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投放促需求回彈
精準投放促需求回彈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多地發放了品種各異、金額不等的消費券。河北石家莊市1億元消費券新增文體、旅遊消費內容;福建福州市1.2億元商貿消費券分為專享券和通用券兩類;廣東深圳市5億元消費券中涵蓋3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過去兩年,消費券曾有力促進了各地消費,如今集中“返場”,應充分用好消費券“撬動”作用,有效釋放消費市場潛力。
今年以來,消費市場總體呈現恢復發展態勢,同時一些超預期突發因素,使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給消費市場恢復帶來困難。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各地發放各品類消費券,有利於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儘快形成現實購買力,幫助相關行業企業快速度過疫情困難期。各地政府也可藉此紓解消費者部分顧慮,通過需求端回彈,帶動供給端恢復,從而暢通經濟循環,發揮生產和消費之間良性的相互促進作用,推動經濟加快恢復。
消費券的發放和使用要更加精準。在發放渠道上,應進一步規範發放與管理流程,讓消費券的發放主體、發放渠道、事後監管等各環節均有科學設計和監督;在使用過程中,應明確消費券補貼的領域,以及補貼流程和方法;在投放領域方面,應重點支持在這次疫情中受衝擊較大的行業,不能普遍發放普惠制消費券。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只有針對疫情損失比較大的領域重點發力,才能發揮財政資金促進消費、經濟回穩的作用,以消費券撬動行業回穩。
發放消費券在短期內可以起到刺激消費、撬動消費的作用,但不能過度依賴發放消費券。要從根本上發揮消費對經濟拉動的促進作用,最終要轉向收入分配改革,通過發展經濟提高居民收入,進一步減輕居民在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壓力,讓居民真正能消費、敢消費。此外,還要不斷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有效促進提升居民消費意願。
馮其予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