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把歲月釀成一首詩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休閒

——王永華詩歌創作五十年瑣記

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張曼

2月15日,人民生活網、央視網文化頻道、華夏文學網三家中央級媒體聯合推出《為詩歌而生——王永華的詩意人生》。一時間,王永華堅持詩歌創作五十年的感人事蹟不脛而走,被廣為流傳。

3月6日,人民網、中華網、全球教育報道網又相繼推出長篇報告文學《敢向靈魂開一槍——探秘王永華首創“活性靈魂詩”的真相》,王永華成為“網紅詩人”。

市作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張文捷説:“王永華在仙桃放了一顆衞星。”市供銷社原副主任邊茂發寫下《詩詞海洋中的一面旗幟——王永華》,稱他:“平凡而偉大,文藝兵的脊樑。”湖北中融達醫藥公司總經理肖炳成作詩一首《致詩人王永華》,稱:“詩壇有你更加璀燦閃耀。”

掌聲的背後,是苦澀與辛酸;榮譽的背後,是心血和淚水。王永華用整整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把歲月釀成一首詩。正如他所言:“這一生,我要向詩歌致敬!是詩歌‘餵養’了我的生命,是詩歌拯救了我的靈魂!”

老牛背上,唱出鄉村詩人

在仙桃,王永華以“兩棲詩人”著稱。他所創作的新詩連續三次登上《人民日報》,古體詩多次上版《中華詩詞》《詩詞百家》《中國詩歌》《長白林詩詞》,被授予“中華當代詩神”的稱號。

鮮為人知的是,作為本土知名詩人,王永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1974年初中畢業後,剛滿14歲的他不屈服於命運,一邊放牛,一邊自學。生產隊長見他學習熱情如此之高,推薦他到當地絡繹小學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

在附近的絡繹街上,有一位名揚四鄉的周開泉老先生看中他的肯學、肯鑽,主動將他收為弟子。每天放晚學後,王永華準時來到周老先生家裏,向他請教如何寫七律,如何合轍押韻,如何錘鍊語言,如何表達詩意,為創作古體詩打下堅實基礎。

時任鄭場鎮宣傳委員的李輔貴發現王永華是一棵好“苗子”,專程到絡繹小學找到他,一面要他寫新聞報道,一邊鼓勵他創作新詩。

1976年,王永華開始了新詩創作。原《沔陽文藝》編輯汪烈九對他十分器重,總是優先採用他的稿子,並面授寫作秘訣。

為了儘快入門,他先後參加《芳草》寫作函授,《鴨路江》寫作函授以及山西刊大函授學習。“王永華在《人民日報》連續發表三首抒情詩,曾被成為新時代的歌手。近年來,他創作的系列家庭詩,受到了評論界的好評。”深圳知名詩人、詩評家王鑽清説。

那個年代,他微乎其微的工資幾乎全部用在了創作和學習上。他常説,光陰似箭,經不起浪費;人生苦短,經不起觀望;使命在身,經不起等待。

痴迷詩歌,以命寫詩終不悔

1990年,王永華創作的新詩《九十年代的正氣歌——致潘星蘭、楊大蘭》在《人民日報》發表,33歲的他意氣風發。此後,王永華愈加勤奮創作,先後出版了《穿過相思林》《陽光下的初戀》《蒹葭集》《荻花集》《揹着太陽去愛你》《向靈魂開槍》《第三翅膀》等八部詩集。

王永華深耕詩歌,一心攻堅,往往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代價。全國著名詩評家、詩人、《詩刊》編審朱先樹評價他是“以詩寫命,以命寫詩”。

創作兩千多行長詩《兩千年後讀<聖經>》,耗費了他將近一年時間。由於不停歇地趕稿導致大腦嚴重缺氧,他曾經兩次暈倒在寫作台上,不得不住進醫院。有一次剛住進醫院,晚上他又偷偷跑回家裏繼續寫詩,護士在病房裏看不到人,打電話到家裏逼他回來就診。

王永華寫詩,詩友們用九個字形容——太投入,太痴迷,太痴狂。一次,他騎着自行車出門,沉浸在詩歌王國裏的他茫然地闖了紅燈,一輛轎車在他面前戛然停止,司機狠狠地訓斥了他。

在他作詩的50年生涯中,不少親朋好友勸他轉變創作方向,將重心放在電視劇、歌詞、通俗故事的創作上,既可獲名也可得利,他依然堅持純文學創作。“也許我明天就要倒下,但我倒也要倒在詩歌的懷抱裏。”他説。

一生清貧,傾囊而出為詩歌

1986年,王永華從鄭場供銷社調到仙桃供銷大廈做文秘工作,他仍放不下詩歌。當時,他所居住的一間不到8平方米的陋室裏,連一張桌椅都放不下。下了晚班回到家裏,他索性將稿子鋪在妻子的脊背上奮筆疾書。

1988年,一位關姓老鄉提議王永華夫妻出來做服裝生意,被王永華婉言謝絕了。供銷商城大廈成立之初,原總經理王士兵、副總經理徐雲彩有意將他調到辦公室寫材料,他只是淡然一笑:“我的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執意留在市文化局。

當他的精神食糧與日俱增時,生活食糧卻一天比一天少,常常是好幾個月也拿不出一分錢養家餬口。不到一年,王永華便下了崗,這一下崗就是12年。生活沒有着落,他不得不伸手向母親借錢。

仙桃文藝圈人盡皆知,王永華長期騎着一輛破舊自行車,穿着一身普通的衣着。他把僅有的一點積蓄全部拿來出版詩集並贈送出去。

妻子曾德枝直言:“我又愛他,又怨他。怨他只顧自己創作,忽視了兩個孩子的學習;怨他不做家務,把我拖得既累又苦;怨他太窮,把安放在皇河故園雙親的骨灰盒轉到了襄河邊草草埋掉。”

不少朋友為王永華的執着精神所感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仙桃儒商廖明超先生不止一次對他説:“詩人不容易,今後你創作上有困難,我來幫助你,一顆誠心只為你成全!”

王永華一生清貧,清貧卻讓他清醒。他説:“儘管我一生清貧,但我胸懷祖國,心憂天下,嚮往未來。人的高貴不在於錢的多少,而在於思想的多少。”

由於常年不分晝夜地寫作,久而久之,王永華疾病纏身。每天除了打三針胰島素,他還得服用大量中藥,一天中總有幾陣因藥物反應身體難耐。每每痛風發作時,他右手紅腫得連筆都拿不穩,仍強忍疼痛,咬着筆頭繼續作詩。

近年來,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但每每夜裏來了靈感,他都亢奮得睡不着覺,只能依靠安眠藥斷斷續續睡四個小時。一到凌晨五點,他便起牀繼續創作。妻子心疼他,他反倒安慰妻子:“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就必須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更好。”

2019年,他的女兒因抑鬱症去世,侄子指責他不配做一名父親。他坦言:“除了詩歌,我一無所有。”

坎坷征程,把夢想交給黎明

滔滔江漢水,悠悠故鄉情。王永華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情有獨鍾。他對這片熱土一直保持着最虔誠的敬意,他創作的《仙桃賦》在《神州辭賦》舉辦的百縣賦評獎中獲優秀獎;長詩《沔陽紅》被全市多個大型文藝演出演繹;散文《繞不開的襄河水》被《漢水文苑》發表;詩歌《沔陽花鼓戲》登上《中華詩詞》,讓全國人民領略沔陽花鼓戲的獨特魅力。

2020年3月,他創作的千行長詩《我的江漢平原》,用大量篇幅和文字宣傳仙桃。沙湖濕地,夢裏水鄉,百萬花海,沔城風情,靜靜的排湖……在他的詩句中盡情綻放。

談到自己的成長經歷,他特別感恩《仙桃日報》,他説他只是一位從《桃苑》副刊走出來業餘作家,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的三首長詩,兩首就是在《仙桃日報》首發。

為此,他專門創作了一首七律《贊仙桃日報》:引領潮流肝膽披,冰心操守志難移。一畦桃苑育新秀,兩袖清風發綠枝。關注民情知冷暖,下沉百姓別公私。報人臻德透芳氣,筆墨生涯分外奇。

五十年卧薪嚐膽不言失敗,五十年辛勤耕耘終結碩果,王永華用五十個春秋演繹人生精彩。如今,他一生創作的詩集、手稿、獲獎證書及講話視頻,均已被市檔案管收藏。王永華還立下遺囑,死後將自己的大腦捐獻給醫學解剖。

原市文化局局長、湖北文學獎得主鄭局廷評價:“王永華是仙桃詩壇的一塊金字招牌。”仙桃孔子研究學會會長梁大新稱讚:“王永華是一位純粹的詩人,在他身上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著名作家文浪説:“王永華是一位真正的詩人,在仙桃培養和扶植了一批又一批文學新人,是一位對仙桃文化有重要貢獻的人。”

今年農曆三月十九,王永華即將踏入64歲,他用詩化的語言向歲月表白:越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越要珍惜時光,趕在天黑之前,把夢想交給黎明……

(楊明炎攝於夢裏水鄉)

王永華,男,湖北仙桃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以在人民日報發表三首抒情而知名,著有詩集多部,在全國首創“活性靈魂”詩,有詩作被翻譯成英文全球推介。202l年3月,人民日報人民生活頻道,中央電視台文化頻道,華夏文學網三家權威媒體,同時推出了他《為詩歌而生》的人物專訪,在全國產生強烈反響。現系仙桃市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