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上海青浦,白鶴古鎮。

一個寧靜古樸,原生韻味的水鄉古鎮,古橋古寺,老街舊巷,記憶了這裏曾經的輝煌。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白鶴古鎮被稱為上海的北大門,地處上海與江蘇交界處。據説這個古鎮在唐代就已開始建設,到宋代逐漸興盛起來,至今已經歷經1000餘年的風雨,舊日被稱為青龍古鎮,有着上海古老港口記憶的痕跡。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青浦建縣時,縣治就設於此地。作為古時的港口所在,當地商業活動頻繁,商鋪林立,商賈雲集,曾被稱為“小杭州”。至今,當地民間還有“先有青龍崗,後有上海浦”的諺語。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如今白鶴古鎮的名稱由來,傳説這個地方曾經有很多蘆葦,是一片蘆蕩,蕩上有很多白鶴,名字便由此得來,也因瀕臨着白鶴江而得名。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現在,白鶴古鎮還保存了北街和南街的傳統街巷,街道寬度約三至四米,青石條鋪面, 名為“鶴江”路,由於商業區的外移,如今幾乎沒有商鋪,顯得冷清寥落。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古鎮保留至今的古老石拱橋,有青龍橋、繼善橋。青龍橋坐落在白鶴東北角,,整體橋長為19.2米,寬3.6米,外形很美觀,很有觀賞性。每當月明之夜,一輪圓月掛在當空,月影透過石拱映在水面上,隨着水波起伏,恍若龍游水中。因此而得名“青龍偃月”,被當地居民廣為傳頌。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繼善橋又名觀音橋、南小橋,位於白鶴古鎮的南街,跨於西霞浦上。最初建造的年代不詳,清代重躉,其造型結構與青龍橋相似,石砌橋欄為後人重修時調換上去的。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走在白鶴鎮上,感覺不是身處上海,時光彷彿凝固了一般回到舊日水鄉老地方。如今鎮上街巷裏保留較好的老建築有薛氏民宅、楊氏民宅等。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白鶴古鎮更為知名值得探訪的是青龍古塔,位於古鎮轄內青龍村,也便是唐宋青龍古鎮的核心區。古塔名‘隆福寺塔’,俗稱‘青龍寺塔’,又名‘青龍雁塔’,是上海市稀有的實物古蹟,也是上海古老港口——青龍鎮遺存的地面建築物,它是研究上海古代史、古建築和佛教史的寶貴資料。青龍塔,也是上海最老的古塔。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古塔建於唐長慶年間,北宋慶曆年間重建,清順治年間再修繕。塔為磚木結構,平面八角形。七層,殘存塔身高約30米,樓閣式。此塔當年高聳人云,是海船駛向青龍港的航行標誌,巍巍屹立,為上海一絕。南宋後期,青龍江日漸遊塞,海船不可停泊,從此衰落。塔自1648年進行修繕後,300多年來,未曾大修,以至腰檐、平座、外檐、斗拱,枋等,不斷脱落。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塔畔青龍古寺,初建於唐,重建於宋,與塔一致。當年康熙南巡,慕名而來,曾賜名“吉雲禪寺”。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另外,白鶴古鎮的900年的銀杏古樹,也特別壯觀美麗,秋日時節到來尤其震撼。

或許,你未曾想到上海還有如此久遠歷史的古鎮,抽空可以來尋訪。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2 字。

轉載請註明: 白鶴古鎮,橋連南北街巷,寺伴青龍塔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