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門上有一塊匾,用了數百年,摘下之後,發現背後藏有3個字
如今人們去北京遊玩,必定會去的地方之一就是天安門廣場,如今的天安門廣場和古時候的已經大不相同,現在的廣場是1952年擴建而來。在明朝至民國,曾經最矚目的“國門”也並不是天安門,而是在天安門至正陽門之間的一座單檐歇山頂磚石結構建築,它還有個霸氣的名字,叫做“中華門”。
中華門是故宮皇城的正南門,古時建築多坐北朝南,以南為尊,南門就成了當時的正門。1417年,也就是明朝永樂年間,這座國門正式建成,當時不叫中華門,而是叫“大明門”。明朝大學士解縉還曾為大明門題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後來明朝被推翻,1644年,李自成進駐北京後,曾下令四月初一將大明門改名為“大順門”,但門還沒改好,他就被清軍攻下了。清兵入關後看到國門頂着前朝的名字,自然也得將其修改,於是大明門正式改為“大清門”。
大清門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中門平日裏是不會輕易開啓的,只有遇上太上皇、皇太后以及帝后出行,才會打開讓其通過。而且在皇帝大婚時,也只有皇后的轎子能從大清門通過,其餘妃嬪都只能走後門神武門入宮。明朝時的規制和清朝也差不太多,在門外還設有下馬碑,文官武官皆步行入門。據《大清會典》記載:“大清門,三闕上為飛檐崇脊,門前地正方,繞以石欄,左右獅各一,下馬石碑各一。”可見其莊嚴厚重的建築風格。
大清門的名字一直沿用到20世紀清朝滅亡,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大清門即被改為中華門。當時的匾額是石頭做成,刻的字是青金石雕琢而成。當時的人們本想將這塊匾額取下後,在反面刻上“中華門”三個大字就好,省時省力,還不用專門再去造匾,但人們將匾額取下翻過來後,卻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原來大清門匾額的後門,端端正正刻着三個字——大明門。看來清朝皇帝和民國的人們想到一塊去了,這塊大清匾額很顯然,也是將原來的大明匾額翻過來雕刻的,真是貫徹了物盡其用、能不浪費就不浪費的宗旨。
沒辦法,工匠們只能臨時趕製了一塊木質匾額,由京兆尹王冶秋題寫“中華門”三字。後來才改為石質燙金字,並且由掛匾額換成了鑲嵌其中。至於那塊“前大清,後大明”的見證兩朝歷史的匾額,先由文化事務管理局保存,如今已經移交首都博物館,當作文物妥善保管了起來。
中華門是故宮皇城的正南門,古時建築多坐北朝南,以南為尊,南門就成了當時的正門。1417年,也就是明朝永樂年間,這座國門正式建成,當時不叫中華門,而是叫“大明門”。明朝大學士解縉還曾為大明門題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後來明朝被推翻,1644年,李自成進駐北京後,曾下令四月初一將大明門改名為“大順門”,但門還沒改好,他就被清軍攻下了。清兵入關後看到國門頂着前朝的名字,自然也得將其修改,於是大明門正式改為“大清門”。
大清門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中門平日裏是不會輕易開啓的,只有遇上太上皇、皇太后以及帝后出行,才會打開讓其通過。而且在皇帝大婚時,也只有皇后的轎子能從大清門通過,其餘妃嬪都只能走後門神武門入宮。明朝時的規制和清朝也差不太多,在門外還設有下馬碑,文官武官皆步行入門。據《大清會典》記載:“大清門,三闕上為飛檐崇脊,門前地正方,繞以石欄,左右獅各一,下馬石碑各一。”可見其莊嚴厚重的建築風格。
大清門的名字一直沿用到20世紀清朝滅亡,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大清門即被改為中華門。當時的匾額是石頭做成,刻的字是青金石雕琢而成。當時的人們本想將這塊匾額取下後,在反面刻上“中華門”三個大字就好,省時省力,還不用專門再去造匾,但人們將匾額取下翻過來後,卻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原來大清門匾額的後門,端端正正刻着三個字——大明門。看來清朝皇帝和民國的人們想到一塊去了,這塊大清匾額很顯然,也是將原來的大明匾額翻過來雕刻的,真是貫徹了物盡其用、能不浪費就不浪費的宗旨。
沒辦法,工匠們只能臨時趕製了一塊木質匾額,由京兆尹王冶秋題寫“中華門”三字。後來才改為石質燙金字,並且由掛匾額換成了鑲嵌其中。至於那塊“前大清,後大明”的見證兩朝歷史的匾額,先由文化事務管理局保存,如今已經移交首都博物館,當作文物妥善保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