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説南絲路 55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④

話説南絲路 55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④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任乃強先生也曾在多種著述裏講到人的“恃鹽性”:“人類早期所賴以生存的古道,絕大多數是鹽運古道。”“鹽是最重要的民生物資,人畜不可或缺,從古至今如此。古代的巴族就因掌握峽江鹽泉,以鹽與周邊氏族交換而致富強,後來也因為不事生產,只坐享魚鹽之貢,而致巴族逐漸衰弱。而且,人類遠古的聚居點與文化文明的發生發展地也多與鹽的產地有密切關係。”(《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二,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話説南絲路 55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④
漢源縣清溪古鎮驛道遺址 李貴平 攝

任乃強在注校《華陽國志》時還指出,鹽是最重要的民生物資,人畜不可或缺,從古至今如此;古代的巴族就因掌握峽江鹽泉,以鹽與周邊氏族交換而致富強,後來也因為不事生產,只坐享魚鹽之貢,而致巴族逐漸衰弱。而且,人類遠古的聚居點與文化文明的發生發展地,也多與鹽的產地有密切關係(《青史留真·第一輯》,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話説南絲路 55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④

關於上古時期的鹽業記載,多為演繹性質。比如,黃帝派夙沙氏煮鹽,巴人起源與逐鹽而居,羌人鹽運與遷徙等,但其“因鹽而聚市、因鹽而成邑、因鹽而興衰”的歷史卻是實實在在的。從公元前250年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鑿井煮鹽”,到1521年用頓鑽技術鑿出的世界第一口百米石油豎井;到清道光和抗戰時期,“川鹽濟楚”和“民國中央鹽務總局”駐橋等重要的歷史事件……漫漫古道,裝載着太多與“鹽”有關的榮耀和滄桑,它也像鹽一樣融入我們的歷史文化以及日常生活裏。

飲譽全國的川鹽古道,主要有川鄂、川湘、川黔、川滇四大幹路。鹽運工具,主要是馱隊,有用馬的,有用騾子或驢的,還有用獨輪車的,更有人專門用牛盤陡坡。樸實的人民承擔着他們的責任,無論是雨天還是酷暑。川鹽古道也先後誕生了不少古鎮,如犍為縣的羅城、清溪鎮、五通橋,無一不是商業重鎮或著名碼頭。

話説南絲路 55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④

古道的線路指向從來不是單一的,這就形成一道奇觀:在過去的川滇地區,古鹽道與南方絲綢之路、川滇藏茶馬古道多有重合,絲、鹽、茶、馬、銅在同一古道上交集穿行,大家唱着不同的趕馬調喝着相同的烈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斑斕的歷史畫廊,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未完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9 字。

轉載請註明: 話説南絲路 55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