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百年圍屋,夢裏不知身是客
本文首發於《中國—東盟博覽》2021年2月·下半月刊
撰文/林涵
客家人,是從中原南下的漢人。是南下,也是流落。從兩晉至唐宋,再至明清,戰亂、饑荒都迫使一些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一路南遷。在歷經5次,時間跨度長達1500多年的南下大遷移之後,這些中原漢人有了一個獨屬的名詞——客家人。
土樓內,遊人如織
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户籍時,亦立為“客籍”,稱為“客户”“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南下遷移的漢人自稱“客”,有着客居他鄉之意。不過,對於客居之地,他們並沒有更多的選擇,那些肥沃平坦、各方面條件更適合居住的地方,多是當地土著的久居之地,加之當地土著對外鄉人有着本能的防備,那些南下的漢人只好將居所建在遠離喧囂的山區或丘陵地帶。
客家人一般將村落建在偏僻的山中 圖為江西贛州龍南縣客家圍屋
“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是客家人居所的真實寫照。圍屋,是客家人的安全感。山地上的客家人,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是聚族而居,於是建起了易守難攻的圍屋。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等皆是客家風格圍屋的代表,是客家建築文化的集中體現。
江西贛州客家民居
神蹟一般的圓形堡壘
從中原南下的人,有的停留在了閩贛地區,並在這裏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圍屋羣。讓美如神蹟的圍屋走進大眾視野的,是2016年熱播的奇幻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作為貫穿全劇的重要取景地,閩南土樓貫穿了全劇的諸多場景。
《大魚海棠》劇照
影片一開始,女主角椿去往人間遊歷時出現的土樓非常讓人震撼,椿的家就在承啓樓裏,該樓造型奇特,規模巨大,年代久遠,每層都是環形通廊,相互來往非常便利,被譽為福建土樓中的樓王。2008年7月,福建土樓就已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其實,早在這之前,福建土樓就在國際上收穫了諸多讚譽。土樓被外界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那些見識過土樓風采的人無不對其讚賞有加,日本建築學家茂木計一郎説:“好像大地上盛開的巨大蘑菇一樣,又像是黑色飛碟自天而降,那真是不可思議的景象……我們都看呆了。”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在他的代表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將土樓稱作“中國最特別的民居”。
福建南靖田螺坑土樓,因造型奇特,也被稱為“四菜一湯”土樓
千百年來,由中原南遷而來的人,在閩南繁衍生息,不斷與客家文化交融,最終形成獨特的宗族文化和生存模式。閩南土樓便是客家文化的外化,不僅適應了聚族而居的需求,還體現了客家人對家族的重視,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土地和風水,極富美感。
有人看完《大魚海棠》説:“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從此岸穿越而出的誕生,也有到達彼岸後依依不捨的揮淚告別。要相信,生命是個奇蹟。”而循着客家人的舊時光,到閩南看過土樓後,你會感慨:客家宗族故事迴盪在那一磚一瓦間,閩南古風在這裏被延續。
土樓外,客家人戲水玩鬧
“圍屋圓圓庭院深,上家點火下家明。葡萄結籽團團抱,左鄰右舍一家親。”客家人的歌裏,圍屋燈火温暖了那些在異鄉停留下來的人。
嶺南客家風物
歷史上南遷的客家人,有的在閩贛地區駐足,有的繼續南下,到了嶺南。客家人開始散落在廣東梅州、深圳、惠州、河源,以及廣西的賀州、欽州、北海等地,生息繁榮。
圍屋畫作
客家人來到今天的廣西合浦,最早可追溯到兩晉時期,大規模遷徙則發生在明清時期。客家人來到,不但帶來了中原農耕技術,農產物種,生活方式,也帶來了獨具特色的民居——客家土圍樓,帶來了客家山歌,祠堂,村場,譜牒。這些客家特色風物,在曲樟得到了集中展現。
廣西合浦曲樟鄉客家村落,屋舍瓦檐
從地理位置來説, 廣西合浦縣曲樟鄉的璋嘉村屬於欽廉地區的偏遠之地,地處大廉山峽谷心臟部位,四周山環水繞,聚水藏風,因形狀如古代帝王御用的玉器“圭璋”而得名。這裏是合浦水庫庫區, 水庫面積達兩千多畝,風光旖旎,是著名的愛國將領陳銘樞的故里,亦是廣西最大客家土圍樓村落。璋嘉老屋村的土圍樓坐落千嶺崗龍山嘴, 土圍樓就像一個微縮的社會。
在鼎盛時期圍牆內的村落居住着將近兩千人。從外形看,這是一個堅固的防禦堡壘,堅固的城牆築起了人們安居樂業的屏障。整個圍樓村落有東南西北角樓、各角度的瞭望眼,城牆厚達80~ 90釐米,全部由石頭砌成。
固若金湯的外牆
砌牆的物料中, 除了一般的泥漿, 還加入了砂糖和草灰,即“糖灰”。也正是這特殊的“糖灰”使得這座土圍樓外牆能夠歷經幾百年風雨,依舊保存得比較完好。而今牆上依稀可見的炮彈痕跡,仍在訴説着當年遠自明清時期抗倭、近至近代軍閥混戰的激烈戰事。
圍屋已經很老了。在曲樟的陳氏圍屋宗祠裏,依舊保存着清朝光緒帝賜給陳家先祖的牌匾,匾上寫着“奉天承運 皇帝制曰”的字樣,幾百年的繁華浮沉,在老圍屋上演着。圍屋見證了許多故事,悲歡離合,形形色色,來來往往。它就像一個老舊的城堡,在山村靜靜矗立,默默地遙望。
“糖灰”外牆
年輕人離開了老舊的圍屋,堅守的人漸漸離去。新宅在建,圍屋在守望。這封存幾代人記憶的建築,開始覆上了落寞的色彩。如今,璋嘉村的圍屋圍牆上爬滿了一種叫做饅頭樹的植物,每年的 5~6 月份,饅頭果掛滿圍牆。待到果實成熟, 當地人將其摘下,磨成粉, 熬製成一種叫涼粉的甜品,酷暑時節喝上一碗,清熱解毒。而那些久遠的歷史彷彿隨着涼粉的一抹清涼,瞬間湧上心頭,雜夾着一絲淡淡的苦澀,回味悠遠綿長。
俯瞰土樓
去往更遠的異國他鄉
圍屋裏的客家人,夢裏不知身是客。客家人骨子裏的漂泊,讓其步伐不止,繼續南下。這次,是下南洋,漂洋過海,異國他鄉。東南亞地區是客家人落腳的主要區域之一。
客家人骨子裏吃苦耐勞的韌勁,讓他們在東南亞也開闢出了一片天地。在城市經商的,多開設雜貨店、皮鞋店、藥店等;在山區者,多以開採錫礦及種植橡膠、椰子為業。客家人身上的漂泊印記依舊外化在了建築上,一些客家人的宗祠、街區依舊帶着“圍屋”的印記。
新加坡客家街屋建築
在花園城市新加坡,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二戰前的客家街屋建築,這無疑是客家人在新加坡篳路藍縷開埠的證明。另外,在新加坡武吉知馬與荷蘭路之間的高尚住宅區,建有一座客家圓形土樓,與福建土樓如出一轍,讓人彷彿置身於中國的客家山區。
新加坡“圓土樓”
這座由新加坡豐永大公會興建的新加坡“圓土樓”,取名“三邑樓”,是目前世界上鮮有的,建在城市裏的圓樓。三邑樓仿福建永定客家土樓而建,其不採用夯土、木結構和灰瓦磚建築,而用混凝土築牆,於2014年建成。“建土樓是為了傳承客家文化,日後將成為本地客家族羣保存、收集和探索自身文化根源的一個堡壘。” 新加坡永定會館副會長何僑生説。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
無論走多遠,客家人還是會在落腳地留下印記,以謹記自己的來處。客家祖先自中原而來,到了陸地之濱,浩瀚的海洋也未能停住他們的步伐。這跨越千山萬水的遷徙,也重塑了客家人的性情。
從中原出發時,他們還帶着北方的乾燥和粗糲。後來南下至温潤之地,慢慢地,他們的性情也越加平和、温潤起來。如今,客家人也已不再需要住在圍屋裏尋求安全感,舊宅會老去,而客家人那骨血裏的精神,依舊在延續着,支撐着他們繼續走四方,去看更大的世界。
逐漸老去的土樓
圖文來源於《中國—東盟博覽》2021年2月下半月刊
排 版:覃 蕾
審 定: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