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地宮為何至今未被盜?專家用最先進物探技術,終於找到答案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南京明孝陵,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墓,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峯下。因馬皇后諡號諡號“孝慈高皇后”,外加明朝主張以孝治天下,故名“孝陵”。明孝陵始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歷時25年,直到永樂三年(1405年)才徹底建成。明孝陵建成後,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都被風水牆圍了進去,陵內植樹十萬多棵,養鹿千餘頭。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加上南京多次戰火,目前只剩下主體建築。儘管地面建築曾破壞殆盡(很多建築是後來復原重建),明孝陵地宮卻依舊保存完好,這是為何?除了明孝陵所在的位置拒絕南京市區很近,盜墓活動難以進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明孝陵墓道跟歷朝歷代帝王陵的墓道截然不同。明孝陵地宮開鑿在堅硬山體的內部,朱元璋要求工匠橫向開鑿山體。這種方式開鑿難度極大,卻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地宮的完好無損,比如唐朝乾陵就是最好的案例。可是地宮再堅如磐石,可畢竟需要留下入口下葬,一旦入口被盜墓者找到,順藤摸瓜,地宮將被盜掘。但是,明清近六百年間,盜墓者始終未能找到地宮入口。明孝陵區域很多陪葬墓都遭到了盜掘,明孝陵地宮完好,跟墓道設計有很大關係。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1998年南京市組織了專家對明孝陵探測,採用最先進的物探測量技術。一番探測後,果然有新發現,明孝陵墓道並沒有位於明樓中軸線上,而是偏向了一側(西側),呈現彎曲。這樣的墓道,跟盜墓者預想的完全不同,在沒有先進設備情況下,要想找到墓道幾乎不可能。不過這樣的墓道也許並不是刻意為之,明樓東側是石英砂岩,西側則是礫岩,這兩種岩石硬度差別很大,礫石岩層要比石英岩層硬度大很多。開鑿墓道時工匠們先從石英岩一側開始的,後來遇到礫石岩層後,開鑿十分困難,只好改變原定的墓道路線。當然,這也是一個推測。除了墓道不合常理外,地宮寶頂厚厚的封土堆下,大有講究。封土下面鋪設了一層厚厚的圓滑鵝卵石,還有沙子。這是古人進行墓地防盜的一種方法,流沙防盜。當到盜墓者企圖通過從寶頂打一個盜洞進入墓室是,流沙夾裹着鵝卵石,就會將盜洞瞬間掩埋,或者砸死盜墓者。正是這樣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盜措施,外加歷朝歷代對明孝陵的多加保護,使得明孝陵地宮至今依舊完好無損。參考資料:《揭秘明孝陵地宮》、《明太祖實錄》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