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肇於先秦而衰於清末,王朝的生命線——京杭大運河興衰史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休閒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興於隋唐,完善於元,極盛於明清,衰敗於清末,歷經2000餘年滄桑。它曾經是帝國的生命線,維繫着封建王朝的興衰。

它更是中華水利工程史的豐碑,展示着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它還是歷史的見證者,記錄了運河兩岸一個個名城的繁華和興衰。

我國東部的水系河流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東流,各水系之間又有山脈隔絕,農業時代南北陸路交通極為不便,人們自然想到開鑿運河溝通各個水系,以緩解陸路交通的艱辛。

大運河歷史上大規模的開鑿和擴建共有三個時期,分別是先秦、隋和元。

中國水系圖

大運河V1.0——先秦

京杭運河的開鑿始於公元前486年,即春秋時期魯哀公九年。

吳王夫差為北上和齊國爭霸,在今揚州和淮安之間,開鑿了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溝通了長江和淮河水系,以便於輸送糧草和軍隊。

開邗溝後3年,吳國又繼續向北開鑿,在商魯之間開了一條運河,名菏水,又名深溝。使沂水(泗水支流)、古濟水相連通。於是吳兵船糧草便可從長江出發,由邗溝北上經泗水,再由菏水通濟水至黃河。

除了邗溝—菏水之外,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開鑿了很多運河及水利工程,以用來運輸和灌溉,著名的包括,鄭國渠、都江堰、靈渠、鴻溝等。這些水利工程的目的,不外乎軍事及農業。

所以大運河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和中國的政治、軍事、農業乃至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了。

先秦運河示意圖

大運河V2.0——隋朝

從秦漢、三國到魏晉南北朝,近千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開鑿的水網運河大體保持不變。

由於南北朝三百餘年的戰亂,北方殘破,中原世家大族紛紛南遷,到了隋朝,經濟文化中心逐漸南移長江流域。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為連接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統一全國,京杭大運河第二次大規模開鑿和擴建的歷史來臨。

公元584年,隋文帝楊堅開廣通渠,由大興(長安)自潼關通黃河,公元587年,隋文帝在揚州開陽山瀆,對邗溝進行裁彎取直,進行漕運。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開鑿通濟渠。通濟渠,又稱汴水、汴渠、汴河,全長1300餘里。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至江蘇盱眙入淮河。

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永濟渠,南引沁水入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全長1900多里。

公元610年,隋煬帝重開江南運河,自鎮江直達杭州,共800餘里。僅26年之內,以長安、洛陽為軸心,以北京和杭州為終點,全長四千餘里的南北大運河體系已經形成。

隋唐大運河示意圖

唐宋時期

隋煬帝為開鑿運河和徵遼東高句麗,幾年之內徵發數百萬民工,役民力到極點,天下大亂,數年後隋亡唐興。

從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年)至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多次徵遼東,先後滅百濟、高句麗的戰爭。多是利用隋煬帝開鑿的永濟渠進行輸送糧草和軍隊。

高宗以後,關中地區的出產已不足供養長安城,大唐帝國的繁榮完全依賴江南漕運。隨着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超過了北方,中唐以後更是“當今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

唐人皮日休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殘唐五代,軍閥混戰。最後宋太祖趙匡胤一統中原,定都汴梁,原因就是汴梁有江淮漕運之利。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中,舟槳往來,桅檣林立的汴河,道盡了當時汴京的繁華景象,這汴河正是北宋的立國之本。全國最富庶的東南六路每年經汴河運往京師的漕糧數目以百萬石計。

宋、金之際,金人南下,加上黃河改道奪淮入海,汴河逐漸壅塞,宋、金、蒙南北對峙時期,漕運亦斷絕。

大運河V3.0——蒙元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後,中國的政治中心北移,因運河河道多有壅塞,水陸轉運頗多不便,而海上運路往往風信失時,又多傾覆。

於是,元朝政府着手組織對大運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與修鑿。京杭大運河第三次大規模的開鑿和擴建時期來臨。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考察江淮到大都河道狀況的郭守敬認為,“宋、金以來汶、泗相通河道,可以通漕”。於是,元廷逐步在山東西部大力開挖新的河道,大運河棄“弓”走“弦”,“人”字形運河裁彎取直,不再繞道洛陽。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濟州河開鑿成功,從濟寧到東平縣共150裏。公元1289年至元26年,郭守敬主持開鑿會通河成功,從東平縣到臨清,共250裏。此段是大運河地勢最高的河段。此工程歷時6個月,中途建水閘30處,可隨時調整流量。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郭守敬主持開鑿的通惠河全線竣工,從通州到北京積水潭,全長160餘里。至此,京杭大運河南北全線貫通,杭州的漕船可以直接駛到北京城內,全長1794公里,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京杭大運河。

元代大運河除對當時的統治集團提供便利外,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也為明清運河的暢通以至現代大運河的水運條件奠定了基礎,並且為北京大都城地位的逐步確立增加了一個重要前提。

元代京杭大運河與海運

明清繁盛

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會通河於塞三分之一,明成祖朱棣命宋禮疏通會通河,宋禮在汶上縣訪得汶上老人白英,用白英的“引汶濟運,南旺分水”之法,使會通河的漕運量提高了十倍。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整個政府機構的官員隨之遷至北京,加上京城三大營及長城九邊的屯兵,每年所耗之糧多由大運河漕運供應。京杭大運河迎來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由於宋代黃河奪淮入海,從徐州到淮安青口500多里河段,大運河以黃河為漕糧運道,所以明清時期治河即治運。

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明代最著名的水利專家潘季馴提出“蓄清刷黃,束水攻沙”的策略。

“借淮之清,以刷河之濁,築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敵河之強,使二水並流,則海口自浚”。

潘季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淮河、黃河、運河連在一起全面整治的人,潘季馴500裏堤防和洪澤湖高家堰加高工程竣工後,漕運得以維繫。

終明一朝,經大運河漕運入京師的漕糧平均每年在四百萬石左右,最高時達五百萬石。

潘季馴巡河

明清易代後,滿清統治者攜十幾萬八旗貴族入關,定都北京,同樣依賴大運河的漕運。

所謂“京師根本重地,官兵軍役,鹹仰給於東南數百萬之漕糧”。滿清政權的穩固還是維繫於京杭大運河。

清代對運河的治理主要是康熙年間命靳輔開中運河以全程避開黃河,加築高家堰等工程。在管理運河機構方面,改明朝的漕運總督為河道總督。

明清時期大運河

大運河的衰落

鴉片戰爭以後,隨着西方列強的勢力逐漸進入中國內河,漕運逐漸式微。

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在蘭考銅瓦廂決口,致使京杭運河南北斷流。公元1901年清光緒27年,漕糧折銀,漕運停止。

宣統年間,津浦鐵路通車後,大運河的運輸作用逐漸為鐵路所代替。隨着漕運的廢除,大運河的輝煌逐漸變成了歷史的記憶,沒有漕運的大運河多處淤塞,許多地段已不能通航。

銅瓦廂決口

自京杭大運河誕生以來,特別是元明清時期,維護和保障其貫通的,一直是通過國家力量的維修建設。由於水源短缺和黃河氾濫,大運河的生命一直都很脆弱,維護和保 障與開鑿一樣都是浩繁的工程。

清末和以後的北洋政府、國民政府,都曾宣稱要整治運河,但始終未曾賦予實施。昔日運河沿岸眾多的會館、貨積如山的碼頭、摩肩接踵的市場,隨着運河的斷流停航和廢棄,也逐漸變成了遺蹟,甚至蕩然無存。

運河兩岸和河上的許多民俗風情大多散落民間,逐漸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