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修建三峽時,所養的近萬條“大魚”現在怎樣了看完真服氣!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休閒

我國這些年在利國利民方面所建造的工程可是不計其數,但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我國的三峽水電站了,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也佔據着我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三峽大壩距今已經運行了16年,造福了我國很多的子民,而且三峽可不只是供應水電能源這麼簡單,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用途:防洪和航運。當初在修建這麼龐大的工程時,工程師們自然是知道會對環境產生不少的影響的,所以在最開始,就已經想好了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的方案,那麼,你知道我國工程師是怎麼做的嗎?

其實很簡單,在建造三峽時,就往三峽範圍內投放了近萬條的魚,可問題也來了,在三峽建好後,以三峽超過數百億立方米的水量來説,那些被投放進三峽的魚羣,還能存活嗎?其實啊,根本不用有此擔心,因為有生物學家表示:根據魚類的習性,它們一般都會“溯游產卵”,什麼是溯游產卵呢?簡單點來説,就是這些投放在三峽的魚羣會回到出生地去繁衍後代,可是三峽格擋在中間,這些魚要怎麼回到出生地?

這就要誇讚我國的工程師們了,連這麼細小的問題,在建設之初,就已經想到了,因為在建設三峽水電站時,工程師們還特地給這些魚羣準備了一條特殊通道,在每年到了魚類產卵的季節,就會以人工干預的方式,將魚兒們引到通道內,再利用升降機將它們送到上游水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