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憑藉敦煌《五台山圖》的指引,在五台山真的找到了壁畫中描繪的大佛光寺,與壁畫毫無二致。
第61窟的《五台山圖》,全長13.45米,高3.42米。畫中詳細描繪了東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及社會風情。畫面左側為南台西台;下部為太原城至五台山的道路;上部畫毗沙門天王、阿羅漢等赴會的情景;右側為北台、東台,下部分別畫出由河北道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到五台山的道路。
全圖以中台及其下的文殊真身殿、萬菩薩樓為中軸線,兩邊各以五座大寺分佈在東、南、西、北四台之間。南下角是太原城;靠近中部有河東道山門;與之相對的北下角是鎮州城,靠近中部有河北道山門。這樣通過大山和大型建築構成骨架,使畫面形成了一個基本對稱的格局。
在沒有定位儀器的古代,敦煌畫家怎麼能畫得這樣真實、準確呢?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謝成水指出,在遠古的時代,在沒有飛機的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創造心中的高度,畫家從宇宙中看宇宙,從宇宙中看人。
敦煌畫工早已經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在平面圖中表現建築羣的立體場景。只不過,中國人不叫“透視法”,而稱“遠近法”。其實,如果中國的畫家再往前走一步,完全可以創造出透視法來,可他們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
趙聲良認為,中國的畫家一直都把繪畫當作藝術而不是科學,我們不需要畫得那麼像,像個照片一樣,那沒有意義。繪畫是要表現人的精神的,所以謝赫“六法”首先就要講“氣韻生動”,要有韻味,要有神氣。
段文傑發現,西方繪畫用焦點透視法來表現空間感,而中國繪畫一直是沿用散點透視法。這種鳥瞰式透視,展現了焦點透視所無法表現的遼闊境界,這是東方繪畫,特別是中國繪畫的一大特點。
莫高窟第217窟盛唐《西方淨土變》以中軸線為中心對稱構圖,兩側的建築等景物以斜線與中軸線相連,形成像魚骨那樣有規律的排列形式,造成了一定的透視感。在西方透視法還未發現之前的8世紀,這是表現空間遠近關係最有效的辦法。中國畫家的魚骨透視法,大大推進了空間關係的表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張總進一步解讀了《西方淨土變》壁畫的透視原理,他發現:“那麼大一個畫面表現西方天國,表現天宮樓闕,它的畫面的縱深感很強。這就是焦點透視,很多房屋都是這樣。但是敦煌古代畫工是靈活機動的,他不是説把一個大的畫面,絕對定死在一個滅點上,而是可以有多個滅點。因為人在任何一個環境裏,隨時都可以走動,人的移動是很容易的。你走的時候,走到A點的時候滅點就到A點,走到B點的時候滅點就到B點了。所以看這個畫的時候你會覺得很真實。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丁方教授有一個新的發現:“為什麼從宋元明清之後,中國繪畫實際上是越走越弱了,弱在哪裏了?就是把在牆壁上繪畫的傳統丟了!在牆壁上繪畫用的是垂懸之力,牆面是垂直的,人必須站着畫,繪畫界有一個門道,一幅畫的好壞,要看畫家畫了以後能不能上牆,這個差異很大,畫家鋪在案子上畫了半天,感覺還不錯,一上牆,沒了,弱了,沒有力量。但是看看敦煌壁畫,內在的氣力多麼的充沛,那種精氣神兒。因為畫家是提着筆站着畫的,這種垂懸之力非常重要。”
這幾年,網友從敦煌壁畫和藏經洞文書、絹畫中搜羅出一組無厘頭“敦煌畫”,在網絡上迅速流傳,引起網友一片驚呼。這些另類敦煌畫都是莫高窟普通畫工不經意的習作,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因為真實,它們才穿越時空,與21世紀的現代人完成了千年對話。
歷史的豐富細節就這樣被敦煌壁畫生動地記錄了下來。這個佛國世界原來包藏着一個博大遼闊的現實世界,—個包羅萬象的全景社會,一個斑斕多姿的眾生相。時隔千年,他們依然活着,呼吸均勻,血脈暢通。
陳丹青曾説,整個莫高窟就像是一個大型連續劇片場。在這部連續上演了1600年、涉及成千上萬演員的片場裏,敦煌畫工猶如傑出的導演,大筆一揮,就讓各色人物各就各位、各得其所。這裏有雍容華貴的皇帝,有盛裝出行的百官,有扶犁耕田的農夫,有時髦靚麗的貴婦人,有牽駝跋涉絲綢之路的商旅,有披甲執鋭的武士……畫壁上展示的一切,正是當年敦煌乃至西域和中原的社會生活縮影。
第61窟《五台山圖》以完全寫實的方法,描繪了五台山地區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上的寺院、寶塔、城池、宅院、民居等近二百處各種建築,還有穿梭其間的各種各樣的人物,包括僧人、信徒、官人、兵弁、農夫、馬伕、商賈、遊客等各色百姓共計428人!
敦煌石窟藝術之所以千年不衰,就在於它表現了現實生活。在沒有攝影技術的時代,這些源於生活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場景的原始記錄,組成了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歷史檔案。
來源: 敦煌書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