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民宿行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一支生力軍,文旅行業的一支新生力量,大有將城市星級酒店、快捷酒店等傳統行業重新洗牌、徹底覆復的勢頭。而談及國內民宿的執牛耳者,言必稱德清的莫干山。2016初夏的時節,我也第一次造訪了莫干山民宿,感受到了民宿的魅力。也正是在這一年,德清民宿數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長,當年已經形成了300多家的規模,全年的營業收入更是創造了1.7億元的高度!新興的民宿經濟開始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南方民宿快速跟進,北方民宿躍躍欲試。
民宿行業的發展歷程
最原始的、雛形的民宿,應該説是源於英國。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位於英國西南部與中部地區的人口比較稀疏,居住在這裏的農家為了增加家庭收入,便開始出現了以自我家庭為經營主體的模式。當時這樣的民宿數量還不是太多,尚屬於最初級、最傳統的家庭式招待。之後這種模式開始流入日本,是由一些登山、滑雪、游泳等愛好者租借民居而衍生並發展起來的。
中國大陸的住宿業起步較晚,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住宿行業均以國營、集體為主。80年代中期有了中外合資形式後,相應的外資、合資和民營酒店數量才迅速得以提升,酒店行業開始向高端、星級目標邁進。90年代以後,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出行的幾率變得越來越多,廉價、方便的經濟型酒店成為時代的主角,很快就與傳統的星級酒店達成了勢均力敵的態勢,儼然佔據了酒店業的半壁江山。
進入2010年以後,隨着經濟的騰飛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客們不再滿足於千篇一律的傳統酒店,開始嚮往多元化。自帶“鄉愁”標籤的民宿開始逐步走進大眾的視野,其涵蓋的附加值也被無限放大——民宿在整個旅行鏈條中開始變為副業方式;民宿經營主與遊客雙方的身份開始變成交互型關係,兩者之間的交流成為必須;民宿所在地優質的景觀、特色的休閒活動、個性化的服務等開始成為主打特色,文化屬性開始增強。
南北方民宿各有優長
南方民宿的快速興起,無疑挑逗起北方民宿的熱情。但由於兩地受氣候、文化認知與消費模式等差異化影響,勢必造成兩地民宿的諸多不同。相比於南方,北方的民宿起步較慢。這其中更多的是受制於環境以及人們的消費習慣等客觀因素。而且,這一系列差異特點也必將長期存在。當然,如何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在各自的生態體系中找到最佳的位置,是拉近、縮短這一系差距的最好辦法。因此,除了南北方民宿在形象和表現形式的在地優化,更多的是品牌文化的堅守與傳承,這為南北方民宿的發展尋找到了各自的落腳點,也為融合共生創造了前提與可能。
北方民宿開始崛起
綜合北方各民宿業態,這裏的一些精品民宿起步並不晚。這其中的一些知名民宿,如依託慕田峪長城、口碑極好的瓦廠早在2010年就開業了,並帶動了整個懷柔北溝村的民宿經濟;雲峯山樹屋2012年開業不久,9棟樹屋就需要提前半年預訂;山裏寒舍於2013年營業,更是豔極一時……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及旅遊愛好者開始青睞北方市場,京津冀、山東青島、大連等區域的民宿前景樂觀,尤其是整個京津地區的民宿店家更是受到追捧。
每年從清明節小長假開始,北方民宿就進入了人氣爆棚期。環北京周邊的一些人氣民宿,如山楂小院、土語.寒舍、晴耕雨讀、明明山居等,每個週末基本滿房。雖然房價淡旺季各有不同,旺期每套民宿達三、五千元,卻依然供不應求,暑期的週末時段幾乎售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北方尤其是京津冀的民宿數量雖然不少,但精品民宿數量還是較少,農家樂模式依然較多,且未能形成集羣。
打造主人IP的民宿將脱穎而出
與南方相比,北方市場擁有自己的優勢,隨着京津冀大發展,未來資本會更多流向鄉村,尤其是北京周邊潛力更大。另外,恰恰是晚了這幾年,南方民宿發展彎路和教訓,北方民宿可以避免,而且實現彎道超車。尤其是京津冀民宿經營者們,早已不再一味強調情懷,更加註重消費者的需求,並考慮可複製的商業模式。他們意識到僅僅提供住宿空間是不夠的,開始與其他產業及在地文化相結合,包括農莊、博物館、圖書館等。如借山而居民宿建有配套的公益鄉村民藝圖書館、土語龍門客棧建有公益的土語石雕公益博物館等。
北方民宿未來發展,一方面要借鑑南方民宿的優勢,尋找適合北方民宿發展經營所場、發展道路、設計風格、網紅IP等,即爆款民宿應具有選址設計、主人文化及服務三個重要因素,其中主人的IP效應占到60%。經過疫情期的蟄伏,北方民宿的經營者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接待準備,隨着復甦期的逐步臨近,民宿愛好者又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
想了解更多旅遊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搜索“高興旅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