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在大理的蒼山洱海邊上,有一座喜洲古鎮,沒有大理古城的名氣,沒有大研古鎮的熱鬧,沒有雙廊的小清新,但我覺得是大理最值得去的地方。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鎮,這裏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築羣。從佈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走進喜洲古鎮,彷彿走進了畫裏一般。村頭兩棵高大的萬年青被視為“風水木”,白族人認為,大青樹是一個村莊興盛的象徵。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古鎮的歷史悠久,資料顯示它是雲南唯一一個千年古鎮,古稱“史臉”“史城”“大釐城”。有學者認為,漢晉南北朝時期的葉榆縣治所就是在喜洲。唐朝初年,在喜洲一帶設有神泉縣。南詔時期,喜洲稱為大釐城(又稱“史城”),在喜洲設有大釐瞼(又稱“史瞼”),是南詔國行政區劃中的十瞼之一。大釐城是南詔“邑聚人户尤眾”的重要城鎮,也是南詔王的行宮和避暑之所。大理國延續南詔舊制,稱為“喜瞼”。元代稱為喜洲,隸太和縣,明清因襲之。因此有人説喜洲古鎮是大理的“魂”。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古鎮沒有城牆圍住,卻有城門,其城門更多的是象徵和紀念意義,各門造型也不一致,遊客一般從正義門進入。正義門就是一個閣樓,其下雕刻的是龍子之一:鴟吻。喜洲的鴟吻造型奇特,具有典型的少數民族風格。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老舍先生在其《滇行短記》中記錄的他與喜洲的初次相逢,提到“進到鎮裏,彷彿是到了英國的劍橋,街旁到處流着活水;一出門,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濁立刻隨流而逝。街道很整齊,商店很多。”這樣一幅畫面,可以説彷彿是世外桃源,而即使在如今漸漸商業化的大理,在喜洲仍能感受到那一份古樸。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白族人視擁有一座漂亮、寬敞、舒適的民居為奮鬥的目標和驕傲,寧可節衣縮食也要建造起寬敞舒適的住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建築的典型風格。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嚴家大院”,看那翹角飛檐高大繁複的大門,可想當年的昌盛。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四方街是喜洲的“小香港”,高高的“題名坊”上,喜洲商幫“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默默訴説着曾經的輝煌。喜洲自古商業興盛,手工藝發達。南詔時便有“大利(釐)流波濯錦”即從事絲織業的記載。清末,聞名遐邇的“喜洲商幫”更是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內外。其中嚴、董、尹、楊四大家,是各自擁有資產達數萬兩黃金、數千名職工的大商號,喜洲商幫的商業活動遠涉海外,因此移居海外的僑胞較多,也就使喜洲成為雲南著名的僑鄉之一。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古鎮上有縱橫交錯多條巷子,其中有一條染衣巷得名於喜洲刺繡。喜洲刺繡在500多年前從四川傳入,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手工作業又多了一種補充。在習得喜洲刺繡的手藝後,大夥便都嘗試開店,慢慢的在這條巷子裏匯聚,鼎盛時期,這條巷子就是家家女紅户户織工。如今刺繡漸漸退出歷史舞台,但走在古鎮上還是能看到不少扎染坊、刺繡坊,以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去詮釋時尚經典。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來喜洲古鎮,還有不容錯過的喜洲粑粑值得一試。清朝光緒年間,楊復興受前人工藝的啓示,首創了用爐底爐蓋烤制粑粑的技術,這一工藝技術,使白族的烤餅技術了長躍發展。他烤制的“破酥粑粑”口感獨特,聞名遐邇,經久不衰,成了絕技。其中有一種牛舌狀破酥當時被本地人稱之為“大苟牛舌破酥”最受歡迎,至今,人們一提及“大苟破酥”仍津津樂道,讚不絕口。喜洲志上有記載,這就是“大苟破酥粑粑”的由來。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喜洲比大理更適合過着懶散的日子以及懶散的夏日,喜洲“四大家族”的繁華已經遠去,喜洲古鎮卻還是老樣子,安逸,寧靜,古樸。漫步在古鎮老街上,一邊咀嚼破酥粑粑,一邊溜達,沿着涼風行走,是説不出的慵懶愜意,旅行就該如此!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7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理邊上的千年古鎮,繁華散去獨留安逸古樸,老舍稱其為東方劍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