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核舟記》。

《核舟記》是明朝魏學洢寫的一篇紀實散文,據説明朝時期有一個名叫王叔遠的能工巧匠,他用一個核桃雕刻出了蘇軾乘船遊赤壁的情景,更令人驚奇的是,關上窗户還能看到窗户上面的一副對聯。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右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刻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就連蘇軾手中的書卷上面的字也是非常清晰,令人歎服。

古人的工藝技術非常發達,不止是《核舟記》,出土的一些文物更加精美,當然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文物,先看一下奇奇怪怪的文物吧。

龜蟾魚陶燈,收藏於四川博物館,光是看造型,就覺得非常怪了吧,乍一眼看過去還以為是一隻螃蟹,不過仔細看看,也能看出不對勁,它就像是一個動物的集合體,有鹿角、烏龜、蟾蜍等等。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這個“不太正經”的文物出土一座漢墓,屬於東漢文物,龜蟾魚陶燈聽名字就知道是油燈,只是不明白古人為什麼要將油燈打造成這個樣子。

《靈憲》中説説道: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在古人眼中,月亮上有蟾蜍,所以嫦娥居住的地方也叫“蟾宮”,龜在神話傳説中為玄武,象徵四季當中的老陰,也就是冬季。

《十洲記》中説:冬至後,月養魄於廣寒宮。龜、蟾相互呼應,只是這個造型有些搞笑了。

看看英國的一件文物,2019年,英國西伯克郡博克斯福德的一個小村莊出土了一幅巨型羅馬鑲嵌壁畫,根據專家的研究,這幅壁畫屬於1600年前古羅馬時期的馬賽克壁畫,這種壁畫在全球範圍內也只有三幅。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英國的專家組認為這是英國50年內偉大的發現之一,就在清理壁畫時,出土了一些文物,有獸骨、石貓,還有一些石塊,仔細看這些石塊,像不像是簡體中文:吉姆在這裏?

這種簡體中文立刻引起了專家組的高度注意,就連英國的《太陽報》也進行了報道,看起來不像是造假,專家認為這些“簡體中文”,是象形文字,只是古人在雕刻的時候抽象了一點,看起來很像簡體中文。

我們再來看看三星堆文明,三星堆出土的都是青銅器,而且都是一些巨大的銅人、銅面具,甚至出土了類似扶桑神樹的青銅樹,這讓三星堆文明跟《山海經》的神話傳説掛上鈎,人們一旦提起三星堆,往往都會聯想到外星文明。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然而隨着三星堆出體一隻陶豬,人們對三星堆的認知再一次顛覆了,豬很早就被馴養成了家畜,可這麼萌的豬還真是少見,仔細瞧瞧這陶豬,還想跟《憤怒的小鳥》中的反派豬一模一樣?

這種陶豬也引發了網友和專家的注意力,網友們大概就是調侃,專家認為這隻陶豬可能是飾品的一部分,但具體是什麼還無從得知。

看了三個不太“正經”的文物,那我們再來看看古代的“正經”文物。

這套“樓閣人物金簪”出土於明朝朱厚燁墓,在大量的隨葬品當中,金器最多,有122件,這套“樓閣人物金簪”是朱厚燁合葬妃子身上的。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樓閣人物金簪,顧名思義就是在金簪上雕刻出了一座亭台樓閣,看過了《核舟記》,也就不用大驚小怪了,不過這支金簪的雕刻工藝更加爐火純青。

金簪首寬8裏面,在這8釐米當中,除了一座閣樓外,還有5個人,在這些人周圍還有一些象徵祥瑞的動物。一支金簪中可謂包羅萬象,不得不驚歎明朝時期手工製造。

最震撼的還有一支“山形樓閣人物金簪”,這也是出土金器當中最完美的,在一小支金簪當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人物,中間那一個看似就像是一尊佛,美的不太真實。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纏枝牡丹紋玉梳,是南宋時期一件文物,出土於南京市江寧區江寧鎮一座南宋古墓,其實看到它的第一眼,也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雖然它可能比不上金簪那麼完美,但是從整體來看,也是非常的唯美。

這把梳子由和田玉打造而成,長13.7釐米,寬5.1釐米,厚0.3釐米,呈現半月形,古人認為玉有五德,能養人,君子也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説法,用玉梳頭,也是一種享受。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在玉梳齒上還有三朵牡丹花,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譽,這也配得上這把玉梳。

三個“不正經”文物和三個“正經”文物,看上去是不是非常有趣,別看古代人説起話來文縐縐的,可幽默都是一樣的。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2 字。

轉載請註明: 博物館裏“不正經”的3件文物,別笑,這真的是古人做出來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