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6月11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主辦,上海藝術品博物館和上海工藝美術學院承辦的“第十屆國際傳統藝術邀請展”6月11日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啓幕,並將於6月12日起免費對公眾開放。展覽為期一個月。
展覽以“涓匯成流”為主題,是慶祝中國第十五個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的紀念活動,也是列入上海市“文化品牌”建設內容和《上海市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項目,同時還是上海市政府推進“一帶一路”友城建設的重點文化交流項目。
展覽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伊朗、羅馬尼亞、匈牙利等22個國家的藝術家、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作品參展,帶來世界各國精彩紛呈的藝術精品,無論是參展國家還是參展藝術家數量,都創歷史之最。這在當前因新冠疫情交流受阻的背景下尤為可貴,反映了世界各國相關機構和廣大藝術家渴盼交流的良好心願。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德化瓷燒製、斑錫、銅雕、玉石雕、紫檀雕、滿繡、施洞苗族銀飾等代表性技藝傳承人,組成中國藝術家團隊,攜精美工藝作品集體亮相;日本最高文化勳章受賞者大樋陶冶齋和日本愛知、長崎、石川金澤的近40位代表性無形文化財(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家帶來的陶瓷、金屬、漆藝、染織作品,以及一批來自韓國的五彩斑斕、做工精細的陶瓷、雕塑、首飾、漆畫作品等,讓人目不暇接。
圖案精美、色彩絢麗的地毯,飄逸大氣、流暢優美的書法,聞名遐邇的細密畫、金屬鏨刻、銅雕等波斯至寶作品,富有民族藝術風格的匈牙利民族服飾攝影作品,晶瑩剔透、設計獨特的芬蘭玻璃作品,創意無限的烏克蘭首飾作品,雕刻精細的以色列、印度尼西亞雕塑作品,精美絕倫的突尼斯織物作品……各國藝術家對傳統藝術進行設計探索,實現傳統藝術的創新性發展。
還有融本國風情和現代元素為一體的美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法國、意大利、印度、哥倫比亞、德國、委內瑞拉的裝置繪畫作品……獨具創意的複合材料運用讓人耳目一新。
此次展覽打破展品的國別、主題、材質、作者等界限,採用“沉浸式”的空間展陳方式,將雕塑、陶瓷、漆器、玻璃、錫器、首飾、刺繡、染織、裝置、繪畫、視頻等多種傳統藝術形式,滲透入一個個生活空間中,完成一次藝術與生活完美融合的場景再現。
走進一個個小型藝術展陳空間,或置身於愜意的書房,書香為伴,與儒學大師來一場深度對話;或漫步於國際藝術長廊,感受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的碰撞;或寄情於玄關,以作品點綴,家的温馨和品味在此延續;或沉浸於“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小隱生活,感受東方禪意的“靜”與“悟”,讓心靈在此淨化……
此外,為克服疫情影響,本屆展覽將採取線上、線下展覽相結合的方式,全面開啓VR線上展廳,邀你一起“雲看展”。展廳採用全景拍攝,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真實觀展體驗。每個展廳設置了多個交互熱點,點擊作品將以圖文形式為觀眾介紹作者及作品説明。
已連續舉辦了十屆的“國際傳統藝術邀請展”,累計參展的各國藝術家已超過1300位、參展國家近50個。正如第十屆國際傳統藝術邀請展策展人、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館長鬍木清所言,本屆展覽和論壇選擇“涓匯成流”作為主題,既是對以往十屆辦展精神的總結,也是為凸顯“匠心”傳承的重要意義。今後,上海藝術品博物館將攜手更多單位,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斷放大展覽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