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公園裏的這些墳大都蓋着新土,沒有墓碑,有的上面放着一些假花,看來近日有人還祭奠過。而這些墳頭就在路邊,讓人避之不及。李女士説:“我也理解管理方的難處,問題卡在不知道這些墳是誰建的,找不到當事人就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些市民反映,春暖花開,他們前往一些郊野公園和林地遊玩,卻看到樹林裏竟出現不少墳頭,讓人感覺陰森森的,踏春興致全無。郊野公園為何冒出這麼多墳頭?本端記者趕赴現場調查。

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古塔公園

多處墳頭密集遊人避之不及

根據市民反映的線索,4月8日,記者從位於朝陽區王四營鄉的古塔公園南區北門進入公園後,首先看到的是已有數百年曆史的十方諸佛寶塔。由於寶塔南側正在施工,記者只能沿着寶塔西側的一條小路向西前行,沒走多遠就看到西北角的一片竹林後面出現十多座墳墓。這些墳大都蓋着新土,沒有墓碑,有的上面放着一些假花,看來近日有人還祭奠過。由此繼續向西,在一座公廁的斜對面又出現3座墳頭,上面也擺着假花。而這些墳頭就在路邊,讓人避之不及。

遠處有一片土坡,上面種着花草樹木,環境較為僻靜。記者走過去後發現土坡下方有七八座墳,有的墳頭上還插着已經乾枯的鮮花殘枝。而土坡的東側和北側,更是被墳墓羣包圍。特別是土坡東側的林地裏散佈着很多墳墓,大小高低各不相同,粗略一數,竟然達到30多座。而土坡的西側還有十多座,其中一座墳墓竟然擠在兩棵松樹之間的狹小空地裏。

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接着記者來到兩座高壓鐵塔下,鐵塔周圍也有十多座墳墓。由此向南的一片松樹林,裏面散佈着30餘座墳墓,一些墳墓前還留有大量燒紙後的灰燼。按照相關規定,本市祭掃時禁止使用明火。

最後,記者到達這片松樹林南部的另一座高壓線鐵塔附近,約一百多平方米的地方,墳墓數量竟然達到了40座,有的地方甚至是墳挨墳,擠得密密麻麻。向本端反映問題的市民説:“如此密集的墳頭,恐怕在正規的墓地也不多見,看着讓人頭皮發麻。”

還有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因為家住附近,所以他們常來古塔公園散步,“依稀記得過去也有些墳頭,但數量不多,並不引人注目。但最近發現,突然增加了不少墳頭,而且在一些區域很密集,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古塔公園裏這些墳墓是否為新墳?據殯葬從業者介紹,現在一些村民仍然習慣將遺體火化後再埋葬。出殯時有人會把幡的杆子折兩個彎,插在新墳的土裏,形成門框狀,名為“鬼門”。記者在公園裏確實看到幾處有“鬼門”的墳頭,看來其中不乏新修的墳。

附近村民説,古塔公園南牆外就是王四營鄉的馬房寺村。古塔公園的南半部分,以前曾經是馬房寺村的土地,過去村民有把去世的親人安葬在村邊的習俗。“可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這些,早該移風易俗了。”他們希望有關部門引導村民改變這些陳規陋習,用更好的方式安葬和祭掃逝者。

一些遊客反映,公園南區和北區差別較大,北區管理養護得比較好,而南區墳頭密集的問題尤其嚴重。“古塔公園已經建成十餘年了,墳墓越來越多實在不應該,希望公園的管理方負起責任,一方面加強巡查,控制公園內修墳的現象,另一方面,養護好綠地的花草樹木,讓公園南區也像北區一樣漂亮。”

記者聯繫了古塔公園所在的王四營鄉,輾轉找到了鄉里郊野公園的一位負責人。據他稱,郊野公園裏的墳地算是歷史遺留問題,不少郊野公園都存在類似情況。因為郊野公園的土地性質還是集體土地,而且一些村民習慣在原來的地方埋葬。

對於新墳的問題,他解釋説,“有些親人願意合葬在一起,因為祖墳就在那兒。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新墳,管理員會幫着清理祭掃時留下的鮮花祭品,也會留意那些焚燒的東西,避免引發生火情。”

馬駒橋鎮林場

一年冒出上百墳頭有人燒紙祭掃

市民曲女士也向本端反映,通州區馬駒橋鎮珠江四季悦城南門馬路對面有一個開放公園,2016年以前是一片楊樹林,後來栽種了新的樹木和花草,還修了兩條步道,很受周邊居民歡迎。但今年上百個墳頭的突然出現,讓大家不敢再到這裏遛彎兒。

4月25日,記者來到現場,發現這個公園其實是兩條馬路間的一條狹長的綠化帶,足有一千多米長,上百米寬。樹林間遍地五顏六色的花朵隨風搖擺,景色迷人,可是無一人駐足欣賞,連步道上也長了野草,顯得十分荒涼。

“以前附近居民都喜歡來這裏遛彎,但現在沒人敢來。”曲女士一邊説一邊帶記者往裏走,只見樹木後一座座聳起的墳墓此起彼伏,有的上面放着假花,有的墳前豎着碑,還有的墳前殘留着黑色的灰燼,明顯是燒紙後留下的痕跡。大大小小的墳頭此起彼伏,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僅路邊容易發現的就有百十來個。

沿着步道走,記者注意到墳墓旁的樹木上貼着一張通知,通知已被毀壞,只剩一小部分隱約可見“按照鎮政府……嚴禁……紙錢……”等字樣,猜測是一則關於嚴禁燒紙的通知,但顯然這則通知並未起到多大作用。

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曲女士説,以前她常來這裏遛狗,曾見到這裏有零星幾個墳頭。去年受疫情影響小區南門封閉,居民們也不怎麼過來了。今年清明節前,她在家中透過窗户忽然看到這片樹林裏冒出一縷縷黑煙。“起初還以為是着火了,後來覺得不對勁,趕緊下來看,才發現這裏竟然冒出了上百座墳,黑煙是有人在燒紙祭掃。”

“這裏的綠化雖有人養護,但平時疏於管理,加上這一年多很少有居民過來,就有人偷偷把墳安在這兒了。”另一位小區居民崔女士反映,小區距離公園的直線距離不足200米,且向南的窗户正對這片樹林。“墳頭一個挨一個,小區一下成了‘墳景房’,能不鬧心嗎?”更讓崔女士擔心的是,有些人在這裏明火祭掃,萬一引發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崔女士説,居民們發現問題後立刻撥打12345熱線投訴,很快就來人進行防火巡查,對上墳燒紙行為進行勸説,並豎起提示牌。記者也確實在公園內看到幾塊嶄新的牌子,標有“嚴禁在林區內拜祭及燃燒香火、炮竹、紙錢、祭品”,落款是“馬駒橋鎮集體林場”。

林場工作人員向居民們解釋稱,這片土地雖然現在由林場管理,但林場只負責樹木養護,接到居民投訴後,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勸説,加強了巡查,但林場作為綠化養護單位無權對林地內的墳墓進行處置。

居民們不解的是,既然這片區域已經由林場管護,為什麼還有人可以隨意來建墳。對此,馬駒橋鎮民政科工作人員解釋稱,這片區域的土地所有權依然歸屬原駙馬莊村和水南村,雖然這兩個村子已經拆遷,但拆遷並未涉及這片區域,這裏也不在規劃的遷墳範圍內。工作人員還向居民展示了一組2018年駙馬莊村上報的數據,數據顯示該區域存在集中埋葬點1個,佔地土地性質為林地,墓穴總數為300個。工作人員説:“這個地方是村民們約定俗成的集中埋葬點,雖然村民已經遷走了,土地流轉給林場,但村民還是習慣性地將墳建在這裏。”

馬駒橋鎮民政科工作人員還表示,鎮政府去年出台了殯葬相關的移風易俗政策,引導村民到公墓進行安葬,同時也在加緊協商周邊一些公墓免費向村民開放。“我們只能以宣傳引導為主,加強巡查看護,及時排除火災隱患,對花圈等進行清理,減少對周圍景觀的影響。對於未來如何對亂埋亂葬進行更有效的管理,我們也在加緊研究。”

朝來森林公園三期

高壓線下插空修墳

突然冒出墳頭的現象同樣出現在朝陽區朝來森林公園三期。天氣暖和,市民李女士與好友一起到公園遛彎兒,原本懷着賞花觀景的好心情,卻被冒出的墳頭掃了興。

“我家就住在附近,平時沒事就來轉轉,以前沒發現有墳,應該是最近新建的。”4月26日,記者來到朝來森林公園三期,進入公園西門,向裏走100多米就來到李女士所説的高壓線下。高壓線周圍是一片草坪,種着不少樹木,3個墳頭就修在這裏,上面都沒有墓碑。

“這座郊野公園日常管理比較松,就有人偷偷把墳修在了這兒。”李女士説,這個位置很隱蔽,走在公園步道上,墳頭被樹木遮擋着不容易被發現。

李女士舉報公園裏修墳一事後,公園管理方立即做出了響應。記者來到公園時,高壓線基座已被2米高的綠色鐵絲網圍了起來,貼着鐵絲網又種了一圈黃楊,撥開樹葉向裏看,可以看到3個墳頭,其中一個墳頭上用磚塊壓住一摞紙錢和一串假花。

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李女士説,公園管理方又是做圍擋又是做綠化,將墳頭捂得嚴嚴實實,行動很快也很給力,但這種做法還是治標不治本。“我也理解管理方的難處,問題卡在不知道這些墳是誰建的,找不到當事人就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李女士還希望管理方能加強日常管理,巡查公園其他角落是否有私自修墳的情況,並防止墳墓數量進一步增加。

記者手記

別讓破窗效應毀了郊野公園

一幢房子的窗户,如果破了沒人修補,不久後,其他的窗户也會莫名其妙地被打破;一面牆的塗鴉,如果沒有被清洗,很快牆上就會塗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個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人們就會毫無羞愧地拋撒垃圾……早在1982年,學者就提出了“破窗效應”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就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而要想重新恢復秩序,則需要付出更多艱苦的努力。

郊野公園不斷冒出的墳頭,似乎是破窗效應的又一例證。公園裏出現墳頭如果沒人管,不久以後不僅僻靜處墳頭猛增,還會有人公然把墳修到路邊,甚至整村搬遷之後,村民還不斷回到原地修墳。記者還發現,公園裏有些墳頭明顯較小,似乎不是為人修建的,據反映,一些人把死去的寵物也埋葬到公園裏。

是難以控制還是不想控制?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些鄉鎮政府工作人員對墳頭的問題不當回事兒。“不就是有礙觀瞻嗎?種些花草樹木遮擋一下就可以了。畢竟過去曾經是村民的地,現在也還是集體土地。”可是,記者從規劃部門瞭解到,即便是集體土地,土地性質也分為宅基地、產業用地、林地等,不同性質的土地有不同的用途。郊野公園的性質大多為林地。而悄悄把林地變為墓地使用,改變了土地使用性質,已經涉嫌違法。

還有一些鄉鎮工作人員拿傳統習俗來説事,“讓村民遷墳這事兒很棘手,不好管。”其實,1997年,我國就頒佈了殯葬管理條例,明確提出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並明令禁止在耕地林地、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等地區建造墳墓。

住在郊野公園附近的一些村民也對公園裏建墳的行為不以為然:“這都什麼年代了,人走了還搞這一套。”可見即使在農村,移風易俗也已成為共識。

希望相關的鄉鎮政府拿出遏制亂埋亂葬的決心,妥善處理現有墳墓,有效控制新墳出現,引導村民採用更適合的方式殯葬和祭掃,千萬別陷入破窗效應的惡性循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流程編輯:u00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57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園林地冒墳頭,房子成為“墳景房”:數量密集,遊客避之不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