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沁涵
當地時間9月11日正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首輪排海作業結束,總計向太平洋排出7788噸核污水。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的計劃,接下來將進行設備檢查,最早將於9月底開始第二輪排海,今年將分4次排放3.12萬噸核污水。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島縣,福島第一核電站。 本文圖均為 視覺中國 圖
日本環境省11日表示,自8月24日排海以來,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海域進行每週一次的海水監測,截至11日該省網站發佈的三次監測結果顯示,所有11個監測地點的氚濃度均低於10Bq/L(貝克勒爾/升),低於世界衞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指標10000Bq/L。另一方面,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9月8日稱,該機構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3公里海域進行獨立採樣分析,樣本的氚濃度均低於10Bq/L。
然而,無論是IAEA還是日本環境省,目前為止發佈的檢測結果僅涉及放射性核素氚,東電發佈的海水取樣報告也只包含氚、銫-134、銫-134。實際上,核污染水中除了氚之外,還有鍶-90、鍶-89、鈷-60、碘-129等60多種核素,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詳細數據來證實這些核素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東電方面聲稱,核污水經過了多核素處理設備(ALPS)等的處理,除氚之外的放射性核素均降至標準值之下。但是對於東電這個曾有隱瞞核電站安全事故歷史的責任方來説,信譽一旦喪失就很難重建。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9月12日在記者會上談及相關問題時表示,任何監測都賦予不了日方想要的排海正當性和合法性。國際社會要求建立一個鄰國等利益攸關方充分、實質參與,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安排,就監測的核素種類、頻率、地點、範圍、報告等制定詳細的方案。日本和機構秘書處都應當以負責嚴肅的態度作出回應。
核污染水入海已成事實,日本漁業相關人士仍在堅持抗議。根據新華社報道,9月8日,150名漁業從業者向福島地方法院提起集體訴訟,包括福島、巖手、茨城、東京等地的漁民,他們控訴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水排海行為侵犯了漁民的捕魚權,還威脅公民和平生活的權利,要求立即停止。
預計持續30年的核污水排海作業對福島漁業來説是一個重大打擊,人民網曾報道,此前日本政府設立了總額達到800億日元的基金,用於補貼福島涉漁產業。核污水排海開始後,該國政府9月5日又追加207億日元,作為對日本國內水產業的支援措施。
資金補償難以掩蓋福島水產品受到核污染水影響的事實,中國海關總署已經於8月24日宣佈,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而據人民日報8月28日報道,日本多個在野黨、工會團體當天在福島縣當地最大港口小名濱港舉行抗議集會,參加集會的多位在野黨國會議員一致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撤銷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中止排海作業,保護當地漁業從業者的生計。
對於日本國內尤其是福島當地來説,水產品的安全、銷路和聲譽現今如何?
當地時間2023年9月1日,日本福島,漁業工人正在整理捕獲的海鮮。
福島縣漁獲主打“自主檢測”
在核事故發生前,福島縣磐城市的海鮮名聲在外,因為該市臨近的海域正是親潮與黑潮的交匯處,擁有豐富的漁獲資源。福島核事故後緩慢復甦的漁業,在核污水排海後再次遭到打擊。
“魚市場一如往常,每週4天開放檢測,水產品均為‘自主檢測’。”澎湃新聞9月7日致電福島縣磐城市小名浜魚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稱,該市場負責當地所有漁獲物的放射性物質檢測,檢測對象為核素銫-134和銫-137,設定的安全標準值為25Bq/Kg,相比福島縣漁業協同聯合會設定的標準50Bq/kg和日本國家標準100Bq/kg更為嚴格。截至7日未發現放射性物質超標的樣本。
然而上述“自主檢測”系自願送檢,並非強制性要求,因而難以具備代表性。小名浜魚市場工作人員稱,周邊海域的水產安全主要由水產廳負責,一些生鮮採購商和加工商會取樣送檢,以確保安全。按照規定,如果他們在檢測中發現水產的放射性物質超標,將送至水產實驗室進行更精密的檢測;若確認放射性物質超過標準規定的50Bq/kg,福島縣漁業協同聯合會則會立即要求縣內各地停止出貨。但當記者想追問更為具體的檢測細節時,對方的市場職員則稱不便接受媒體採訪。
根據日本水產廳網站發佈的信息,核污染水排海後,針對福島周邊海域水產品中氚的濃度,水產廳原則上在1個月內每天對排水口方圓10公里之內的代表性魚類進行取樣,包括比目魚、綠鰭魚、扁頭魚、真鯛等,然後由日本海洋生物環境研究所進行快速檢測,並在3天內公佈結果。截至9月11日,取樣魚類中氚濃度均不超過10Bq/kg。但是這類檢測針對核素銫和鍶的檢測頻率較低,最新的公開數據僅為今年7月初的取樣檢測結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水產廳的快速檢測也至少需要1天時間,如果發現放射性物質超標,精密檢測則耗時更為長久,意味着從發現問題到暫停出貨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當地時間2023年8月31日,日本福島縣相馬市,一名男子在超市內購物。
當地超市、餐廳、生鮮店百態
“福島市生產的一些海鮮或者是農產品,一般比其他縣的農產品價格要高,可能是因為多了檢測手續。”一名福島市居民告訴澎湃新聞,他們一般情況下較少購買當地水產品和農產品,“因為價格偏高”。此外,福島縣水產主要集中在磐城市等海港城市出售,像福島市這樣不臨海的城市,在市面上看到的當地水產品並不多,更多的是大米、桃子等農產品。
在搜索日本美食點評網站後,澎湃新聞記者致電福島市和磐城市各三家以海鮮為招牌且評分較高的餐廳,問及餐廳海鮮進貨是否包括當地產水產品時,福島市一家居酒屋稱不便回答媒體提問,另一家以福島當地鰹魚為人氣產品的餐廳回覆“沒有”後便掛斷電話。日本老牌居酒屋連鎖店“魚民”在福島市東口站前的店鋪稱:“所有海鮮類食材由總部冷鏈配送,本店內的大部分海鮮從海外進口,沒有從福島當地採購海鮮。”在磐城市的三家餐廳中,兩家未給出明確答覆,只有一家海鮮燒烤店聲稱依然在採購當地海鮮,店方稱“進貨量和價格跟以往沒有太大差別”。
實際上,福島縣的許多水產品並不是在當地自產自銷,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為了避免所謂“風評受害”的福島產品滯銷,近年來開展了展銷會等各種促銷活動,許多福島水產品都被運往了東京、大阪等人口眾多的大都市。東電網站上還特設“發現!福島”活動的網頁,在首都圈餐廳和生鮮店推廣磐城市出產的水產品,東京知名的鮮魚專賣連鎖店sakana bacca也參與其中。
sakana bacca店家9月11日對澎湃新聞説,2019年開始每年舉辦“發現!福島”的促銷活動,包括來自福島縣出產的比目魚、鱸魚、真鯛等生魚。“相比過去幾年,今年福島海鮮的訂單稍有增加。一些顧客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為福島當地做一點貢獻。日本磐城市海鮮一直很有名,相比其他產地的海鮮價格稍微高一些,核污水排海後,價格並沒有發生變動。”關於這些海鮮的檢測結果,對方稱,到目前為止沒有顧客重點問及,“我們作為生魚販賣店,採購的福島海鮮沒有要求附帶檢測報告,選擇相信國家的監督檢測體制。而一般水產加工商會要求查看福島海鮮檢測報告”。
上述福島市居民也表示,福島當地產品上市售賣時幾乎看不到直接標註放射性物質檢測合規的內容。
當然,日本也有少數商家會直接展示福島水產品的自主檢測結果。日本連鎖超市Yorkbenimaru在網站發佈信息稱,該店售賣的福島水產品會取樣送至茨城大學進行快速檢測,海鮮貨架邊附有二維碼,掃描後可查看海鮮的氚濃度檢測結果。但是由於生鮮產品保質期極短,商家這種自主進行檢測能持續多久尚待觀察。
當地時間2023年8月31日,日本福島縣相馬市,超市內來自福島縣的海鮮。
日本水產品價格下跌
除福島縣之外,日本其他地區的一些農林水產品也遭受打擊。日本水產廳9月初實施的一項調查發現,福島核污水排放後,由於中國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日本國內扇貝、海蔘、鰤魚的價格下跌。據悉,核污水排放後的第二天,福島沼之內漁港的比目魚收購價下跌15%。在北海道,每千克扇貝的交易價下跌了20多日元。
日本一些地區認為自己的農林水產品也因為核污水排海被“殃及”,比如本州中北部日本海一側的新潟縣,該縣知事花角英世近期表示,核污染水排放後要繞太平洋一圈才會到新潟附近海域。近期去新潟旅行的中國遊客羅女士告訴澎湃新聞,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在機場向海外遊客發放有關旅遊規劃的問卷調查,並與她主動談起核污染水問題。工作人員稱,農產品和水產品是新潟的代表性物產,因核污染水排海問題受到打擊,雖然新潟主要面向日本海,也受到了牽連,無法明説新潟和福島的水產不一樣。
為了應對不斷蔓延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出台了“保護水產業”的一攬子支持政策,包括擴大國內消費和維持生產,試圖加強國內加工體系,轉移出口目的地等。8月3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視察東京的豐洲市場,吃了來自福島縣的章魚,以求為福島食品安全背書。4天后,日本復興相渡邊博道也到訪該市場,試吃福島的比目魚、鱸魚等刺身,並聲稱這是“日本之寶”。
關於中國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中方已多次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問題表明嚴正立場。對於日本政府強行啓動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這種自私自利、極不負責任的行徑,國際社會普遍給予批評並採取相關防範措施。中方主管部門依據中國法律法規以及世貿組織《實施衞生與植物衞生措施協定》相關規定,對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採取緊急措施,完全正當、合理、必要。
有水產業從業者向日本政府喊話“我們不能等太久”,比如原定出口的鰤魚由於體積太大,儲存困難,必須儘快出售。與此同時,核污染水持續入海,對海洋生物的潛在影響也難以忽視。對於日本的水產業來説,相比政治家“作秀”宣傳,更需要端正態度認清問題本質,拿出實際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