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猶太人”是什麼意思?獨石教堂的構造是?竟已荒廢600年!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北50千米的拉利貝拉,海拔2500米的約瑟夫主教山麓隱藏着一座“教堂城”。從地面看去,山坡沒有什麼建築物。走近一看,11座石構教堂全部沒於地下,建築物頂端與地面齊平。原來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獨石教堂。獨石教堂於1974年被重新發現。距多年的考證,它已荒廢了600多年。此地原名羅哈,11~14世紀曾作為扎格王朝的首都約300年,後來以國王的姓氏而易名為“拉利貝拉”。扎格王朝1181~1221年在位的國王拉利貝拉,徵調5000名匠人,用30年時間鑿成獨石教堂。
扎格王朝為什麼要雕鑿獨石教堂呢?據説是為了安全和隱蔽,避免外族的入侵。另一種説法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和需要:教堂必須同大地連成一體,建築根植於大地,上聯天體,使上界和下界渾為一體,以取得上帝的庇佑。這些教堂兼宗教、政治、軍事三項功能幹一身,是王室的住地、祈禱場所和防禦要塞。獨石教堂純粹是宗教建築羣,周圍沒有民用建築和石鎮,那麼教士們靠什麼供養自己?有人説獨石教堂曾經做過國都,實在令人懷疑。拉利貝拉處於火山凝灰岩地帶,岩石裸露,羣山被染上斑斕的色彩。
工匠首先選擇完整的沒有裂縫的巨巖,除去表層浮土和軟巖,往四周挖12~15米深的深溝,而後在巨巖內預留牆體、屋頂、祭壇、柱、門、窗,將空間鑿掉,精雕細刻,修飾鏤空窗户,最後成為一座宏麗的教堂。在興建獨石教堂當中,不能排除使用黑色猶太人的可能性。所謂黑色猶太人,是指埃塞俄比亞的一個古老民族,為猶太人和埃塞俄比亞人的混血種。他們自稱是公元前10世紀猶太國王所羅門和埃塞俄比亞女王示巴的私生子的後裔。歷史學家認為此説並不可信。
黑色猶太人應是公元前8世紀亞述國俘獲的以色列戰俘流落到埃塞俄比亞後與土著混血的後裔。這支混血人在公元初繁衍到上百萬人,後來大部分皈依基督教,成為王族的中堅,大部分國王都宣稱屬於“所羅門血統”。而堅持信仰猶太教的混血人則遭大規模屠戮,殘部一部分淪為奴隸,一部分逃進北部的錫緬山隱居下來。扎格王朝屬於“土著血統”,與猶太人勢不兩立,對猶太人絕不會手軟,在當時勞動力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估計他們肯定使用了猶太奴隸。後來的扎格王朝,正是被“所羅門血統”的紹阿王朝取代的。
那些“頑固不化”堅持信奉猶太教的黑色猶太人,被稱為“法拉沙”(意為“外來户”、“逃亡者”),最後只剩5萬人,處於與世隔絕的原始狀態。20世紀70年代,在頭人“回耶路撒冷”的號召下,法拉沙人真的“逃亡”了,攜家將雛,不畏萬難,向北方的蘇丹國遷徙,準備出走以色列,結果被蘇丹國圍在難民營內。在美國的幫助下,以色列架設了“空中橋樑”,實施秘密的“摩西行動”,派出運輸機接運自己的“子民”,歷時10年,運走黑色猶太人3萬多人。至此,純種的黑色猶太人在埃塞俄比亞基本絕跡了。
有人説,當時應該已經有壘砌法等比較先進的建築技術,而拉利貝拉還是採用原始的鑿巖造屋方法是因為這些先進技術失傳了。鑿巖造屋的水平比壘砌法低嗎?這是不能自圓其説的。何況,獨石教堂內有許多石碑式的雕刻品,怎麼能説是技藝失傳呢?這類石碑屬於記功、祭祀類紀念碑,高達幾十米,重四五百噸,類似於埃及的方尖碑,直到今天仍然是埃塞俄比亞古建築的標誌。種種事實表明,獨石教堂是扎格王朝的拉利貝拉國王鑿造的。那麼,到底“黑色猶太人”是否開鑿了獨石教堂,至今依然沒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