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寧化 汾河人家——感悟悠悠歲月中的鄉愁與鄉情

寧化古城位於寧武縣化北屯鄉寧化村,東依大山,西臨汾河,自南向北,兩面羣山連綿,隘口夾在東西兩山間。全村313户693人世居於此,過着“城內煙火人間、城外種瓜耕田”的傳統生活。

邊塞寧化 汾河人家——感悟悠悠歲月中的鄉愁與鄉情
寧化古城歷史悠久,始建於隋唐,曾經是隋煬帝的行宮,後因為地理位置重要逐漸演變為軍事城堡。隋代將城拓展到六里四十一步。宋嘉祐六年,因西夏人侵擾隘口,設立寧化軍,寧化宋城的稱謂即源於此。它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小型宋城,雖説規模不大,但是古蹟眾多。現存有城門、城堡、大段磚砌城牆、上下兩道官街、南北甕城以及明代千户所官衙、三孔宋窯、隋“汾陽宮”遺址、“宋城”舊址、宋代寺院鋪地方磚、宋代火葬罐、明代皇家石棺墓葬等,此外,關帝廟和泰山廟分別為元、金遺存,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對面的萬佛洞為明代高僧妙峯所鑿,被專家稱為雲岡石窟之後現存最大、最精美的石刻洞穴藝術的代表。這裏還發現明代一窯已經燒好但未出窯的城磚,更有流傳至今的民俗文化……整個古城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簡直就是一座琳琅滿目的歷史博物館。所有這一切,記載着歷史的滄桑和厚重,展現着時代的變遷與發展。

文化藏於不同的歷史故事中,也融於不同的歷史建築中。村莊四周至今保留着城池的清晰輪廓。長滿蒿草的城牆雖已殘缺不全,但仍可看出古城的規制;建於不同年代的舊式房舍分列街道兩側;燒製於不同時期、不同規格、不同形狀、不同土質、不同工藝的古磚舊瓦隨處可見……

注重謀劃,高標推進項目建設

寧化古城是寧化村的標籤,是寧武人的驕傲。如何讓這座千年古城煥發新生,是寧武縣面臨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隨着扶貧開發的持續深入和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寧武縣委、縣政府高起點佈局、高質量打造、高標準建設,以推動鄉村振興為綱,以旅遊服務發展為軸,以傳承文化、完善功能、增強活力、改善民生為原則,大處落筆、長遠規劃,對寧化古城實施整體性保護、精細化修繕、低衝擊更新、家園式管理,打造“留形留人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寧化古城活化新版本。蘆芽山風景區服務中心主任梁海宏表示,要抓住寧化古城的“靈魂”,挖掘內涵,策劃亮點,完善基礎服務設施,開展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同步建設周邊濕地公園,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個變化,用千針萬線繡出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寧化古城。

尊重歷史。古城建設按照宋朝的建築風格、傳統風貌和文化品位,以小街小巷、市民市井、民俗民風為元素,留住本色、打造特色,儘可能使用原有的門窗、磚石等材料對歷史建築進行“繡花”般的修繕和恢復,堅持“原貌原味”,做到“修舊如舊”,充分展現古城昔日的風采,確保古城修復之後能與原有風貌協調一致、融為一體,延續古城的歷史根源、歷史紋理、歷史文脈和歷史記憶。

注重質量。寧化古城建設是關係歷史文化傳承、關係羣眾福祉提升、關係古城形象再現的重要工作。施工團隊大力發揚工匠精神,以質量就是口碑的思維,注重細節、精益求精,力爭把寧化古城打造成品牌工程、精品工程,讓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重煥光彩。

倚重民聲。用心做出“古的味道”,首先需要了解古城所包含的精神理念、生活方式和文化商貿傳統。為此,設計團隊、施工團隊、運營團隊都非常注重傾聽民聲,以座談、走訪等方式徵求意見,瞭解歷史往事、瞭解意願心聲,努力在“潤物細無聲”中促進古城提質。“這不僅是供遊客遊玩的地方,更是當地居民生活的地方。”化北屯鄉鄉長李棟説。

繁榮文化,守護古城千年文脈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傾瀉而下,古城迎來新的一天。這時的街道逐漸熱鬧起來,時不時傳來三五個孩童的追逐嬉笑聲,老人們或下棋、或閒聊,也有懶貓會隨性地跳上圍牆。遊客們信步街頭,時不時掏出手機,選個喜歡的景緻,記錄這美好的瞬間。彷彿一天都是這樣,一切都在忙碌而悠閒的時光中相遇,然後化作一條歲月的河流,承載着各種人生故事,安謐又久遠。

邊塞寧化 汾河人家——感悟悠悠歲月中的鄉愁與鄉情
遊人信步寧化古城街頭。

穿行於青石鋪就的小巷中,觸摸繁華的過去,叩響歲月的門環,會感覺自己彷彿在穿越歷史。招搖的酒旗、典雅的牌匾、古味的青磚、轉角的指向牌……似乎和數千年前的某個瞬間呼應。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積澱着歷史,都充滿着故事,表現出一種寧靜和超然,如同在歷史這把七絃琴上彈奏着古老的樂章。

近日,經過修整後的寧化古城,以美麗的姿態重新迎接遊客。村民們自發組織起來表演節目,遊客紛紛駐足觀賞。“這個表演很接地氣、很有儀式感,鄉風民俗表現得十分濃郁。”“演出編排得很用心,不錯!”遊客們一邊欣賞演出,一邊發出讚歎。寧武縣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閆鵬介紹,為提升遊客參觀遊覽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景區加強公共服務場所衞生消毒、環境整治和遊客疏導工作,不斷完善文化旅遊生態體系,營造良好的旅遊消費環境。

各類文化旅遊企業入駐古城,別有一番風味。九峯毛尖茶館裏,三五個遊客圍坐品茶,氤氲茶香中,品出家鄉的味道;山寨畫廊內,文化的靈氣令人身心受到洗滌;沙梁工藝品店裏,鞋墊、十字繡、汽車掛件等手工藝品精美絕倫;蒯屯關土特產店裏,老黑醬、胡麻油、莜麪、蕨菜等特色美食令人叫絕;寧化老醋坊醋香四溢,酸香綿長,詮釋着晉西北人無“醋”不在的生活……種種這些,被巧妙地融匯在古城之中,讓人聯想到數千年前人羣熙攘的景象。在古城用餐,是不少遊客體驗古城情致的方式,於是,農家粗糧館、汾源燉羊肉、抿麪店、鄉村烤吧等特色小吃店也入駐古城。小城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讓遊客大快朵頤、流連忘返。

寧武縣文化館、圖書館在寧化古城成立分館。娟秀的書法、寫意的繪畫、精美的圖書雜誌,無不吸引着遊客和村民欣賞閲讀。一處乾淨古樸的空間折射着一份靜謐温馨的時光,一方筆墨紙硯的長桌瀰漫着一種古韻書香的氣息。

魅力古城,繁華再現;穿越千年,如夢如幻。自開業以來,古城日均接待遊客可達500人。週末假期,邀上家人朋友前往古城觀光,已成為寧武市民以及周邊遊客的日常。沿着古城街道邊走邊看,散散步、品品小吃、聽聽音樂,舒服愜意。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挺舒服的,各方面環境都很好。”“每個店裏的擺設都很有意思,從巷子裏走來,感覺好多院子都比較古老,看起來是有一些年頭的。”古城留住了遊客的腳步,成了熱門“打卡地”。

活化業態,促進古城產業升級

寧化古城在修復活化中重新煥發生機,帶動了當地國企加入其中。山西寧武大運華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體現國企擔當,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安排部署,出資500萬元成立了山西大運華盛文旅發展有限公司,進駐寧化古城開發旅遊項目,全力助推產業扶貧,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根據寧化古城的整體規劃和要求,該公司項目有序推進、穩步建設,進一步完善商業貿易、人文旅遊、歷史記憶、非遺展示等功能,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政企攜手的大平台,在延伸旅遊觸角、豐富旅遊品質的同時,帶動村民致富、實現鄉村振興。

加大開發力度,加快開發進度。山西大運華盛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致力於深化古城旅遊體驗,開發特色文旅產品,發展傳統手工純糧釀造項目。接下來將打造25家民俗客棧;依託傳統民間技藝,引導推廣手工刺繡;依託本地豐富的紫羅石資源,大力發展石藝製作項目;立足當地綠色農產品,集觀賞與農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打造原始手工石磨作坊;開發具有紀念意義的文化旅遊產品,如印有古城圖案的小物件、古城造型的小擺件等;寧化自古傳承釀醋工藝,依託傳統優勢,手工純糧釀造綠色陳醋、綠色醬油、純糧白酒。“古城裏可玩可賞可逗留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從朔州市驅車過來的朱先生感嘆道。

這是國企支持寧化古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必將有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古城保護與開發,為古城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與活力。

記住鄉愁,擦亮文化旅遊名片

古城的四季景緻不同,美到令人窒息。

汾河水蜿蜒南去,給古城以靈性,卻又彷彿每天都在洗滌着這座城池。聽當地人講,許多年前,這裏的水流很大,可以行水路。而今,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從吊橋上走過時,依然可以聆聽水流的衝擊聲,讓思緒也隨之流淌。

寧化古城的夜晚,是恢弘與寧靜並存的。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古韻悠悠的街道,掛起燈籠的小巷,人們沉浸在絢麗的夜色中,錯落的建築在萬盞燈火的點綴下更加迷人。一道道柔和變幻的光影線條與城牆、草木相互映襯,更加凸顯出古城的風韻。累了,就在古城裏住下來,在月光下乘涼歇息,聽村裏的老人講述過去的故事,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古城活化也是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綜合載體。當前,寧武縣正全方位下足古城活化“繡花功夫”,總投資6000萬元,激發古城活力、增強古城人氣、活化古城業態、講好古城故事,以理念引領、創新融合、旅遊搭台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全力把寧化古城打造成為汾河上游一處毗鄰蘆芽山、萬年冰洞旅遊區間的畫裏鄉村,打造成為全省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和國家3A級旅遊景區,打造成為寧武新的旅遊品牌。

寧化古城不僅是寧武“五大景區”的古遺蹟人文歷史景區,也是寧武依託全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開發的重要節點,還是寧武深入落實“一縣一策”的重要舉措。根據規劃,寧化古城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促進羣眾增收。一是就業扶貧,通過在景區設置講解、保安、保潔等崗位,招錄本村及周邊村的貧困户就業;編制秧歌、二人台等民間演藝節目,組織村民進行小型演出。二是收入扶貧,將部分商鋪門店交由寧化等5個村集體免租金經營,營業收入給予貧困户分紅。三是煤企扶貧,運營企業對貧困户門店製售的粉條、豆腐、胡麻油、陳醋等產品進行兜底收購,用於企業職工食堂,全面保障貧困户收益。

看得見過去,記得住鄉愁。通過特色風貌整治、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業態活化,古城的原有歷史風貌得以傳承,村民的人居生活環境得以改善,古城真正變成了村民的美麗家園。而這也必將作為寧武縣探索產業扶貧的新路徑,成為文旅融合的新亮點,迸發出巨大的消費能量,也將激活旅遊市場,帶旺旅遊經濟,有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歷盡天華成此景,一城錦繡入夢來。如今,寧化古城大變樣,以旅遊服務發展為軸建設的入口村標區、河城商業區、古城街商業區、汾河生態區、特色民居區井井有條,知軍府、關帝廟、供銷社、大隊院、戲台、甕城、古城牆遺址煥發新生,“一軸五區七節點”的項目格局初具規模,已然成為一處集人文景觀、手工作坊、特色餐飲、主題院落、綜合服務為主要功能的旅遊景區,呈現出“環境好、業態興、人氣旺、古城活”的喜人景象,文、商、旅、住協同發展,城市有記憶、文化有內涵、風貌有特色,不僅傳承了文化精神,也展現了文化自信,彰顯了文化古城的“活化”標本。

古城,是先人的饋贈,也是歷史的遺產。因此,古城活化是對先人的尊重、對血脈的延續,也是對歷史的還原、對文化的傳承。如今,寧化古城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緩緩走來,匯聚了悠久的歷史積澱,書寫了厚重的歷史長卷,帶着歡欣的笑臉靜候你的到來。走進古城,在這如畫的風景裏,細細品味、細細體會,感悟悠悠千年歲月中遙遠而又親近的鄉情。

“邊塞寧化、汾河人家”,這是寧化古城的主題口號。如同春天終會到來一樣,寧化古城作為寧武的一張新名片、新地標,靜待着八方遊客去發現這裏的魅力。(劉強)

來源:忻州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56 字。

轉載請註明: 邊塞寧化 汾河人家——感悟悠悠歲月中的鄉愁與鄉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