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煙往事--從一組煙標回顧隴西的水煙產業

清朝時期甘肅水煙的運銷線路主要有五條:一是東出平涼經西安達漢口,裝船沿長江順流而下,經南京、鎮江到南通、上海,或從鎮江走運河經蘇州到杭州;二是南出天水經廣元抵成都,或從寶雞南經漢中,越巴山抵成都、重慶,再轉運雲南、貴州;三是用駱駝馱運沿河西走廊,經武威、張掖、酒泉、哈密直達烏魯木齊;四是用皮筏子從青城裝貨,順黃河漂銀川到包頭,再用駱駝運進張家口而達北京、天津;五是經西安運至洛陽,再分別北運山西,東運山東、蘇北。當時東北銷量很大,陸路經山海關運到瀋陽,水路從上海、煙台、天津等港口裝船,渡海運到營口卸貨,再轉運東北各地。

“絲綢之路”就是商旅之路。因此,廣義的絲綢之路不僅指的是隴西通往關中的商路,也應該包括當年從隴西到漢中、成都、武漢、南通等地的“水煙之路”。

甘肅省“歷史再現”工程--鄉村記憶博物館正在定西市穩步實施推進當中。在定西工貿中專(原隴西師範學校)教師汪世豐先生種類繁富的藏品中,定西市文物局以獨到的眼光,突出了其“煙標票據”的特點,向甘肅省文博行業協會申報成立了“隴西煙標票據博物館”(甘博協發〔2016〕08號文)。在該館眾多的展板中,有一組手工繪製的香煙商標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鐘鼓樓、文峯塔、保昌樓、渭河牌,這是一組以隴西地方名勝古蹟為題材的香煙商標;另外還有:白鵝、白兔、金鳳、金菊、碧桃牌香煙商標,這組煙標以可愛的動物和美麗的植物為題材,畫面形象栩栩如生,着色鮮豔,從中可看出作者對創作題材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

汪世豐介紹説,這是其父汪鏡軒先生在當年擔任地方國營隴西縣煙絲廠廠長期間,為煙絲廠手工繪製的一組香煙商標。可惜的是,這些香煙商標並沒有應用於香煙生產,而是隨着一系列變故,以及煙絲廠的衰落,消散於歷史的煙雲之中。

汪鏡軒先生的履歷,民國九十五年(1984年)十月在台灣出版的《鞏昌汪氏族譜》記載:“汪璣,字鏡軒,甘肅省立隴西師範學校畢業,曾任甘肅省高等法院書記官,兼龍巖寺小學(今蘭州市東方紅廣場一帶)校長,善為文,兼喜書畫,並喜收藏。其才藝有聲名,參與編寫《隴西縣誌》,晚年出任隴西煙絲廠廠長,亦多建樹。娶汪敬,生四子,曰世昌、世泰、世康、世豐。”

透過這一組煙標,當年隴西地方水煙產業的興盛情況,隨着有關文獻記載和當事人的回憶,一絲一縷地浮現於人們面前。

清末民初的水煙生產

據《隴西縣誌》記載:隴西早在明朝末年就開始種植煙草,據此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康樹紀《再説隴西名產--水煙》,刊於《隴西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

《甘肅物產志·煙草(第五節)》(1960年出版)載:“甘肅栽培的煙草有曬煙、烤煙、香料煙3種。曬煙栽培歷史悠久,系甘肅的特產之一。曬煙有普通種和黃花種兩個品種,黃花種為制水煙的主要原料,主要分佈於黃河沿岸的蘭州、榆中、臨洮及隴西縣。”“黃花種喜肥耐水,在蘭州、榆中、臨洮、隴西等地出產最多,畝產在250--800斤之間。”

清同治年間,有祁姓在北關、線店巷北設煙坊製作黃煙絲,銷川、鄂等省……民國年間,煙絲業有發展,除產黃煙絲外,還產紅、綠煙絲。據縣商會統計,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煙絲同業公會有會員46人,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納税煙絲業56户,1949年48家,年產300--400萬斤,僅次於蘭州、榆中、臨洮,居甘肅第四位(摘自《隴西縣誌》228頁)。

大約在清末,隴西城關地區就出現了水煙加工業。民國初年有所發展,當時有北關的馬煙坊、陳煙坊等幾家。到了30年代,隴西縣的水煙加工業已初具規模,加工廠家已有20餘户,但產品單一,只限黃絲水煙一種,當時通稱“本莊”水煙,僅銷於附近的渭源、岷縣、漳縣、通渭等幾個縣。到了40年代,隴西縣的煙絲加工業發展較快,從事加工水煙的廠家增加到60餘户,年產量約為6000擔(每擔為240市斤)左右,產品也由原來單一的黃絲水煙,新增了綠絲水煙及紅絲水煙,成為三大類。銷路由本省發展到陝西漢中、安康地區,四川的廣元地區、湖南的衡陽地區、江蘇的南通地區,以及雲南、上海等省市。以水煙換回的商品主要有陝西的茶葉,四川的蔗糖、絲線、棉線,以及各色蠟光版紙等。其中茶葉又在隴西形成集散地,銷往周圍地區。運輸力除隴西當地的馱騾、馬車外,還依靠臨洮、臨夏、渭源、漳縣、通渭、武山等地的馱騾。當時僅北關就有馱騾店10餘家,車水馬龍,很是熱鬧。

20世紀60年代初出版的《甘肅省新志·工業志》載:“榆中……隴西等縣有60--90年種植(黃煙)及經營水煙的歷史。”

據《甘肅省經濟概況》一書載:“水煙的幾個主要產區是蘭州(包括皋蘭)、榆中、靖遠、臨洮、隴西。”“1942年隴西產(黃煙絲)90萬市斤。”

《隴西縣誌·商業》援引《甘肅之工業》: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本縣有煙坊32家,年產量約400萬市斤,大批運銷鄰縣,部分銷陝南漢中、安康和四川、湖北、江蘇、雲南、上海等省市,年約40萬。”

又據國民黨隴西縣政府檔案《商業卷》載:1945年前後,煙莊商號有52户。

解放前各家煙坊都有自己的商標字號,各煙坊生產的每片水煙,都壓有自家的商標字號,其中名氣較大的如西街的汪統山,字號“元成福”,在陝西漢中西鄉縣設有常年的經銷處;南街的樊玉齋,字號“善問和”;北關的梁好賢,字號“萬盛德”;文峯的馬雲舫,字號“西發源”,他家的水煙上,壓制有“西聚川”的字樣。

當時,文峯鎮東鋪村、安家門村等地,種植着大面積的黃煙,大約要170多畝。每年到了煙葉的收購季節,掌櫃的馬雲舫都要帶上七、八名夥計,到地頭收購煙葉。煙農們種植的黃煙,全部都交售給了馬家的煙坊。遇到生計比較困難的煙農,掌櫃的馬雲舫還會適當地提高收購價,以照顧煙農的利益。至今,文峯還保留有“煙坊巷”、“煙坊院”等地名,馬家當年的煙坊生意之興隆,於此可見一斑。

十八頭騾子下漢中

《鞏昌汪氏族譜》(民國九十五年(1984年)十月,台灣出版)記載:汪統山,經商,與其五弟合營“元成福”商號,曾盛一時。

同書還記載:汪志鑫,與其二兄合營“元成福”商號,後落户陝南西鄉。

據汪鏡軒先生三子汪世康回憶,當年,二爺汪統山經營的商號“元成福”,在隴西城裏曾經名盛一時。至今,老輩人回憶起當年的汪家商號“元成福”運輸水煙,“十八頭騾子下漢中”的往事,仍然記憶猶新。

汪世康先生回憶説,聽老輩人講,當年的“十八頭騾子下漢中”,就是一支規模比較大的運輸隊伍。騾子有十八頭,人員有二十五、六人。其中有一位名叫王鳳賢的,大約二十來歲,是運輸隊伍中的“把式”。何謂“把式”?就是在隊伍中,既能為騾子麻利地換掌,又能為牲口看病,還要有一身好拳腳功夫,以防路上不時出現的劫匪。“把式”是對當年依靠腳力和畜力跑運輸的人的尊稱,通常把他們稱為“腳户”。冬天,他們還要為騾子的蹄子上,戴上防滑套,以防騾子在冰雪路面上打滑(原理和今天的汽車防滑鏈類似)。

如果這一趟行程,汪家“元成福”的水煙還不夠十八頭騾子的馱運量,就順便捎帶一些其他商號的水煙,如北關的梁家、趙家,南門的樊家,苟家門的苟家等等。總之,十八頭騾子齊裝滿員,然後擇吉日出發。

每當騾隊出發前,二爺汪統山總要擺酒為大家送行,並一再告誡大家:“這年月,路上不太平!在路上,讓人把咱們的頭打破都行,但是我們不要招惹人;貨讓人搶去都行,只要人和牲口能來就行!”

當年汪家商號“元成福”的騾子馱隊,在往來漢中的商路上享有盛名。頭騾身上戴着一串響鈴,走在馱隊的前頭,充當的是“開路先鋒”的角色。每當逢集過鎮,“掌櫃的”騎着頭騾,威風凜凜地從大街上走過。而頭騾也善通人意,不時地搖着響鈴,噴着響鼻,警示前面的人馬趕快讓道躲閃。大老遠,人們只要聽見頭騾的響鈴,就知道汪家的馱隊過來了。就連一路上山高林密處靠打家劫舍過活的土匪,也對汪家的馱隊禮讓三分,不僅不敢對汪家的財物和人馬心生異念,還要在馱隊路過時,招呼着下馬、吃飯和休息。

陝北民歌《趕牲靈》婦孺皆知: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那個)燈;(哎呀)帶上得(那個)鈴子呦,噢哇哇得(那個)聲……

隴西當地也有民歌《下四川》:

一溜兒山來着喲噢…… 兩噢……溜兒山,三溜兒山啊……腳伕哥下了這四川……

內容和《趕牲靈》非常相似。

自古以來陝甘一家親。《趕牲靈》和《下四川》裏歌唱的情景:便是當年的“腳户哥”,在艱苦漫長的旅途中,商旅生活的真實寫照。

從隴西到漢中,路途遙遠,快則一個月一個來回,慢則兩個多月才能一個往返。去時馱的是隴西的特產水煙,回來時馱的是漢中、成都等地的茶葉、絲綢、紙張等等。

今年87歲的梁鴻嗣老人,在解放後的50年代初期,還曾經跑過漢中,運送水煙。躺在牀上,吸着氧氣的老人,一説到當年運輸水煙去漢中的往事,硬是從牀上坐起來,兩眼放光,彷彿回到了當年的年輕時光。

那時候,去漢中已不用騾子馱了,改用膠皮大車。一輛膠皮大車有的是三套(即前面兩匹牲口拉梢,後面中間一頭牲口掌轅),有的是四套(前面三頭牲口拉梢,後面中間一頭牲口掌轅)。一擔水煙240斤,每輛車能拉個2000來斤。回程時,拉回的是漢中的茶葉、瓷器、綢緞、鐵鍋、調料等等。

梁鴻嗣還清楚地記得當年跑漢中路過的一些地名:如武山、天水、兩當的馬刀峽、褒城,還有隴西水煙銷往江蘇的南通等等。

今年82歲的馬國璘,是當年文峯“西發源”煙坊掌櫃馬雲舫的堂侄。1952年冬天,他跟隨家裏的騾隊,也走了一趟漢中。他至今還記得,去漢中單程要走六天,一個來回要半個多月。遇到冰雪路面,“把式”們就要給騾子的掌上釘上尖釘防滑。到達漢中西鄉的郭家壩後,卸下水煙出售,再馱上當地的大米、紙張,返回隴西。

其實,隴西水煙只是當年甘肅水煙繁榮的一個縮影。

水煙興盛時,市場東到魯蘇滬及東北各省;西達新疆、西藏;南至閩浙、兩廣、雲貴川;北及寧夏、山西、蒙古大草原。基本覆蓋全國,幾乎各省都有市場。實力雄厚、規模較大的水煙行在西安、上海、南通、蘇州等要地設有分號。中等以上煙行都派經銷人員在漢口、天津、包頭、洛陽、太原、成都、重慶、北京等大城市駐莊批銷。各地代理商不計其數,日雜店多有經銷。

清朝時期交通運輸還十分落後。南方河湖縱橫,稍有木船水運便利。北方陸路運輸主要靠馬拉騾馱,運銷線路主要有五條:一是東出平涼經西安達漢口,裝船沿長江順流而下,經南京、鎮江到南通、上海,或從鎮江走運河經蘇州到杭州;二是南出天水經廣元抵成都,或從寶雞南經漢中,越巴山抵成都、重慶,再轉運雲南、貴州;三是用駱駝馱運沿河西走廊,經武威、張掖、酒泉、哈密直達烏魯木齊;四是用皮筏子從青城裝貨,順黃河漂銀川到包頭,再用駱駝運進張家口而達北京、天津;五是經西安運至洛陽,再分別北運山西,東運山東、蘇北。當時東北銷量很大,陸路經山海關運到瀋陽,水路從上海、煙台、天津等港口裝船,渡海運到營口卸貨,再轉運東北各地(於民《蘭州水煙興衰記》,載《甘肅經濟日報》2006年6月1日)。

當年的漢中是個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要地,更是東西南北貨物的集散地和人員往來的中心。往西,可通隴右、青寧藏蒙疆;往東,可由水路直達武漢;向北,可去關中;向南,可達廣元、成都。

公私合營前後隴西水煙業延續

説到公私合營前後的隴西水煙業,汪鏡軒先生是個關鍵人物。

據汪鏡軒先生四子汪世豐回憶,父親汪鏡軒大約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就秘密加入了,和組織進行單線聯繫。1948年前後,汪鏡軒受黨組織指派,到甘南臨潭等地秘密組織農民起義事宜。因隴西縣北關人陳守禮時任臨潭縣縣長,他被聘為縣政府秘書。

解放前後,陳守禮回蘭州之前,將臨潭縣政府的一切事務交由汪鏡軒承辦。解放軍進軍臨潭時,汪鏡軒負責將臨潭縣政府的所有人員和事務向解放軍進行了妥善交接,然後回到家鄉隴西,協助二爺汪統山,經營汪家的“元成福”水煙生意。

解放後,汪鏡軒在隴西曾任工商聯秘書。還自己出資,在隴西縣城西大街“雪爺廟”內興辦了一所“隴西縣民校”,並自任校長。1956年前後,民校改名為“隴西縣掃盲學校”。

正如《鞏昌汪氏族譜》所載:汪鏡軒“喜書畫,並喜收藏”,這既為他當年搶救性地收購珍貴文物《故宮週刊》,又為他解放後手工繪製香煙商標打下了伏筆。

在擔任甘肅省高等法院書記官期間,國民黨的一名軍官,將一套《故宮週刊》,贈送給他的副官,作為度日子的家用!(《故宮週刊》於故宮博物院成立4週年(1929年)時創刊,至1936年停刊,共出510期,刊登故宮珍藏的歷代藝術珍品,圖文並茂,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文獻)。

汪鏡軒得悉後,立即帶領幾位隨從,連夜趕到漢中,與這位副官交涉,想購回這套書籍。經過兩三天的談判,最終商定以2000多塊銀元的價格成交!但是,汪鏡軒手中沒有現錢!怎麼辦?這時他靈機一動,拍着胸口向這位副官保證:再過兩天,我們汪家的水煙馱隊就要經過漢中,我用水煙向你擔保!

果然,過了兩天,汪家的水煙馱隊來到漢中。汪鏡軒自我做主,將這批水煙作價,換回了這套珍貴的《故宮週刊》!汪鏡軒如獲至寶!但夥計們回去後向掌櫃的二爺汪統山彙報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二爺幾乎氣瘋!

解放後,這套《故宮週刊》捐贈給了隴西縣文化館。

1956年,公私合營開始了。

梁鴻嗣老人清楚地記得,經過資格審查,具有一定規模和經營實力的19家水煙作坊實行了公私合營,成立了地方國營隴西縣煙絲廠。

汪世康回憶説,這在當年的天水地區是第一家(當年隴西縣屬天水地區管轄);蘭州、天水等地的煙絲業,都派人來祝賀;時任甘肅省政府主席的鄧寶珊先生還發來了賀詞。汪鏡軒擔任隴西縣煙絲廠第一任廠長,國家派駐轉業軍人李振川作為公方代表,擔任煙絲廠書記。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還是由廠長汪鏡軒來負責。

公私合營後的隴西縣煙絲廠,除了繼續生產水煙外,還承擔着為鄭州捲煙廠提供原料的任務。由於隴西縣煙絲廠提供的煙絲,貨源充足,質量穩定,所以,與鄭州捲煙廠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同,雙方的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鄭州捲煙廠還為隴西縣煙絲廠提供了兩套加工紙煙的設備,並派人安裝調試完備。

有了生產紙煙的設備,就能夠生產盒裝煙了,這就要為盒裝煙取名,並設計商標!這個任務自然落在了“喜書畫”,且有着美術天賦的廠長汪鏡軒身上。

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經過艱辛努力,汪鏡軒終於設計出了一系列帶有濃厚地方風情和物產特徵的香煙商標:鐘鼓樓、文峯塔、保昌樓、渭河牌,這是一組以隴西地方名勝古蹟為題材的香煙商標;另外還有:白鵝、白兔、金鳳、金菊、碧桃牌等等。

1958年,隴西縣水煙絲的產量達到86萬市斤,每年上繳國家税金97.5萬元,年產值達到233.6萬元。那時僅煙絲廠一家就佔到了該年全縣工商各税總收入153.1萬元的63.68%。換句話説,1958年,全縣工商税的一半多是由煙絲廠一家完成的(見《隴西縣誌》340頁《隴西縣工管各税收入表》)。

隴西水煙業能否再度輝煌

今年已86歲的汪偉先生回憶説,20世紀90年代初,他已退休好幾年了,但心裏一直掛記着水煙。心想,當年這麼好的產品,不知在今天是否還有市場?於是,他在自家的地裏種了兩畝黃煙,加工了大約1000斤水煙,就像當年的父輩們一樣,用汽車運送到漢中去賣。結果去了以後無人問津。他這才明白,時過境遷,水煙的輝煌已經成了過去。無奈之下,他又通過鐵路,把水煙運回家裏,連送人帶便宜處理了。

汪世豐先生的“隴西煙標票據博物館”,得到了甘肅省文博行業協會的認可。透過這一組手工繪製的香煙商標,當年隴西水煙業的興盛衰落往事,歷歷展現在人們眼前。人們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還會思考水煙業能否再度輝煌?當年興盛的水煙業對於今天發展地方產業有什麼啓示?

據市場調查預測,目前水煙尚有100萬人以上的消費羣體,分佈在10多個省區的農漁牧林區,消費對象主要為中老年人,年消費量約200萬斤至300萬斤。水煙的吸用方法看似簡單,其實依據的是真空負壓原理,應用的是流體力學技術,使煙氣在水中經過化學物理作用,最有效地過濾了煙氣中的有害物質。水煙吸用方法去除有害物質的機理十分科學。水有很好的溶解性,對微小固相物有吸附作用。吸用水煙時在煙瓶上部空間形成負壓,使煙氣穿水而過,與水充分接觸,煙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較少,被水溶解。焦油是有機混合物,在煙氣中呈分散的原子團或微粒存在,被水分子吸附留在水中。煙鹼經過濾也大幅度降低。

吸用水煙要有專門的器具--水煙瓶。歷史上水煙瓶多由蘇杭、湖廣和上海等地手藝人制造。青銅鑄成,打磨光亮,刻制山水花草圖或名詩佳句於上。精品用景泰藍工藝鑲嵌了彩色花卉、山水、人物等圖案。既是生活常用器具,又是文雅的工藝品,擺設於案頭幾桌,隨時使用把玩。水煙瓶、夜光杯、紫砂壺共同成為煙酒茶文化的載體,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煙配方的科學性、吸用方法的先進性、吸用器具的文化性,在煙草乃至世界煙草史上獨具風格。這三大特性既是它興盛300多年的秘密,也是它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

從小喜愛收藏的汪世豐先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獨好煙標票據,目的就是讓隴西水煙業不至於淡出人們的記憶,使發展地方產業有新的抓手,使縣域經濟有新的亮點,更使精準扶貧有良好的產業載體。

作者/來源:隴西融媒

如煙往事--從一組煙標回顧隴西的水煙產業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936 字。

轉載請註明: 如煙往事--從一組煙標回顧隴西的水煙產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