣傳衚衕文化,提升對東四的認同感。

近年來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文化傳承工作已成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中的亮點,先後獲得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北京電視台、北京日報等主流媒體正面報道。東四四條衚衕於2018年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評為“首都文明街巷”,被北京日報社評為“北京最美街巷”。東四六條43號“花友匯”被評為“東城區首家園藝驛站”,同時被評為北京市2020年度優秀園藝驛站。花友匯也被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北京市社會組織公益服務十大品牌(金獎)。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經驗一

堅持貫徹規劃先行系統觀念,發揮專家、責任規劃師作用,引領街區保護更新工作方向。

2000年

原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即組織編制了《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明確了街區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剛性紅線。

2013年以來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東四街道辦事處等單位陸續組織開展了《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實施評估》《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規劃實施研究》《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管控導則》等工作,為街區傳統風貌的保護和歷史建築的修繕指出更具體的方向、路徑和技術引導。

2020年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由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公佈,為街區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定依據。目前,街區內啓動編制《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規劃實施計劃》,以科學統籌落實核心區控規的各項工作。

規劃為街區保護更新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系統設計、頂層設計,在實施過程中,責任規劃師和專家充分發揮技術把關作用,通過現場指導、協助決策,保證項目高水平落地。街道領導班子亦積極開展集體學習、自發提高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意識,在具體修繕工程中落實規劃要求。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管控導則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古建築修繕專家馬炳堅老師現場指導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責任規劃師指導保護更新項目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經驗二

發揚“工匠精神”,營造傳統建築營造工藝的傳承基地與四合院建築活態博物館。

近年來,街區在保護更新工作中提出“國風靜巷”的發展定位和“靜衚衕·新生態”復興理念,貫徹“具有可逆性、最小干預性以及可識別性”的修復原則,充分發揚“工匠精神”對歷史建築修舊如故,着力保護和傳承東四地區以四合院為代表的北方民居建築傳統風貌。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修復磚雕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修復牆面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修復門簪

衚衕風貌修繕工程以傳統門樓修復為重要抓手,正所謂“千金門樓四兩屋”,對門樓木構架的主要構件椽、檁、枋、斗拱、梁、柱,油飾彩畫以及屋面、牆壁等進行古法修復,真實還原木門修繕的13道工序,精細保護六稜柱型門墩、特色磚雕、傳統雀替、排水孔等細部構件,保留富有特色的古代文字、富有時代特色的牆壁標語、老物件等歷史痕跡,力爭還原歷史風貌,彰顯傳統建築特色,營造天然的北方民居建築活態博物館。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恆昌瑞記整治前後對比

其中東四四條“恆昌瑞記”大門兩側的對聯受風化腐蝕,花紋模糊不清,設計師和施工單位在保證紅磚花紋形狀的基礎上,通過清洗、摘砌等工藝最大程度精細修復建築細部,確保修復後的牆面平滑無縫,還原真實的歷史風貌。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經驗三

多途徑營造衚衕綠色微景觀,建設生態宜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文化街區。

街區在美化衚衕環境的同時,打造既能承載老城味道與老城記憶、又充滿活力的街巷空間,着力展現“天棚魚缸石榴樹”的衚衕風情。

經過近幾年的公共空間建設,街區內累計改造提升衚衕微景觀50餘處,完成了東四四條西口、四條39號樓前綠地、五條幼兒園西側等18處口袋公園的改造提升工作,開拓綠化空間2124平方米。同時,街區充分發揮社區花友匯作用,鼓勵居民對花池及花木進行認養,增加衚衕綠化面積,有效提升了街區宜居環境品質。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福祿巷”衚衕微景觀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八條衚衕微景觀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居民自覺開展門前綠化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經驗四

貫徹安寧街區和健康市政建設理念,形成與歷史文化街區風貌相協調的交通環境與市政設施。

街區內通過空間挖掘、停車自治、共享停車資源挖潛等方式,破解大城市病,多措並舉解決衚衕停車問題,已開展24場停車管理居民宣講會,完成了衚衕口道閘安裝,擬逐步深化社區自治的衚衕停車管理模式。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九條衚衕不停車治理前後對比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衚衕線纜梳理前後對比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安裝太陽能門道燈

目前,街區內已利用東四九條東口閒置空間補充了停車設施,實現東四九條衚衕不停車,未來還將逐步推進各條主要衚衕不停車,實現安寧街區建設目標。不僅如此,街區以北京市《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設計管理導則》《“百街百巷百社區”精品治違示範工程方案設計導則》《街區整理街道品質提升城市設計導則》為準則,對24條衚衕的飛線、亂線、廢線進行了梳理,將原有不規整的線路、線纜沿牆邊敷設,並挪移門樓可視範圍內電箱,完成安裝門樓門道太陽能壁燈吊燈510套,進一步提升街區市政設施品質,美化衚衕景觀環境,切實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經驗五

在歷史街區保護中凝聚文化共識,推動多元力量參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

為充分挖掘展示街區歷史文化內涵,凝聚當地居民與社會公眾對街區價值與保護的共識,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搭建了形式多樣的社會參與平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公眾宣傳活動。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東四胡同博物館內的居民文化活動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報春活動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責任規劃師為居民文保志願者現場講解文物知識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工匠向街區兒童講解一麻五灰工藝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九條小學學生動手嘗試牆面處理

2018年東城區政府與首創東恆公司共同將東四四條77號院改造為東四胡同博物館,使之成為承擔文化展示和社區服務功能的公共空間,展現東四地區深厚老北京文化和歷史底藴的重要窗口。同時,街道通過開展各類公眾宣傳活動,把文化傳統、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保留住、傳下來,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目前,街區內建立了東四街道青年街巷文化宣講隊和文保志願者隊伍,通過宣講、衚衕探訪等方式傳播街區文化和街巷修繕整治成果。此外,街道每季度開展“尋找東四胡同記憶”迷你馬拉松,連續11年組織居民開展“報春”活動,並策劃“憶家訓、談家風、促和諧”“家書慢郵”“居民攝影展”等活動,編撰《東四歷史文化記憶》《東四胡同日下傳聞錄》《東四名人》等書籍,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熱情,提升文化自信,喚醒保護意識,使大家知東四、愛東四,精心保護東四歷史文化這張金名片,讓每個人都是歷史風貌保護的擁護者和踐行者。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經驗六

促進基層共治與空間營造有機結合,實現街區保護更新實施過程中的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來東四街區亦大力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在歷史街區保護更新中着力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2016年6月4日以來,街道辦事處結合基層黨員雙報到制度,已堅持組織超過210次“週末衞生大掃除”活動,清除大雜院院落雜物,提升公共空間環境,恢復院落格局,並制定院落公約,在全市範圍內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黨員帶頭開展週末衞生大掃除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小巷管家安裝門簪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花友匯居民參與綠化活動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美麗院落”改造居民參與式設計

街區內建立並實施小巷管家、街巷長、網格員等創新制度,組織“小巷管家”帶頭推動街區拆除違建、停車管理、綠化種植等工作,培育了歷史街區自我發展、自我更新的能力。街區內開展全過程公眾參與的“美麗院落”試點項目,實現了社會多方在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實施過程中的共建、共治、共享。

主要作者簡介

廖正昕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規劃研究所所長 東四街道辦事處首席責任規劃師

趙幸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規劃研究所主任工程師 東四街道辦事處責任規劃師

賈君瑩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東四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辦公室副科長

石聞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研究所規劃師 東四街道辦事處責任規劃師

此文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處、東城分局也有貢獻

圖片來源:東四街道辦事處、市規劃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36 字。

轉載請註明: 發揚工匠精神,傳承歷史文化——東四街區保護更新經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