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戳上方“七都映象”一鍵訂閲!

對於文山人而言,

三元洞、老城牆、

響水橋、三步兩座橋……

這些老地名應該不陌生

但你曉得它是咋來的不?

走,跟着小編一起去漲知識~

三元洞

三元洞位於文山城西的西華山半山腰上,一洞三眼,主洞既深且寬,洞外峭壁崢嶸,古樹蒼勁,老藤盤生,任是三伏酷暑,入洞清涼爽透。清康熙年間,鄉人在主洞供奉觀音,接着在山麓建西華寺。

至清末民初,已成為文山一大勝景。

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元”的本義為“頭”,引義為“始”、“第一”。明清兩代稱連續獲得鄉試第一名(解元)、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一名(狀元)者為“連中三元”。

清咸豐年間,文山人李熙文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鄉試中舉,進京會試取貢士,補選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

其實李熙文並未獲得解元、會元、狀元。只因連續三次考取,文山人將其附會為連中三元。光緒元年(1875年),文山地方以李熙文“連中三元”事,議定將三眼洞名改為三元洞。

老城牆

文山老城中心地勢較高,東、南、北三面較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知縣朱興燕改築磚城,在城牆的東南西北四方設4座城門。

舊址從現在的惠祥大廈起逆時針方向,向東經東風路,到原“小而全”與原州供銷社門市之間的路口,即為南門;

過南門繼續向東,到文化大廈原址,經休閒廣場南沿,向東到游泳池、盤龍公園原址,經實驗小學東校區門前,再到州軍供站、州婦幼保健院,到文山日報社印刷廠原址北側,即為北門;

從北門向西,經州公安局原址,上坡到縣醫院原址西側將要爬坡處為西門;

從西門向西沿內樑子爬坡,到望松庵背後,有一炮台,過炮台不遠處有一豁口,是1945年為躲避日軍飛機轟炸時疏散城內居民而挖開的通道,準備以後在此建一座新的城門,俗稱新城,後來沒有建成。過了新城向南轉折下坡,就到如今的惠祥大廈。

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威遠街小西門城樓

城牆舊址後改建為街道,分別為東風路、鍾靈街、西后街和內樑子。

老城城牆總長728丈(約合2426米),高1.8丈(摺合6米)。後來為了雅化,把東門叫鍾秀門、南門叫燻阜門、西門叫威遠門、北門叫望華門。

1956年拆除城牆,除保留西門及其兩側各10米城牆外,到1956年全部折完。西門及其兩側10米城牆最終於1964年底拆除。

響水橋

文山西華山麓三元洞腳有一龍潭,其水甘洌,終年不涸,向東流淌,經西山中寨村再流到盤龍河西岸高坎邊,跌下數丈,落入盤龍河中,日夜發出巨響。西山村民進城被流水阻隔,於是用石條在溝上搭了一座簡易石橋,名曰響水橋。

橋畔地勢平坦,農民為了種地方便,陸續遷到橋畔居住,久而久之,形成了村落,因橋得名,仍叫響水橋村。

上世紀六十年代,該潭被周邊工廠學校封閉佔用,成為這些單位內部的自來水水源。溪溝填為田地,響水橋亦隨之取締。現響水橋村與中寨村連為一片,響水橋村從此匿名。

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解放初期的東風路

三步兩座橋

文山老城內,從南門往東到十字街與東正街、西正街相交的街道俗稱南門上坡(即現在的南正街)。

南門城牆內側西面是下條街。從南門沿南門上坡往東走不到30米處往西轉,即是上條街。上條街原叫鎮轅街,之前的老軍分區所在地原先為清政府所設的鎮台衙門,清末文廟被遷到那裏。

從南門上坡進入上條街大概30米處,向左上坡約20米向東向西各分出一條街,向西的那條街叫大壩子,即通到西門附近的內樑子。向東的那條街叫牛角巷,成弓背朝西,向東彎曲的弧形從市一小背後經過,交於原市第一幼兒園附近的南門上坡。

由於大壩子和牛角巷地勢居高,日常生活排水和雨後排水經路東側的一條陽溝(即明溝)流到上條街,穿過上條街流向下邊的下條街,再流到老城牆邊,經涵洞流出城外,排入盤龍河中。涵溝寬約2米,切斷了上條街的交通,為了方便交通,人們便用石條在溝上搭了一座橋。石條長為1米許,若用一條,又搭不到對岸,只有用兩條,兩條石條的接頭處,從溝底支砌一個石礅支撐。從兩側一看,彷彿是兩座橋。這兩座橋只需3步就可以跨越過去,於是得名三步兩座橋。

七步五條街

七步五條街是以原文山老城西門為中心向各方擴散的五條街道。

西門東接西正街,出西門向西是威遠街,向東是臨安坡,臨安坡原先歸佛壽街,後來劃歸威遠街。城內從西門向西爬坡即進入內樑子。最多走上七步便向左轉,進入大壩子(即後來的文廟街)。西正街內樑子和大壩子三條街在城內,威遠街和臨安坡在城外。

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盤龍河畔的民居

望松庵

原文山老城內樑子城牆西段炮台腳外側坡上,有一座清代尼姑庵,坐南朝北,地勢高於前面街道普通民居。

庵前是一塊周長約30米的正方形空地,空地東接威遠街,西臨興隆街,向南爬坡可通新城和外樑子。西側街對面有兩條小巷,分別叫頭道巷、二道巷,二道巷北側有四川會館。

空地北面是一排民房,是威遠街民居的延續,與興隆街相接。民房後是田壩心。田壩心是一塊沖積平壩,北面和西面地勢較高,東面臨盤龍河,南北長約800米,北端土台高出壩底10多米,台上種有一片松樹林,松林後面是玄天觀。

站在尼姑庵門前,一眼就能望見玄天觀前的那片松樹林。於是,這座尼姑庵就得名望松庵。庵前的那塊正方形空地及周邊地段也叫望松庵。

解放後,望松庵歸縣供銷社和商業局使用。1950年在四川會館設威遠小學,1951年威遠小學遷到大同公園後改名為文山市第二小學,四川會館舊址後來劃歸州糧食局使用。

1946年在玄天觀址建國立西南師範學校,松樹林被砍盡闢為操場,解放後西南師範學校改為文山師範學校。1950年,在操場西面建部隊營房,操場一同劃給部隊,上世紀80年代獨立成師搬到操場建師部,後為文山軍分區。

作者:張行炎

來源:文山日報·文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20 字。

轉載請註明: 文山老城地名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