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文物遺址”如何融入延慶冬奧村?
一座荒廢80年的村莊,在文物工作者、冬奧建設者的精心保護下“起死回生”,成為延慶冬奧村內獨具人文內涵的“遺址公園”。2022年4月22日,記者從延慶區瞭解到,延慶冬奧村將於本月月底對公眾開放。當天,延慶區文物局的關工作人員,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講述了延慶冬奧村“遺址公園”的營造過程。
將北方山地村落遺址融入冬奧村
4月22日,記者從延慶區冬奧可持續發展和文旅產品發佈會上了解到,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三大舉辦地之一,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將於4月29日對公眾開放。園區建築分佈於山林間,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大眾雪場4部分組成。未來,延慶區將在此基礎上、全力打造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並結合春、夏、秋三季景觀,適時開展徒步、攀巖、露營、滑草、山地自行車等運動項目。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位於延慶冬奧村內的“小莊户村遺址”,成為園區內一道獨特的文旅景觀,亦被稱為冬奧村內的“遺址公園”。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小莊户村遺址坐落在海陀山下,海拔在1000米左右,與山林中的冬奧村建築渾然一體、巧妙融合。遺址面積約3300平方米,包括院落遺蹟、房屋遺蹟、地窖遺蹟、道路遺蹟、擋牆遺蹟等,皆由毛石壘砌;附屬文物包括散落的石碾、石磨等。漫步其中,感覺時光穿越,豐富了冬奧村的人文內涵。
冬奧村內為何會出現村落遺址?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從2017年開始,延慶區文化和旅遊局配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冬奧延慶賽區開展前期考古調查,並發現小莊户村遺址。2019年6月,文物專家一致認定小莊户村遺址保存相對完整、歷史信息豐富,符合文物標準,由延慶區文旅局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
遺址具有清末民初村落建築特徵
從荒廢的村落變成文物遺址,離不開全面的歷史調查。據延慶區文物局文化遺產科科長範學新回憶,2017年3月,他參與了延慶冬奧村的考古調查,當時進山的高速公路尚未修通,他們駕車走老路、再徒步登山半小時,第一次來到現場,村子裏荒無人煙,殘存房屋破損嚴重,房頂皆無,但房基保存較完整,並殘存大量山牆,房屋坍塌處遺留了完整的磚塊和瓦片,還發現了幾處地窖和豬圈。
2017年,文物工作者調查小莊户村遺址 攝影/範學新
遺址地並無文字標識、且村落規模小、相關記載匱乏。為找尋村落的歷史信息,延慶區的文物工作者採取兩種方法:首先查閲民國時期的《延慶縣誌》,志書有一張地圖標註此地為“小莊科”;其次,在對遺址周邊村民的走訪中,得知該村名為“小莊户”。
範學新解釋説,在延慶當地,莊科與莊户的意思基本相同,為文物命名時,沿用了村民慣用的小莊户。該村落遺址具有清末、民初的特徵。歷史上的小莊户村和今天的西大莊科村,兩村所在的“佛峪口溝”,自古系延慶通往張家口的邊關要道。
小莊户村是如何荒廢?文物工作者查閲歷史資料、結合口述史調查得知,小莊户村的村民以李姓和吳姓為主。1942年,小莊户村毀於戰火,村民四散搬遷至周邊其它村莊,村莊荒廢至今已有80年。
村落遺址基本上以原貌示人
前期的歷史調查與文物認定,為日後的文保工程奠定了基礎。
2020年6月,為進一步做好冬奧延慶賽區的文物保護工作,延慶區文旅局配合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為小莊户村遺址編制了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方案。延慶區文旅局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評估後,第一時間給予了批覆。
2021年年初,小莊户村遺址保護與展示項目,由北京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組織實施,並於同年9月竣工。該保護工程在遺址考古清理的基礎上,對部分建築牆體進行了歸位,對街巷肌理和房屋輪廓進行展示。通過展示路線和導覽指示,對遺址地的格局進行了適度引導,便於公眾漫步其中、感受文化遺產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本着最小干預的文保原則,施工方未對遺址做大的擾動,僅僅是將石頭歸位、整理出輪廓,對村民走出的路進行規整,基本展示出遺址原貌,並讓文物遺址與冬奧村自然融為一體。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毅飛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袁藝
編輯/李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