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特寫:比高原陽光更燦爛的,是孩子們的笑臉

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西藏昌都8月3日電特寫:比高原陽光更燦爛的,是孩子們的笑臉 新華社記者丁文嫺、黃耀漫

午後的西藏昌都,陽光燦爛,大朵白雲垂在天空。

當你叫住一個藏族孩子,還未開口,呼啦啦,一大羣孩子湧上來。

十幾雙清澈的眼睛看向你,十幾張天真的笑臉圍着你。

昌都,位於西藏東部,橫斷山脈南段。這裏還沒有通高鐵,從拉薩開車過來要兩天,哪怕是乘飛機,下來之後也要在雄偉的羣山中盤旋兩個多小時才能到市區。

昌都在藏語中是“兩河匯合口”的意思,渾黃的昂曲和青綠的扎曲兩條河流在此交匯,滾滾而下,稱瀾滄江。就在兩河匯合處的水上廣場,中國滑冰協會2日為達野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帶來了一堂滑冰課。

課程剛開始,笑聲就響了起來。中國滑冰協會培訓辦公室主任、短道速滑亞錦賽冠軍張紹陽通過遊戲般的穿插跑動,帶領大家熱身。跑着跑着隊伍亂了,孩子們擠作一團,笑容在越來越多的臉龐上綻開。

到了體驗滑冰板的環節,氣氛更加熱烈,大家爭先恐後上陣練習。光是看着小夥伴擺臂、蹬腿,12歲的白瑪卓嘎就樂得合不攏嘴。和她的同學們一樣,白瑪卓嘎從沒滑過冰,她經常做的體育活動是跳繩。至於喜歡看什麼冬奧會比賽,她想了許久才低聲説:“短道速滑。”對於生長在雪域高原的孩子們來説,北京冬奧會是件既近又遠的事情。

帶隊老師羅松曲西介紹,受條件所限,平時體育課大家大多進行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不少孩子也滑旱冰,但滑真冰“可能只在電視上看過”。她同時肯定,近幾年隨着冬奧會的籌辦舉辦,冬季運動逐漸走進大家視野。

雖是第一次接觸滑冰,但孩子們的表現讓張紹陽很驚喜:“參與度高,勇於嘗試,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經過短短兩個小時的體驗,學生們已經能夠掌握滑冰的幾個基本動作,並且在間歇時主動、反覆琢磨練習。”

這一週,張紹陽作為“永遠跟黨走”志願服務團體育志願服務隊的成員,在拉薩、昌都多次給學生授課,向青少年普及滑冰和輪滑運動。中國滑冰協會還向多所學校、少年宮捐贈了輪滑鞋、滑冰教材等。

每堂課上,除了實操,中國滑冰協會青少大眾發展辦公室主任郄竣還會給孩子們介紹中國滑冰運動的發展史、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的表現、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區別等,並設置問答環節,考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郄竣介紹,協會正好藉此次活動契機,推廣“植根計劃”。該計劃2020年啓動,包括人才植根,四季三棲體教融合賽事平台,精英科研體系,以及科技、金融、產業體系四方面,旨在發揮行業體協專業作用,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青少年掌握滑冰技能、增強身體素質。

協會還致力於推廣冰輪一體化發展,正在打造短道速度輪滑培訓和冰輪之星賽事。“這次我們也把短道速度輪滑帶到西藏,讓沒有冰場的地方的孩子們通過輪滑,感受輪滑和滑冰的共同點,從而更好地過渡到冰上運動中。”郄竣介紹。

用中國滑冰協會主席李琰的話説,希望在全國各地用“植根計劃”播撒愛與希望,傳遞北京冬奧精神,彰顯體育育人的力量。

體育可以是一扇窗,為孩子們打開更大的世界。

當活動結束時,意猶未盡的孩子們將記者團團圍住,臉上掛着羞澀又明亮的笑容。

“你們去過拉薩嗎?”“去過!”一片歡騰之聲。

“去過西藏之外的地方嗎?”沒有人説話。

“想出去看一看嗎?”“想!”又是一片歡騰。

站在廣場上向江水望去,黃綠兩色水流涇渭分明。但它們同樣壯闊,它們終將奔騰入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0 字。

轉載請註明: (體育)特寫:比高原陽光更燦爛的,是孩子們的笑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