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中)等外國學生練習武當武術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 何洋
編者按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非遺宣傳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
中國是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那些凝結着歷史、技術和藝術的文化遺產,記載着璀璨的中華文明,鐫刻着民族的文化記憶。而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使命,也是每個普通人的責任。
今日起,楚天都市報推出《非遺傳承有你有我》系列報道,帶你認識那些在非遺傳承事業發光發熱的人和他們的故事。
想象這樣一幅畫面:當年初疫情嚴峻、很多人彷徨不安時,一位頭頂挽着髮髻、蓄着長長鬍須的男子,身着古風練功服,在武當山的一處僻靜角落苦練功夫。這位男子,是來自美國的90後傑克·平尼克。
武當武術是第一批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點項目。多年來,國內外大批武術迷常駐武當,成為武當武術的民間傳承入。在上週舉行的湖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活動上,楚天都市報記者瞭解到,傑克·平尼克等幾名外國學生,在疫情期間一直留在了武當山。
記者輾轉聯繫上傑克。他用略帶湖北口音的中文説:“那段時間,留在武當山反而是件好事。”
不信命運,但信中國人説的緣分
在個性鬚髮的襯托下,傑克·平尼克看上去像是一位得道高人。其實,他生於1990年,是個意氣風發的美國小夥。
傑克在電話中告訴記者,10年前,他在美國老家上網,偶然看到武當武術傳承人袁修剛的教學視頻,頓時“淪陷”了。“我覺得,我需要去一趟武當山。”他説。
當時傑克在大學修讀商科。但他很清楚,他的未來不是從商。“我們家人都是農民。我小時候看到爺爺奶奶身體不好,一生乾重活讓他們的身體太累了,背、膝蓋都有嚴重問題。我那時候就知道,人一定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要管理好自己的身體,要會養生。”傑克告訴記者。武當武術藴含的理念,讓他相逢恨晚,當年就來到了湖北。
初登武當的傑克,和師父袁修剛簡單交流後,直接報了一個學制5年的傳統班,而不是幾個月的短期培訓。這個選擇表明,他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真正熱愛武當武術。
“第一次練功的時候,我根本蹲不下去,拉筋時也摸不到腳,劈叉更是不行。那時候就感覺,每件事都好難啊。”傑克説。好在,經過幾個月循序漸進的訓練,他終於也成了“一字馬”達人。
在傑克看來,武當武術包羅萬象,不僅僅是拳腳功夫。“因為練武術,我愛上了道家文化,愛上了中醫、中國傳統音樂。我現在還在學吹簫、吹笛子、彈古琴,特別特別喜歡。”傑克説。來中國之前,他也瞭解過少林功夫,經過一番對比,他覺得“我和武當武術更有緣分”。
記者問傑克,中文“緣分”對應哪個英文單詞?他想了一下説:“可能是命運吧?我不相信命運,但我相信中國人説的緣分。我就覺得,我和武當越來越有緣了。”
疫情時不害怕,有山有樹有太陽
傑克剛上武當山時,是個20歲的單身漢。習武期間,他愛上了一箇中國女孩。5年後,他從傳統班畢業,帶着女友回到美國舉辦婚禮,並迎來了愛情結晶:一個漂亮的女兒。
女兒2歲左右時,傑克帶着家人重返武當山,開啓了他與武當武術的新緣分。他説:“我捨不得這裏。雖然我的家人都在美國,我也會想念我的爸爸媽媽、舅舅外婆,但是真的回到美國時,我又特別想我的師父、師兄弟。所以我説,我有兩個家,但武當山才是我的老家。”
目前,傑克作為師父袁修剛的得意門生之一,在武當山道家傳統武術館擔任助教,幫助更多外國友人學習武當武術。同時,他也在深入鑽研中國傳統音樂。
新冠疫情暴發時,傑克和幾名外國學生留在了武當山,沒有回到各自的祖國。傑克介紹:“那段時間,留在武當山反而是件好事。我們住在玉虛宮的一個老武館裏。這裏很安靜,每個人有自己的單獨空間,我們各自練功,也不用出門,武當山政府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問題。”
那段時間,傑克每天清晨5時30分左右起牀,6時開始練功,練完功吃早飯,飯後又是3小時的練習。“這裏有山、有樹、有太陽,我們每天坐在樹下看看書,一點都不害怕。”他説。
1月底時,傑克的家人勸他趕緊想辦法回美國。後來,他們瞭解到湖北的防疫措施,便不再堅持,只是叮囑他不要出門、戴好口罩、多囤食物等。“過了幾個月後,變成我跟他們説一樣的話,讓他們在美國多保重了。”傑克對記者説。
傑克在微信朋友圈裏發了一些自己的照片,都是清一色的古風造型,宛如中國武俠小説裏的人物。記者好奇這是不是武館的要求,他連忙否認,解釋説這就是他的個人風格。“我喜歡這樣的頭髮和鬍子,穿練功服也覺得很舒服。我就算回美國休假,也是這樣打扮。有些美國人覺得我很奇怪,但我的脾氣是,只要不影響別人,那就按自己的感覺走,而不是去跟隨別人。”傑克説。
武術的“武”字,包含了一個“止”
數據顯示,近10年來,每年約有40萬海外人士到武當山觀光,體驗武當文化。非遺項目武當功夫也聲名遠播,先後有8000多名“洋弟子”在武當山習武問道。目前,武當武術協會已在全球成立38個分會,會員逾萬人。
武當山道家傳統武術館一位主要負責人介紹,2009年起,前來武館拜師學藝的外國學生明顯增多,最多時約有100人常駐。為了更好地傳播武當武術,從那時起,武館的教練們開始苦練英文,直到能用全英文教學。
這位負責人表示,教授“洋弟子”最大的成就感,是看着這些外國學生能經受住武館的淘汰式教學,順利畢業,然後回到各自的國家開館授課,把武當武術傳承到世界各個角落。“非遺傳承,關鍵是要傳遞給更多人,而不是隻在我們自己的圈子內傳播。讓更多普通百姓甚至外國朋友加入,這才是最大的傳承。”他説。
對於非遺傳承,傑克也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美國朋友們曾經問我,到中國學了武術,是不是就能像功夫電影裏那樣打架。他們不懂,中國武術和西方的擒拿手、柔術不一樣。西方的那些動作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人擊倒,但是中國武術文化不是這樣的。中國武術除了要練動作,還要修煉生活方式。我練功的同時,也在練習保護自己,練習養生。你看武術的‘武’字,包含了一個‘止’,就是讓你停下動作。你明明有這個技術去打,但你不用它,這才是武術。”
傑克告訴記者,等時機成熟,他會在美國開設武館,傳承武當武術。“很多美國人沒有機會來中國、來武當,沒有機會學習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那我就作為代表,讓他們看一下、學一下。這是我和武當的緣分,也是我的責任。”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