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安史之亂爆發後一年(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即唐肅宗。尊還矇在鼓裏的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昭告天下。永王李璘覺得大哥既然可以隨意登基,便去廬山請了李白出山,準備造反。江陵長史高適則看穿了這一切,迅速報告了唐肅宗,並完成了反制永王的部署。

而這同一時期,當年三人(李白,杜甫,高適)同遊梁宋,留下千古詩話的大唐詩歌兄弟天團裏的杜甫,選擇了去投奔新君唐肅宗。結果走到半路,被叛軍抓了,押送到長安,後調查發現他沒有關押價值,便把他放了。杜甫孤身一人在被叛軍佔領的都城流浪,城外是郭子儀的大軍。

這個時候已經是757年三月,春色滿都城,杜甫卻餓得不成形,感慨之餘,寫了這首《春望》: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這是一首標準的仄起不入韻五言律詩,因為太過經典,經典到平常,很少有人去質疑它。實際上我們如果大聲吟誦出來,就會發現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是不是不合韻呢?

是不是詩聖餓得發了昏,居然不押韻了。

其實並非如此,我們今天習慣使用普通話來進行誦讀。而且長久以來,“髮簪”的“簪”字發“zan”音已經習慣成自然,所以會覺得和前面的韻腳字“深”、“心”、“金”不同韻。實際上在古代“簪”字有兩個發音,一個是“zen”,一個是“zan”,只是在漫長的語音演變中,因為兩個發音並沒有不同的字義來支持,最終就淘汰了一個多餘的發音。而杜甫的“渾欲不勝簪”就是使用的“zen”的發音。

不過對於古人來説,並不存在漢語拼音的韻母,而是韻部歸類。我們知道平水韻是宋末總結,但是基本上承襲了唐韻、廣韻的分類結果,只是將鄰韻大量合併,從200韻部簡約到106個,這是一種從精細到粗疏,從繁瑣到簡單的韻部歸類,也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平水韻來分析唐詩、宋詞。

這是個簡單的道理,舉個例子,我們把5以下的數字確認為小,把5到10的數字確認為大,那麼根據大小買定離手,和你買2、3、4,還是6、7、8,並沒有衝突。無論你買的是2,還是4,我們稱你買的是小,總是正確的。

這就是為什麼宋末的平水韻可以分析唐詩的緣故,不要再一臉鄙夷地説“哎呀,你又用宋韻分析唐詩”。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不然提出來的問題,連回答都沒有意義——今天是説到這裏了,就對平時文章後很多這類評論做個集中回答,要我專門去回覆這些評論,我覺得有點浪費時間。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簪”字在平水韻中既屬於“十二侵”部,又屬於“十三覃”部,很顯然屬於“十二侵”部的時候,發“zen”音,與同屬“十二侵”部的“深、心、金”是押韻的。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讀呢?是讀“渾欲不勝簪(zan)”還是讀合韻的“渾欲不勝簪(zen)”呢?

那就隨你喜愛了。不過如果你是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建議讀“zan”,雖然不押韻,但是“zen”的發音已經消失,於字典沒有記錄,那麼對於考試這種需要出處的規則性誦讀,當然是以書面標記為準,或者説以字典為準。如果你就是讀讀找詩的感覺,自己搖頭晃腦享受下,讀“zen”當然更合適。

這個問題其實就類似於這兩年國家書面確認“斜”字以後只讀“xie”,不再像我們小時候學的,在古詩中讀“xia”。這明明是個多音字,但是和“簪”一樣,正是因為沒有別的意思來支持這個讀音,只是在詩歌中使用押韻,就逐漸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而被國家取消了“xia”字發音。那麼從這一代起,自然就不會再在吟誦“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時候讀“xia”了,其帶來的結果就和我們今天覺得《春望》“簪”字不押韻一樣,會覺得《山行》連韻都不押,如何成為的經典?

法不責眾,特別是官方做出的更改,我們只能跟隨一起改變。“xia”去“xie”留是我們正經歷的漢字語音變化,而“zen”死“zan”活是我們沒有經歷的語音流變。

這二者的變化是一樣的。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多音字不同發音的情況下,在這一句中還有一處,而這個字的不同發音,正好證明了多音字存在的意義——不同字義的表達。

那就是“渾欲不勝簪”的“勝”字。相信有很多朋友會讀成“shèngzān”,實際上如果讀作“shèng”,這一句的平仄關係就會出現問題,“勝”字仄聲會導致整個律句失替。“平仄仄仄平”,這顯然是錯誤的,而格律詩聖又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其實不光是“zan”應該讀“zen”,“shèng”也應該讀作“shēng”。這是個正兒八經的多音字,讀“shēng”的時候的意思有不同——能承擔、能承受。“不勝簪”,就是頭髮太短,連簪子都插不住了。

而“不”字在“shēng”的讀音前自然就不能讀第二聲,而應該讀第四聲,古去聲。所以“渾欲不勝簪”的平仄實為“平仄仄平平”,是首字不論的仄起平收律句,完全符合格律。

所以呢,你可以説詩聖的作品今天讀起來不那麼合口,但是別拿詩聖的格律詩開玩笑。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我們再來看看這首作品的內容。

這裏經常有人認為是花兒也流淚,鳥兒也驚心。其實是過度解讀,杜甫不是李商隱,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這首詩通過描寫戰時長安城裏的荒廢春天,詩人期望得知外面戰事和家人音信的愁緒,讓大家都感受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也藏了那麼一些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城外朝廷平叛大軍的希望。

三個月後,唐軍收復長安。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46 字。

轉載請註明: 杜甫名作《春望》,為何讀起來並不合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