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暑期檔最熱的電影就要數《悟空傳》了。票房節節高升的同時,它的口碑卻極具爭議。尤其是對不少今何在的原著粉來説,電影版《悟空傳》充滿了不少讓人忍不住吐槽的槽點。不少《悟空傳》的書粉覺得,或許應該讓17年前的澎湃之心留在17年前就好(《悟空傳》首次發表於2000年)。書已非當年之書,恰如自己也早已不是那個自己。
我們今天暫且拋開關於電影劇情的爭議,只跟大家談談不同創作者對“悟空”這個角色的理解。如果説,在今何在的筆下,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孫猴子還保留了《西遊記》中的不少神韻,電影裏的孫悟空,卻顯得像是一個為情所困的痴情種。
電影《悟空傳》的所有角色,幾乎是依據“有情”與“無情”分成了正反兩派,所有的神仙或魔鬼,都成了愛情的俘虜。拒絕愛情神話的角色,則成了十惡不赦的代表。愛與情,看起來像是導演給有情人間、無情世界的答案,也是電影對孫悟空精神內涵的理解。但這一理解,無疑是對《西遊記》中孫悟空內涵與特質的窄化與短視。除去對規則的挑戰與不服從,只剩下愛情成為最大的信仰,這樣一個為情所困的孫猴子,還是我們熟悉的悟空嗎?
撰文 | Ecstasy
原著與電影
那個“詩人何為”的困惑
很想知道17年前沒有錯過今何在小説的人,17年後坐在電影院來看它的時候是否還會激動不已。在電影上映之前,有人覺得,能在電影裏看到曾經暗暗抄寫在日記本里的那些話就已然滿足。對於IP改編電影,觀眾看電影的動機通常是“不純的”,會在“花了一頓飯錢買一次體驗和情感昇華”中夾雜着“對已逝青春淚流滿面地懷念”。
而我恰巧是17年前錯過它的人,抱着試一試的心態進入電影院,全程將故事看下來並沒有失望到要摔凳子離開電影院,即便它有一些套路。比如,一堆羣眾着急慌忙逃離危險時,總有一個找不到孩子的媽大呼:“我的孩子!”這句台詞讓人不得不跳戲,想起朱時茂代言的消防安全公益廣告。或者,即便它有一些尷尬的台詞,比如,捲簾那句“你想要你就説嘛”。由於淚點低,我看到一個渾身燒成焦炭只剩下一丁點意志的孫悟空,被阿紫那句“你已經輸了,輸了一切”擊成粉末的時候,還是被騙下了兩行老淚。劇情在這裏走向了最低谷。像前段時間《四重奏》那句扎心的台詞: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是,空歡喜。
《悟空傳》電影海報
看電影的時候,腦中揮之不去的是辛波斯卡的詩句,“我的特徵是/狂喜與絕望”(詩《天空》的最末句)。電影裏的主角似乎就這兩種尤為極端的情緒,用絢爛的特技效果、巨大的音效和巨大的金箍棒,還有猴子用力的嘶吼來表現“力量”——一如《天空》那首詩中表達的。彷彿如此用力,“我”便在無情天地之間能迅速地被人辨認出來:“從今往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齊天大聖孫悟空。”
但重新翻了翻今何在《悟空傳》的書,念念不忘的是書末尾加註所引用的荷爾德林的詩,來自《麪包與酒》第7節:
待至英雄們在鐵鑄的搖籃中長成,
勇敢的心像從前一樣,
去造訪萬能的神祗。
而在這之前,我卻常感到,
與其孤身跋涉,不如安然沉睡。
這節其實是荷爾德林關於貧困時代“詩人何為”的提問,隱去的這個部分可能更能體現今何在文末那句“怎能忘了西遊”的答案。
何苦如此等待,沉默無言,茫然失措。
在這貧困的時代,詩人何為?
可是,你卻説,詩人是酒神的神聖祭司,
在神聖的黑夜,他走遍大地。
《悟空傳》作者: 今何在 版本: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1年4月
什麼是荷爾德林所謂的“貧困時代”,其實就是一個“諸神隱匿”的時代,一個貧困得沒什麼東西剩下來的“小時代”。那麼,電影對於書的理解可能沒有看到這個“小”字。電影以無處不在、無法逃遁的“天機”,以及從未現身但永遠在場的“蒼生”為故事背景時,就已經喪失了當初很多人在小説中所看到的“原意”。電影將神虛無化到了一切場景,讓它們成為人或者妖採取行動的一切邊界時,這個時代連同它的機制都變得異常大。孫悟空的角色不僅渺小,而且嘶吼也顯得無力量。顯示天機的天機儀器即便被他與眾人的合力擊碎,但“天機”仍然具有效力。就像你把手錶踩爛,你生命的時間依然在消耗一樣。
《悟空傳》小説線索繁雜,但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那條線索裏有執念,這個執念讓他產生了“煩惱”,並且發現原是“我”的執着帶來了這個煩惱:金蟬子(唐僧)耗千年與如來打賭,孫悟空被下令要殺死自己,豬八戒不願忘記過去,小白龍對唐僧的精神迷戀,被天庭秩序冤枉卻執着於再做回捲簾的沙僧。每一個人想要實現的那個“理想”都很大,都在突破“界限”,在一個貧困得沒什麼東西剩下的小時代,一個連當年的齊天大聖都可能成為“聽話猴子”的時代,還要不要在“西遊”中去成為一個大人物。
從“心”寫的猴子
《西遊記》心的力量到底在哪?
也許,解答困惑,還是得問那個問題:你究竟想要成為什麼?這個“想”是從“心”開始的。這也就是電影和小説尚存的一絲相同之處。單從“孫悟空”這條線索來看,二者都對其“重新”寫,也是從“心”寫。
《悟空傳》在2000年左右被人譽為“今本”《西遊記》。作者今何在將原本的章回長篇神魔小説改成了意識流小説,雖然前也有董説的《西遊補》,甚至電影《大話西遊》最後悟空夢醒,都有點這個意思。只不過,《悟空傳》裏的意識流充滿了猴子內心的矛盾:到底要不要成仙?這在大鬧天宮時,被他否定了。後來變成:到底要不要修的正果?這在西遊過程中又被否定了。意識流讓每一個單線的故事裏的敍事者都變得不可信。比如,在大鬧天宮,或者,在向須菩提老祖拜師學藝的時候,同時出現了2只猴子。一個是那個敢於衝破天地成為齊天大聖的自由猴子,另一個是不斷地回溯到歷史記憶中,頭帶金箍忘記自己初衷的猴子。
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處在當下故事裏的猴子,讀者其實很容易迷失在冗長的對話之中。其實這都是猴子自己的“心”境。二者區分開來的唯一的要素在於頭上的“金箍”。
1995版《大話西遊》電影劇照
電影裏的“心”的元素,卻是通過金箍棒來顯現的。
導演也許很巧妙地看到了這一點,“金箍”可以不是那個喋喋不休唐僧的唸咒——那個是“語言暴力”的管束,這個在《大話西遊》的唐僧身上就體現得尤為明顯。“金箍”一開始顯得像是外來的一個“約束”,通過“哄騙”的方式戴到了悟空的頭上,卻又在凡人世界失去了效力。電影當中,落入凡人世界就是“尋心”之路的開啓。須菩提最後斥責悟空的魂魄,原話裏有一句“你還是沒有找到你的武器”。他所言的“武器”是什麼?是心。人若無“心”,脈搏也就不會跳動。“心”一度是“活着”的證明。但是,是那顆不會跳動的“石頭心”麼?不是。悟空從自己這一路經歷的、遇到的人所饋贈他的屬於他自己的“所得”那裏,找到自己力量的來源,喚醒了一根“紅色”的如意棒,而摘下的金箍也就不再是“約束”,它成為了他如意棍棒的一部分,也就是他力量的一部分。金箍棒也就不再是漆黑的、燃燒憤怒的木炭棍,而是一紅色的、跳動的大心臟,打的就是那些無臉的、整齊劃一又無心無肺的人。
其實,從“心”寫猴子,也不見得完全改變西遊系列的基調。西行取經的故事從古至今都在被改編。
它一開始只是講述了玄奘取經“一個人”的故事,這個故事以口傳的形式開始,到最早有文書記載的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平話《唐三藏西遊記》等,再到後來我們熟悉的《西遊記》,逐漸演變成了師徒4人(如果不算白龍馬)西天取經的故事。無論如何添加和改編,大體都在“神—人—妖”這樣的虛構世界結構中。
《西遊記》作者: 吳承恩 版本: 嶽麓書社 1994年4月
“神—人—妖”看似一個下降的結構:神應當是有序而正確的,妖應該是擾亂而有害的,人居於中間。但是西遊系列裏,“猿精”作為“妖”卻日漸在人們心目中高大威猛起來。吳承恩百回的《西遊記》中,前1~7回都在寫孫悟空大鬧天宮(對於究竟是稱“鬧天宮”還是“反天宮”,學界似有爭論),隨後才講述唐僧身世,才有了後來的西行取經。文首的重要性,常讓人覺得,或許《西遊記》本就是一部《悟空傳》,描述了兩個階段(“鬧天宮”和“取經”)的猴子心性的成長。《西遊記》第七回標題就是“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有這樣一句:
光明一顆摩尼珠,劍戟刀槍傷不着。也能善,也能惡,眼前善惡憑他作。善時成佛與成仙,惡處披毛並帶角。
“摩尼珠”,其實就是指“心”,也是佛教中用意比喻真心佛性。這裏説的就是悟空作為“心”那可善可惡的情況。善則可成佛成仙,惡則“披毛並帶角”——也就是將為不受管控的獸。猴子拜師學藝最開始去的是菩提老祖那。他隱居的“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前半句從意義上比喻“心”,後半句則是“心”字的寫法。《西遊證道書》也是將猴子做這樣的理解。因此無論是小説還是電影,都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這一點。
“心”為情起
愛情就是戰勝一切的法寶嗎?
電影看到最後,有個疑惑其實一直未能解。
“天機”一派,顯得非常“無情”。而“悟空”一派,顯得非常“有愛”。阿紫一遇到悟空就一副面紅心跳,千依百順,無私奉獻的樣子。天蓬一瞥阿月,鍾情得背叛了舊主。最後悟空能夠打破天機儀,一半功勞在楊戩,這也全因楊戩不忘自己對阿紫的一絲舊情。所以兩派相爭,最終取勝的悟空派,其實是勝在了“愛情”上。
小説當中其實也讓每個角色都有了心儀的對象,但終究不全是愛情小説。每個人到最後要走的那條路其實都是孤獨的——雖然五生物同行,但師父不像師父,徒弟不像徒弟,白龍馬不像坐騎。
俞飛鴻飾演的“上聖天尊”,以冷血無情為首要特點。
愛的確是有力量的。且不説基督教會説“愛”,《西遊記》中肯定也是有“愛”的。西遊系列故事雜糅了儒道佛的思想。比如,在佛教中,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悟出來影響深遠的,便是那解釋世間由來、緣起的“十二因緣”説。它既是在解釋生命現象,其實也是在説明何以生命現象總是在六道中輪迴不止。其中便認為愛可能是最為有力量的一個執念,它是一種最容易讓人體會到的煩惱,也是最容易讓人看到原來煩惱是有因緣可循的。
其實愛很廣義,強烈的仇恨、熱烈的渴望、難以填平的慾望都可以叫愛。但是電影的故事最後卻落在了男女之情上,落到了“情愛”上。本來小説的意識流展現的心(悟空)之選擇的困惑與矛盾,要時刻因金箍束縛忘掉初衷、泯滅慾望和殺掉自己的掙扎,沒有了;本來西遊系列在西行取經要不斷讓“心”(悟空)辨認真偽、除魔降妖的過程,沒有了;天蓬努力和阿月找回憶,連電影本身最接近“神”的楊戩,也捲進了三角戀,甘願為備胎為女主在花果山種花……
所以,當那熟悉的《小刀會序曲》響起,大金箍棒燒得如此通紅,我竟一絲“燃”的感覺都沒有。
書粉們會懷念《悟空傳》裏那隻靠本“心”活出了“個性”的猴子,那個被紫霞仙子大讚“你是我心裏的英雄”、“我要記住你是一隻猴子,因為你根本不用去學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貴”的猴子。
而切割了西遊之行,只剩下你儂我儂的《悟空傳》,則顯得乾癟無力。片尾打在屏幕上的那幾句豪言壯語:“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讀來卻只是平添了一份沒有支撐的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