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起步之年:從0.2平方公里揚帆起航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休閒

    龍湖區政府大樓是原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大樓。楊立軒 攝

    【1981光影】

    特區成立初期的管委會大樓。

    楊立軒 翻拍

    【1981光影】

    特區管委會臨時辦公樓。

    楊立軒 翻拍

    張勝光。

    如果説1980年是中國經濟特區的初創之年,那1981年則是汕頭經濟特區的起步之年。

    1981年9月,廣東省委批准汕頭經濟特區起步建設。同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正式成立,汕頭經濟特區邁入實質性建設步伐。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汕頭特區從龍湖一片沙丘帶起步,成為矗立在南海之濱的現代化城市,可謂是“昔日荒地沙丘,今朝玉宇瓊樓”。而這,正得益於當時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打下的堅實根基。

    特區故事,從這裏開篇。

    策劃:嚴亮 廖奕文  統籌:辛均慶 楊可採寫:餘丹

    管委會成員既做管理又當工人

    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第一任主任劉峯在所著一書《回顧與反思》(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第2版)中曾提到,1981年10月8日,是他“人生中一個重要機遇”——那一天,廣東省委批准:劉峯任汕頭市委副書記兼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主任。

    彼時,他擔任普寧縣委書記已有4年時間。得知自己將調到改革開放第一線的汕頭特區工作,劉峯在普寧的最後一場赴泰考察訪問尤為細心。在呈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報告中,劉峯就加強對外開放提了幾點建議,其中包括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吸引外資。這段考察經歷對其後續參與特區建設大有裨益。

    “我是很幸運的,能趕上難得的歷史機遇,與汕頭人民共同承擔歷史賦予的重任。”劉峯迴憶,“從此我就奔赴龍湖的黃沙灘上,進行創辦汕頭特區的事業。”

    1981年11月14日,這是讓所有汕頭人民都銘記的日子,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

    不過,成立後的特區管委會,卻經歷了一番挑戰。

    特區創辦之初,暫時由汕頭市外貿局在公園路的辦公樓中撥出一層,作為特區管委會的臨時辦公地點,特區的開發區選在距離市中心3公里之遙的龍湖村旁,經過短時間的籌備就搬遷了。

    彼時,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只有37名工作人員,還有市裏撥給的600多萬元和一輛破舊的吉普車。劉峯在《回顧與反思》裏説:“就這麼一點‘家當’,對特區建設來説是‘杯水車薪’,根本解不了渴。”

    書中寫道:當時特區的工作真是千頭萬緒,平整土地、調配勞力、運輸材料、管理工具、行政事務等都需要人,但管委會總共才“30條槍”,都忙得腳打後腦勺,早就是“超負荷運轉”。即使如此,每當滿載鋼材、水泥的卡車接踵而來時,大家還得“客串”一下,充當臨時裝卸工,幫搬運工人一起,在工地吃飯時,還要和羣“蠅”作鬥爭。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懷着對特區的美好期待擼起袖子幹了起來。1982年植樹節,特區組織在龍湖溝畔栽樹時,時任管委會副主任的楊峯就當場作詩一首:“龍湖春雨洗沙塵、植樹青青景色新,勸君多栽一支柳,它日成蔭福後人。”在劉峯看來,“這首詩較好的表達了當時特區管委和同志們的共同理想和願望。”

    搭起竹棚既作食堂又當會議室

    《回顧與反思》提到,1982年,汕頭市政府再無償劃撥一批土地給特區管委用於開發,其中包括龍湖溝畔的一座三層小樓。這棟樓原是汕頭市郊農科所的辦公地點,總面積400平方米。

    管委會的主任室、會議室、接待室和工作人員的辦公室擠在二、三層,一層是農業公司的用房。條件雖比在工地上的竹棚好,但傢俱少得可憐,辦公桌不夠用。為了少花錢,有的工作人員只好坐在鐵箱或木箱上辦公。為了解決吃的問題,就在小樓前面的空地上,用竹棚搭起簡陋廚房和食堂。

    談起這一段,劉峯語氣幽默:“美其名曰食堂,裏面既無桌子,又無椅子,只是讓大家排隊買飯時有個遮陽擋雨的地方。這食堂還是多功能的,兼做管委會的會場,大家開會、聽報告時都是席地而坐,下面只鋪上草蓆或舊報紙。這裏也是海內外賓客的接待處,過了多少年後,有的華僑及外商給我開玩笑時,還談到當時在這個多功能廳接待他們的情景。”

    當時,特區的辦公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5時30分,因為市區至龍湖沒有公共汽車,大家索性“特事特辦”,將原與市區一樣的辦公時間表給打翻了,做到中午吃完飯不休息,接着上班。不過,管委會並不是沒有車。劉峯迴憶,管委會唯一的舊吉普車,平時接路途較遠和年紀較大的同志上下班,但一有任務,車子趕不回來,下班時大家就當“步兵”,從龍湖步行數公里回市區自己的家。

    劉峯也有自己的習慣——他堅持每天早晨5時多起牀,從市區外馬路南北園巷的住家出發,慢跑加步行6公里到龍湖,然後環繞建設工地看一看,7時多往管委會食堂吃飯。“一碗稀飯,一碗鹹菜,吃完就上班,天天如是。”《艱辛的崛起——汕頭特區創業十年》《艱辛的崛起——汕頭特區創業十年》(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以下簡稱《艱辛的崛起》——編者注)一書如此描述。

    “不帶水分地把工作做好”

    除了環境上的艱苦,當時,特區管委會的建設者們還面臨着另一個挑戰:資金籌措極端困難。1982年開始,特區每年能拿到的資金只有省劃撥的640萬元。既缺錢,又必須加快建設步伐,才能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特區營造良好的投資硬環境。

    通過集思廣益,管委會決定最大限度地壓縮行政管理費用,最低的一年只佔財政總支出的3.4%。路、電、水、電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儘量考慮如何跟市區的設施連接、聯網或擴建,充分利用市區原有的基礎,以求達到用較少的投資,較快地完善投資硬環境的目的。

    事實上,這正體現了特區建設初期的一大特色——“走求實之路”。

    由於客觀條件限制,汕頭經濟特區啓動比其他兄弟特區延緩一年。特區建設之初,與深圳、珠海相比,呈現出起步晚、規模小、速度慢的特點。而汕頭特區管委會領導班子一上任就有一個指導思想,不大鋪攤子、廣建樓宇;不盲目追求規模、速度,只求“不帶水分地把工作做好”,量力而行。

    正是這樣一支從實際出發、求實務實的隊伍,一邊摸索、一邊探路地建設特區。汕頭特區一開始,就是在國家確定給的1.6平方公里的加工區,規劃為三期,並分為5小片區。第一小片區只有0.2平方公里,管委會在“0.2”上做好文章,一步一個腳印開拓。

    對於特區初期建設,今年73歲的謝鎮安印象深刻。36年前,他作為廣東省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的施工工長,參與了特區通用廠房、管委會辦公樓、綜合樓的建設。當年施工點滴,他仍然清晰地記得,這得益於他的一個好習慣:每次下工地,他都隨身攜帶小本子,記錄下施工的數據和細節,至今他還仍完好保存着當年施工的一些手繪圖紙和這些數據記錄本。

    泛黃的紙頁上,記載着管委會辦公樓的建設數據——1984年6月7日,在工地辦公室參與了打樁圖紙會審;建設面積14441平方米;竣工時間1986年10月26日……點滴文字和數據,都見證管委會辦公樓拔地而起背後的艱辛與不易。

    謝鎮安説,當年施工技術遠不如現在的先進,作為施工工長,他要承擔的壓力遠比工人們大。“一有什麼問題,責任就都在我身上,經常是晚上睡不着,起來巡場子。”謝鎮安説,當時條件比較困難,工人們都在現場搭棚睡覺,那個時候最擔心下雨天,生怕會發生什麼意外。好在,最終各個項目順利竣工交付,這麼多年來也未曾發生過質量問題,這成為謝鎮安最大的安慰。

    在特區初期建設者的努力下,第一期0.2平方公里和第二期0.24平方公里土地完成“五通一平”;緊接着,一幢幢通用廠房建成交付,龍湖賓館、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辦公樓、綜合樓等陸續建成,生產生活配套日益完善。

    打破桎梏改善“軟條件”

    特區“走求實之路”,不僅體現在最初的規劃建設上,還體現在制度的改革。特區建立之初,“硬條件”不是很理想,如何從“軟條件”上彌補?特區管委會首先從體制和人這兩方面着手。

    從1984年開始,領導幹部的“鐵交椅”第一個被“搬掉”,即改領導職務無限期委任製為任期制,對領導職務限定一定的任期,期滿後必須經過制定的程序,決定其升降或是否連任。建立了兩年一次的民主考評幹部考核制度,領導幹部任期屆滿後,必須向幹部羣眾做述職報告,接受羣眾評議和監督。通過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民意測驗、民主推薦的“三民”活動,建立兩年一次的民主考評幹部的考核制度,使羣眾有了決定幹部上下、進退的權利,也使得幹部意識到羣眾不是無足輕重,進一步增強公僕的意識。

    在進行機構、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的同時,特區對用工制度等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打破全民制“鐵飯碗”,推行用工“合同制”;在企業實施工資的多種形式和制度的改革,克服平均主義,這些激勵機制的創新逐步完善都促進特區整個投資環境的形成,在當時激發了全民學習文化科學的氣氛。此外,特區還鮮明地提出“少干預、多服務”口號,先後成立各種服務機構,為落地特區的企業提供服務。

    1986年5月1日,當地媒體的一篇報道中寫道:“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有120家外資企業,汕頭經濟特區現有24家,佔全國外資的五分之一,經營獲得成功。”這正是汕頭特區創辦之初,堅持引進外資、善待外資企業的成果。

    汕頭經濟特區第一個“全國優秀女企業家”林一娜正是特區“特事特辦”的受惠者。1983年,汕頭經濟特區首次面向全國公開招考財務專業人員,她在沒有任何人推薦的情況下,以工業會計第一名的實力被特區破格錄取。“特區公平競爭的機會和任人唯賢的氛圍打動了我。就衝這一點,也值得我大幹一場。”30多年來,林一娜的企業也得益於“特事特辦”,大膽實施改革制度,直到如今,她還帶領公司員工創業至今。

    “試辦經濟特區的好處,就是鄧小平同志集中概括的,起到了四個窗口的作用,即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對外政策的窗口。”多年後,劉峯在《回憶與反思》一書中如是寫道。時至今日,汕頭經濟特區開先河而定的許多制定和管理辦法,至今仍發揮作用。

    而汕頭特區經濟管委會雖然於1993年併入汕頭市政府辦公室,但在一些特定上呈國務院的文件中,仍需以管委會的名義和文號發文。它以這樣的方式,繼續見證特區的成長。

    原汕頭經濟特區黨委政研室副主任張勝光:

    “特區早期政策措施很有前瞻性”

    “現在回過頭看,汕頭經濟特區早期出台的許多政策、措施,都很有前瞻性,這與特區建設者們的思想開放分不開。”談到特區,曾任汕頭經濟特區政研室副主任的張勝光直抒己見。幾十年來,張勝光一直有做工作日記的習慣。記者採訪時,他從自己保存的近兩百本記錄本中翻閲當年的筆記,一一向記者介紹。

    張勝光説,當時,特區出台了許多方針政策,如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鼓勵台商投資優惠辦法、內聯企業暫行規定、科學技術進步獎勵實施辦法、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都是思想開放、視野開闊、敢為人先的體現。“像特區當時實施的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就是一個很大膽的探索,提出要保護環境,也是比較及時考慮預防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帶來的環境污染。”

    在張勝光看來,提高辦事效率也是特區比較早關注到的問題。為了體現特區速度,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引進外資,要引得來、留得住,特區管委會強調簡化辦事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當時管委會領導班子帶了好頭,中央、省出台的政策規定,特區管委會都會馬上組織貫徹落實。

    他還記得1987年,港商陳錫謙反映機關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向特區管委會提出“24小時內答覆”的建議。當天,管委會主任劉峯就主持召開會議,決定開展“24小時內答覆”活動,明確規定各職能部門對企業的詢問,必須在24小時內作出答覆。

    “所有企業都可以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各級一把手反映問題,這在當時是新鮮事,對推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張勝光説,“24小時內答覆詢問”的服務理念,在當今轉變機關作風、打造服務型政府方面,仍有借鑑意義。

    【1981年大事記】

    ●2月28日,汕頭市革委會批准成立汕頭市經濟特區發展公司,與市投資公司合署辦公。

    ●5月18日,汕頭特區籌備機構從市政府遷至迎春路市外貿樓辦公。

    ●7月19日,中共中央指出:廣東、福建兩省在經濟調整、體制改革、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以及建設經濟特區等方面,打開局面,創造經驗,不僅對兩省經濟的繁榮,而且對全國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8月20日,汕頭特區規劃建設辦公室聘請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規劃組來汕,聯合編制龍湖工業區總體規劃。

    ●11月14日,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成立,劉峯任管委會主任。

    ——摘自《汕頭經濟特區十年(198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