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波
“鼓山高聳閩江頭,面貌威嚴障福州。縱有颱風聲猖獗,從來不敢到閩侯!”
鼓山是福州第一山,也是福州最著名的景區。所以,到福州不遊鼓山,那是枉到福州一次。
鼓山以其巍峨的山勢,深厚的歷史底藴,如一尊石佛千百年如一日地坐鎮於閩江入海口,享有“閩山第一”的美譽。
7月2日一早,便從福州市內乘地鐵至鼓山站,開始了登鼓山之行程。
進入景區大門,便踏上鼓山古道。鼓山古道指的是從福州市區廨院到湧泉寺的古道,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途中每隔一里就設一亭,共計有仰止、觀瀑、乘雲、半山、茶亭、更衣和駐錫7個亭。這些古亭不僅為遊山玩水平添了不少樂趣,更讓遊客隨時隨地都有地方歇腳,大大降低了登山難度。
登鼓山,遊人喜歡拾級而上,忽而小憩,忽而疾行。縱使景隨時遷,也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烏雲密佈,不變的是道上行人——春夏秋冬,絡繹不絕。其中有登高健身的,有前來賞碑的,有閒亭會友的,更有沒事就來的。對於熱愛鼓山的福州人來説,鼓山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登山路上,遇見一僧人,他赤腳登山, 三步一叩首,向着湧泉寺一路跪拜。儘管天氣炎熱,僧服都已濕透,但一路跪拜不捨。其情其境,讓人感慨!其信仰之真,其信念之篤,讓人感動。
鼓山登山古道有千年歷史,現仍保留2633級,1800米多長。古道沿線古木參天,文化內涵豐富,風景優美。石階蜿蜒而上,途中有七座涼亭。
順着台階一路攀爬,儘管古道隱於密林之中,陰翳蔽日,但是擱不住高温天氣,每個登山者都早已是汗流浹背。很多遊客都是赤膊上陣了。
盤山路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路旁的峭壁靈石上那些琳琅滿目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或雄奇或古怪、或靈秀或樸素,天下名人筆跡薈萃於此,龍吟虎嘯。
這其中,靈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處,有宋以來的真、行、草、隸、篆書體的題刻100多段,被譽為“東南碑林”。其中喝水巖壁上,有朱熹所留徑達四米的“壽”字;松關亭邊上有文天祥所留“忠、孝、廉、節”四字;全山最早的石刻為北宋大書法家蔡襄所刻“遊靈源洞”。
而清代書法家秦箎所題“虎”字的故事最為離奇。傳説古時鼓山上常有惡虎出沒,當地百姓找到虎穴,用磚石封住,並請秦箎在石上寫“虎”字警示遊人。但沒想到秦箎的字因為太活靈活現成了“虎精”。幸好,一名法師路過此,在“虎”字旁刻上“南無增福壽佛”,鎮壓住了虎精。從此,鼓山再無惡虎。
鼓山的摩崖石刻是最著名的人文景觀。據記載,鼓山摩崖題刻共有180處,估計全山石刻不下300多處,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篆、隸、行草、楷俱全,堪稱福州碑林,對研究中國 古代書法藝術有重要參考價值。
順着古道登上半山腰,就來到了湧泉寺。湧泉寺建於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初名華嚴寺。1407年改稱湧泉寺。明代時,該寺曾兩次毀於火災,後多次修復、擴建,形成今天規模,1983年重修至今,再無損毀。歷經多次災害與重修,如今的湧泉寺以其歷史悠久、寺貌宏偉坐實了“閩剎之冠”的美名。
湧泉寺建築格局十分奇特,被稱為“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經閣、禪堂、唸佛堂、庫房、客堂、齋堂等組成。從半山腰出發,順着一條石頭小徑蜿蜒前行,忽然柳暗花明,寺門一覽無餘。進入寺門,走過一對“千陶佛塔”,穿過天王殿,就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內釋迦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殿後,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是一張被稱為鎮寺之寶的桑絲木長桌。據説殿內曾遭遇多次火災,唯有此桌至今仍完好如初,故而成名。
雖然大雄寶殿幾經損毀,但寺內的藏經閣卻未曾遭遇過災禍。閣內藏有佛經兩萬多冊,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在國內已十分罕見的元刊本《延祐藏》。而湧泉寺方丈道霈法師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也在其中,這是康熙年間極為重要的佛學著作,十分珍貴。藏經樓內所藏的佛經、佛像雕板共13375塊,馳名中外,曾被於1929年前來考察的日本佛教學者常盤大定博士譽為“中國的第一法窟”。
從鼓山到鼓嶺之間的公路,柳杉夾道,被譽為“福州最拉風山路”,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加之距離太長,有八九公里之多,我只有遠望的眼福了。但是,藍天白雲之下的鼓嶺巍然屹立,極為壯觀,讓人心生嚮往。
從湧泉寺出來以後,沿着鼓山古道一路回返,至眺望台,坐纜車下山。居高臨下,看閩江從福州市內蜿蜒而過,亦是一份美景。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