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爾和羅丹一幅作品用時數年是他們太忙還是有其他原因?

在美院上學初期,我對長期作業中的“長”字很不理解,認為一張素描作業有必要畫那麼長的時間嗎?隨着能力的提高,後來不但不認為長反而感到時間不夠用了。因為要把對象認識清楚,表現充分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這裏還要看你定的標準有多高。這裏確實有個認識過程,其難度隨每個人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如果讓大師來畫,他可能感到更難,時間更不夠用,原因就是對完成一幅作品的要求不同。

形的變化源於結構,要在畫中弄明白很難,形的變化之流是明暗、光影、色調、動感、量感以及主次、強弱、虛實....等各種不同的節奏變化,這些要依次把它們分辨和梳理清晰,藝術地表現於畫面之上,絕非一蹴而就之功,也非一天兩日所能。這需要反覆理解,反覆推敲,反覆修正,反覆認識,漸臻佳境,沒有較長的時間是做不到的。

長期作業和短期不同。長期作業不是叫你手不離筆,坐下不起來地上一連畫上幾個星期,“長”不是拼體力,“長”是為了給你充分時間去認真觀察,認真分析,把精力集中於對象的各種關係,各種變化,各種節奏之中。既要準確又要精到而概括,這是極為複雜的腦力勞動過程。-幅長期作業是在不斷認識不斷修正錯誤中,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情況下,在極端痛苦的煎熬之中,才會有所得,漸有長進。

在短期作業或速寫中,有時會畫得很精彩,像是偶然碰出來的。其實不然,那是長期作業磨鍊與積累的結果,是偶然中的必然。而長期作業是不會有偶然性火花突現的,長期作業是用腦的苦工夫,是手上的硬功夫,只有必然性,功夫不到家是碰不出來的!

在深入過程中,要認真研究大師的優秀作品,對照自己不足之處非常重要,這會使你從各方面得到教誨,定要懂得名作是最好的老師。畫不進去不能磨,長期作業不是磨出來的,是滲透着心血的,只要用心總會想出各種學習的辦法。

我曾建議不少年輕,人要好好地向大師的作品求教,可是由於他們缺乏進取心,而聽不進勸告,我只能暗暗遺憾。

安格爾的油畫《泉》,從開始構思到作品完成用了幾十年,在漫長歲月裏他停停畫畫,反覆推敲,慢中求精,在長中求完美無缺。如果安格爾沒有畫長期作業的功力為基礎,畫得時間再長也不會出如此不朽之作。

羅丹的雕塑《巴爾扎克像》用時七年,完成後還不盡如他意。

列賓創作的油畫《意外歸來》中的男主人公一流 者放者的形象,在作品完成並被收藏家收藏後,他又先後修改過四次。這些例子除了希望多出精品,多出神品外,還説明沒有長期作業的深入刻畫能力的訓練,要做到精益求精是不可能的幻想。

許多業餘作者學習非常刻苦,可是由於很少畫長期作業,或者沒有這種要求,他們始終苦於徘徊不前之中。

只有深入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從而才能更深入地表現對象。只有通過長期作業訓練,才能做到求深求精求高。

只有經過素描的長期作業訓練,才能真正解決和才能真正明白素描學習中的一切問題,才算全面地完成了素描學習。希望學畫的朋友們能儘量補.上這一課。

對於學習素描的重要性,前輩們有許多忠告。

米開朗基羅説“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和首要因素”。安格爾説:“ 素描是具有表現力的藝術雛形”。

馬蒂斯説:“ 沒有功底的作品,就是一座沒有骨架的房子”。有的年輕人沒畫幾張素描就開始懷疑素描之重要。對需要付出巨大勞動的素描感到厭倦。聽聽馬蒂斯的忠告“ 首先是養護土壤,然後適時播種,最後才是收穫”。他説:“有了雄厚的基礎,日後才能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表現自己”。

千萬不要輕信那些既不會畫,又不懂畫的少數“評論家”所謂的“素描無用論”,那只是為他們自己在理論上搞“標新立異”而拿出的一塊敲門磚而已,切不要上當。

英國著名雕塑家亨利.摩爾先生説得好“ 不要過於關注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並不是藝術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5 字。

轉載請註明: 安格爾和羅丹一幅作品用時數年是他們太忙還是有其他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