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互聯網發展至今,即使是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每天也要不斷學習新鮮知識,不斷總結經驗,適應新變化。本文作者通過自己閲讀的一本書,分享自己關於內容、組織和順勢而為的想法,與你分享。
朋友推薦《成長第二曲線》這本書給我,挺薄的158頁,很快讀完了。但我看在豆瓣上的評價很少,評分也不高。主要是因為不太具備暢銷書的特徵,可能在某些人生階段,才有感觸。
我選取了一些內容,基本上是摘抄的,沒有我個人觀點,分享給大家。但選擇摘抄哪部分內容,和我個人喜好相關。
英文名直譯應該是《關於生活和挑戰的21封信》,其實就是21篇文章的文集。這本書是作者查爾斯·漢迪的百歲人生總結,所以整本都是那種在人生暮年再往回看的感覺,這個視角是難得的。
(注:下面這段裏提到的「我」,都是指「作者」)
1、人生更像是馬拉松,是與自己比賽,並不是想打敗任何人,去贏得什麼。除了自己,沒有別人在考驗你,只要跑完全程,每個人都是贏家。
我曾在三家不同的組織工作過,最後都是高管。但發現即使身居高位,仍有人在自己之上,比如董事會,甚至是為你工作的人。這些人希望你能保持有效忙碌、快樂和發展。換句話説,就是用他們的期望來為你設定目標。
我決定結束在組織內的工作,開始自己的馬拉松,只有自己才能設定自己的目標。成為獨立作家和演講者。開始並不容易,發現之前是要對別人的需求做出反應,是工作來找我。現在就必須要主動提出自己的業務需求。
需要新的工作方法,因為我不去找事情做,就什麼事都不會發生。沒有人要求我寫書,或者制定任務。我給自己設定了時間表,沒有假期,沒有周末的去完成。我自己是監工,自己定進度,所以不覺得有壓力,我在跑自己的馬拉松。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所以跑起來是一種樂趣。
2、在這裏,我不是我,而是一個「臨時的角色佔有者」。
我們辦公室門外有一個牌子,上面寫着部門名字。牌子下面兩個插槽裏放着印有我們名字的卡片。這個信息,重要的是部門,而部門裏工作人員的名字是可以替換的。在這裏,我不是我,而是一個「臨時的角色佔有者」,表明工作遠比個人重要,我身處一個名為「組織」的複雜框架網絡中。
3、組織可能是個艱苦的地方,我甚至認為,有時候它們就是禁錮人類靈魂的監獄。
妻子説我,願意被派到任何地方,做任何事,並以公司裏的職級來評判自己一生。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用契約來換取經濟保障和穩定工作,我把自己的時間賣給了完全陌生的人,允許他們把我的時間用於他們自己的目的。而這些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使投資人致富。
當然,大多數組織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雙方都有益的兩廂情願的安排。有些公司會提供額外福利,比如免費食物、健康護理、兒童託管、體育設施等,目的都是打造一個終身工作的環境。
然而,一個舒適的甚至奢華的監獄仍然是監獄,你還是得給予他們使用你時間的權利,就是對你的管理。
02在我的視頻號裏,講的是讀《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這本書時的感受。
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引用科學理論,很多時候是懶惰的在逃避,逃避論證過程中的不嚴謹甚至缺失。
但問題在於,很多科學理論的成立,要看環境,是有一些大前提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而且也要知道,得出科學理論的重要方式,是通過實驗得出的,當然要遵循科學的方法和歸因邏輯。然後這個結論也要得到業內同行認同和支持,表現出的現象是會被引用,以及會在這個結論基礎上再做延伸研究。
但既然是業內的少部分人「投票」得出的結論,肯定是有羣體視角傾向性或侷限性的。
以上這些,都會帶來科學結論的不確定性。所以,要以批判和全面的視角來看已知結論,要做更全面的認識。否則拿着幾條前人留下的結論,我們就能成功嗎?當然不是。成功沒有公式。
那些成功者,是在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在自己的努力拼搏中,偶遇到了確定性,拿到了出色的結果。這就是説,成功在於掌握了科學理論是不夠的,還要找到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之下,應用方式是什麼,去解決各種問題。
03互聯網產品大概分為內容、交易、工具三大類,像社交這種屬於分支,如果更偏IM就是工具,偏社區的就是內容。諸如此類,可以拆出很多。
我主要研究內容,先看本質。
往大了説,內容是傳播的媒介,是社會的互動行為,屬於傳播學領域;往小了説,內容是人們日常溝通、協作、消遣的工具,形式有語言、文字、電視節目等等。
傳播媒介的發展,背後就是人類的發展,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相互促進。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就提到媒介的不同,就是信息本身的不同,帶來的傳播效果也不一樣。
以當下常見的內容形式來説,有文字、視頻、直播、音頻等。
文字應用在學術場景,優勢在於邏輯性,便於推倒論證;在文學場景,優勢在於主觀理解和想象的空間很大,也是美的一種表達。
視頻和直播的感官衝擊力更強,擅長捕捉人的注意力,用來消遣。從商業角度説,本質就是電視廣告,衍變之處在於短視頻和直播説把媒介和支付場景放在一起了,用户看了內容,對商品感興趣和對主播信任的同時,就可以下單購買,解決了傳統電視廣告媒介和購買場景割裂的問題,提升的是轉化率和投放ROI。
音頻的本質是陪伴,溯源的話就是廣播,在沒電視的時候人們在聽的廣播,或者交通廣播、深夜情感電台。懂了這個,就知道做播客就要做輕鬆的不用過腦子的內容,走的是《思考快與慢》裏的系統1,不能追求邏輯性,不能講課,用户是在放鬆狀態下聽的,有時在聽,有時又走神了,只要10句話裏能聽進去3句,就行了。
琢磨透這些,做事的方向感會明確一些。下面視頻也做了講述,感興趣可以查看:
04前一段時間,在視頻號開始做直播,有挺多感受的。
之前在短視頻平台工作,但從來自己沒做過直播,所以肯定算是新手。但畢竟之前研究過這個課題,所以還算有點理論基礎,有些朋友看了直播説還行。
有關新手做直播的三個技巧,放在下面視頻號裏: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對接我的視頻號官方運營同學,是我之前在快手的同事。我們由同一個團隊的同事關係,轉變成平台運營vs內容創作者的關係。
角色轉變了,就更能理解內容創作者對平台的感受了。也總是回想之前,自己一直是平台的角色,在做着各種各樣的事,合作方會是什麼感受。
講個故事吧。
2013年時候,我在百度,當時在做幾個垂直行業的創新項目(後來的作業幫就是其中之一),需要快速搞定某個領域的N家合作伙伴,讓對方提供回答問題的專家資源。
我大概用了5天的時間都搞定了,不僅意向確定,都啓動產研對接了。當時我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快。
後來慢慢理解了,我當時在百度那個位置上,出去談合作肯定容易很多,畢竟那時候很多公司還是依賴大搜流量的。即使是更呆笨一點的人,估計也能搞定吧,不是我能力有多強。
我還理解了,雖然對方答應合作很快,但心裏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是需要流量,沒啥更好的選擇,百度找上門來了,不敢得罪大平台;另一方面是很擔心,不知道這次合作靠不靠譜,百度會不會坑自己。
當時我就知道,大家面對面是笑臉相迎,我走以後不一定怎麼罵我。當然罵的不是我這個人,而是公司。其中有一位聊得不錯的合作伙伴跟我説:你可不能像之前的誰誰誰一樣坑我們啊,我們給的這些資源,都是很核心的。
所以,我當時儘可能的認真負責做好每一件事,不辜負合作伙伴,維護公司品牌形象。結果好像還湊合,有些項目是持續下去了,也有些爛尾了。
我想表達的是,在過去很多年裏,大廠都是流量平台,大廠裏的運營都是大爺,其實只是在這個位置上。即使這個人不想做大爺,但也會被合作伙伴推上去,時間久了就迷失了。
自己是「螺絲釘」這件事,別隻是在罵公司的時候才想起來,當大爺的時候也別忘了。在合作方眼裏,也一樣是「螺絲釘」。
05和一個朋友聊到:怎麼解決一個公司組織效率低下的問題,體現為協作差、內耗重、員工無法發揮自身價值。
他講了好多,總結下來核心理念是通過目標體系把整個組織串聯起來。當然我知道這句話是正確的廢話,我繼續拆解一下,有以下兩個關鍵點:
1、在設定目標的時候,不僅要看短期指標,還要看長期收益。最簡單極端的案例,就是負責拉新的部門,如果不考慮後續留存,那達成目標是很容易的。所以不僅要設置本月、本季度等短期目標,還要通過算法公式來計算出這個團隊項目的長期收益是什麼,比如12個月、24個月之後的收益情況。只有短期和長期指標都達標,才算是完成任務。
只要是持續過一段時間的產品業務,理論上都可以計算出長期收益,是一種預估。我這個朋友的公司,長期收益的估算誤差是在3%以內,完全可以用來作為評估。
這個邏輯就和《第五項修煉》裏提出系統思考的邏輯是一樣的,書中有一句話叫「今天遇到的問題來自於昨天的解決方法」,指的就是隻看短期收益是不夠的。
2、設置獨立團隊來評估業務的指標拆解和立項。先描述一個場景,無論是KPI還是OKR,大部分公司都是從上到下去拆解的,下級承接上級的指標。問題在於,如果下級的目標拆解邏輯有問題,並沒有很好的承接上級指標,也對公司核心指標沒有間接收益,那麼這個上級會怎麼處理?
如果能把目標調整到合理的範疇,那當然是最好的。但很多時候沒那麼理想,無法調整。這時候上級是很有可能對公司隱瞞實情的,或者想辦法不讓這個問題暴露出來。畢竟這是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業務啊,與自身利益相關,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
如果有了獨立在業務之外的評估團隊,就沒有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可以對業務團隊提出優化拆解邏輯的要求。以及如果要立項的項目與公司核心指標無關,也可以發起拒絕流程。
關鍵點在於,如何去評估。這個問題主要通過提高評估團隊的能力和流程來解決。
1)從能力上,評估團隊成員都要有很好的學歷背景,同時具備計算能力和對業務理解的能力。從大廠視角來看,好的學歷背景和計算能力是可以解決的,對業務理解的能力是個難題,畢竟不在這個角色上,術業有專攻。
要設置考核,必須通過才能被認為是具備業務理解能力。比如對短視頻平台來説,沙漠駱駝和學貓叫的區別是什麼,唐家三少和莫言的優劣勢分別在哪裏,以及這些不同的角色、話語體系、業內影響,對平台來説有什麼不同的價值。這些問題要能回答,才是合格的。
2)從流程上,要有高頻的迭代節奏。在競爭激烈的行業裏,我們的認知都是停留在某個階段的,隨着業務推進,肯定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及環境和競對也在變化,這些都需要不斷迭代才能適應當下的需求。
比如能做到一年迭代8次、10次這種,才能更好的服務業務。説到服務業務,以什麼視角做這件事也算對評估團隊的考驗。肯定不是監管這種上級視角,畢竟要同時學習和融入業務,就要和業務團隊緊密結合。但是又不能穿一條褲子,否則就沒有這個角色的價值了,對溝通協作能力都有挺高的要求。
06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在《零售心理戰》中,用大篇幅講了如何去洞察用户需求。但我從中get到另外一條信息,在理解和迎合國家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大勢上,他們做的也非常好,甚至是決定性的。
有兩件事,很有代表性:
-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經濟走入穩定增長期,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更充足,慢慢從賣方市場過渡為買方市場,消費者的購物需求更強烈了。於是711決定在1975年啓用24小時營業制度,可以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 到2005年左右,以711為首的各大便利店都出現了營業額同比上年下滑,業內和媒體都認為便利店飽和了。但鈴木敏文在研究日本的人口結構的變化,發現老齡化、少子化嚴重,單身人士數量在增長。於是提出了「為三餐購物」的戰略方向,解決了當時的發展困境。
看了書中描述的決策過程,理解了711現在的「為消費者提供近在家門口、24小時全天候營業以及三餐的服務」,是這樣一步步衍變而來的。
讓我對「順勢」的理解越來越深了。
在剛入行的時候,很沉迷先進炫酷的產品設計、用户體驗和運營玩法,認為做出這些就有希望拿到成功的結果。
現在我的觀點完全變了,那些什麼設計和玩法的東西,只是細節,根本決定不了成敗。在回頭看那些風頭正勁和日落西山的產品,並不是因為哪個交互體驗做得好、哪個運營策略很有效。
這讓我想到,之前文章中提到過《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本書,講了海龜游泳的例子:
當海浪推向岸邊,與海龜行進方向相反,海龜會浮起來划水,但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浮在原地。當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湧起時,它會加快划水速度,這樣就可以乘着海浪前進了。
海龜從不與海浪相爭,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無法追上海龜,就是因為我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划水。一開始,我還能與海龜並駕齊驅,有時候還得放慢速度等它。
海龜都懂的順勢,就是我們常説的選擇大於努力吧。
看起來是消極的觀點,並不是為了讓我們放棄努力、不再滿懷希望。而是要有更全面的視角來看問題,不能因為雞血而丟了真相。畢竟,真相是客觀存在的。
不妨暫時先放下心中的困惑和痛苦,不讓自己陷入非常具象的問題中。抬高視角跳出來俯視自己:我是在人生長河的哪一個階段,我當下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裏,該做什麼選擇才是合理的,應該在意什麼和不在意什麼…
想清楚這些問題,再跳回自己的角色中,應該就會沒那麼多的糾結和痛苦,也仍然會積極努力的活在當下。自洽,就是一種幸福。
以上,就是我的本期讀書筆記。如果你覺得有價值,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專欄作家#韓敍,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户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户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