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琢磨相聲傳承這件事”(時代氣象 文藝表現(10))
相聲是傳統藝術,深受羣眾喜愛。相聲藝術的發展現狀、隊伍建設、原創力提升等,一直都是觀眾關心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本版邀請相聲演員和曲藝研究專家,共同探討相聲藝術的發展。
——編 者
核心閲讀
一段經典的相聲,我覺得應該至少包含三個要素:塑造出典型的人物性格、幽默生動的故事情節、有一定現實意義的思想性
相聲作品的諷刺應該是委婉的,是援之以手,寓教於樂之中起到一定警示作用。説相聲是有底線的
我正式從藝至今已經63年了。大家都覺得我學説相聲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我生在曲藝世家,從我曾祖父馬誠方、祖父馬德祿、父親馬三立,到我這輩,再到我兒子馬六甲,已經是第五代了。我從小就在相聲場子裏跑,在我的記憶裏,家裏進進出出的都是“角兒”。我喜歡京劇,12歲時考入天津戲校,坐科6年,學武花臉,但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説了相聲。可以説我的一生是與相聲相伴的一生,相聲讓我品嚐了太多酸甜苦辣。
相聲是典型的通俗藝術、市井文化。從新中國成立前撂地演出到後來進入茶館、小劇場,在我印象裏,相聲沒有特別火爆的時候。我父親馬三立曾感嘆説,什麼時候相聲觀眾的數量能像球迷那麼多就好了。現在他這個願望已經實現了:相聲演出也有了成千上萬人的大場面,觀眾願意花高價去買票,甚至一票難求。有更多人關注相聲,這是好事。
相聲是傳統藝術,又是創新的藝術,學相聲、説相聲的人,應該把傳統相聲不斷繼承、豐富、發展。過去相聲老前輩們説的相聲,內容長、節奏緩,適合當時慢娛樂時代觀眾的口味。但放在當下,可能只有極少數相聲迷才坐得住,能靜心品咂出其中的滋味來。到我父親説相聲時,內容已經精煉濃縮了不少。再到我説相聲,節奏更緊湊了,本子刪繁就簡。我加工整理了不少傳統作品,如《大保鏢》《紅事會》等絕跡舞台很久的段子,效果都不錯。因為有學戲的底子,在《大保鏢》《論拳》《五味俱全》《學跳舞》等作品中,我融入了鐵門坎、雙飛燕、虎跳、飛腳、刀花等戲曲表演元素,很多觀眾稱我為“武哏”。還有的人為相聲原聲配像,加工製作成動漫、相聲TV等形式,很有創意,也豐富了相聲藝術的視覺效果,我認為對相聲的傳播和普及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也被授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稱號,對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我一直在琢磨相聲傳承這件事。2007年,兒子馬六甲幫我挑選出50多段我表演過的馬氏相聲代表作,同時將我的創作心得、表演經驗、技巧要領等編輯整理,出版發行了《笑匠雜笈》一書。這本書現在已經刊印第三版了,不少學相聲、説相聲的年輕人拿這本書作為範本,我很欣慰。過去人常説,藝業不可輕傳,但我覺得相聲藝術要打破這類舊觀念,才能有新發展。
相聲和眾多姊妹藝術之間都有互學互鑑,但萬變不離其宗,從本質上和小品、脱口秀等藝術形式是有區別的,就像狗不理包子,不管怎麼改良,也不能把它變成漢堡包。
一段經典的相聲,我覺得應該至少包含三個要素:塑造出典型的人物性格、幽默生動的故事情節、有一定現實意義的思想性。相聲的創作和演出,應該大俗大雅,接地氣,要把觀眾留住,必須研究觀眾的心理。如果僅僅是簡單的包袱堆砌,這樣的藝術是純粹的機巧,難以真正觸碰觀眾的心靈。沒有共鳴,難以成就力作。
相聲到現在有100多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各具風格,有的以説見長,有的以唱見長,有的擅於模仿,有的颱風火爆,有的幽默含蓄,可以説是百花齊放。通過傳幫帶,又彙集起大批的學習者、效仿者、傳承者,給相聲藝術注入了活力。馬氏相聲被大家推崇,得益於貼近生活,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包袱笑料的特點講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馬氏相聲往往是直接從生活點滴中汲取創作營養,以第一人稱“自嘲”式的表演娓娓道來,冷麪滑稽,外鬆內緊,含蓄雋永,口風像在和觀眾拉家常,不靠炫技,表現風格自然樸巧。我創作的相聲《糾紛》就是多次到派出所體驗生活,從民警處理的一起小得不能再小的街市衝突中獲得靈感。觀眾感覺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真實可信,故事中潛移默化地傳遞出“得容人處且容人”的思想。相聲作品的諷刺應該是委婉的,是援之以手,寓教於樂之中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就可以了。
我父親總説,得經常問問自己憑藉什麼吃飯養家。站在台上表演是他一生的情感寄託,對觀眾的尊重和熱愛刻進了骨子裏,即使在人生最艱難的階段也沒有放棄。《買猴》這部作品,當年由其他演員最初表演,效果不好,才派給了我父親。他拿回來進行二度創作,拆了改、改了拆,反覆琢磨這個本子,用腦過度,甚至還曾經從凳子上摔下來磕破了頭。我小時候練習貫口,聲音大了,父親就説:“幹嘛呢?你站在台上説相聲,要讓觀眾聽了舒服、不累,有一種美感。”他多次告誡我,説相聲是有底線的,絕不能拿觀眾找樂子,包袱要謔而不虐,格調低下的不要説,因為説完你自己就成了段子裏那個俗人了。
想説好相聲,首先要練好基本功,相聲講究説學逗唱,嘴皮子得乾淨利索,像報菜名、地理圖這類貫口,都是基本功。還要博採眾長,兼收幷蓄,因為相聲和其他各種曲藝形式分不開,和中華傳統文化更分不開。必須不斷經歷舞台磨鍊,厚積薄發,別老想着一夜成名。基本功不好,傳統的東西“拿不動”,即便煊赫一時,終將陷入沉寂。我父親晚年時,經常在台上説了十多分鐘沒使包袱,觀眾仍然聽得津津有味,耐心地等,知道最後準有意想不到的包袱。一方面是天津觀眾非常幽默,不喜歡聽淺顯的,喜歡耐人尋味的段子。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我父親的藝術造詣和他在觀眾心目中的人緣,這就需要長期的舞台實踐和藝術積澱。
而今相聲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年輕相聲演員比老一代有文化,學習途徑、實踐機會也多,只要他們肯下苦功夫,我相信假以時日一定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弘揚這門傳統藝術,為廣大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本報記者朱虹採訪整理)
馬志明,國家一級演員,創作、整理、表演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傳統相聲,代表作有《大保鏢》《地理圖》《論拳》《報菜名》《文章會》《開粥廠》《賣掛票》《糾紛》《五味俱全》等。
【編輯:田博羣】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