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夏,雪糕吃出“文藝範”

由 湯生 發佈於 休閒

湖北文創雪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整理)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見習記者 彭藝博 實習生 羅為苗

原本用來解暑的雪糕,如今越來越有“文藝範兒”。

這個夏天,隨着天氣一起“熱”起來的還有各大景區的文創雪糕。繼“黃鶴樓”雪糕爆紅之後,知音號、沙湖公園、東湖之眼等湖北景區紛紛推出文創雪糕,讓景點變得好逛也“好吃”。

“雪糕+地標”成新版“到此一遊”

7月7日上午,黃鶴樓景區,宜昌來的小羅花15元買下一根巧克力口味的“黃鶴樓”。她撕開包裝取出雪糕,“黃鶴樓”上的飛檐、瓦片、樓閣清晰可見。“太精緻了”,小羅一邊感慨,一邊舉起雪糕,拍下了兩個“黃鶴樓”的同框照。

眼下,買一支造型精緻的文創雪糕,與地標合影後發在朋友圈,成為新版的“到此一遊”。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不完全統計,從4月初黃鶴樓雪糕上市開始,武漢已有東湖、東湖之眼摩天輪、長江知音號、武漢自然博物館、沙湖公園、歡樂谷等景區推出了十餘種造型各異的文創雪糕。在荊州,博物館裏的虎座鳥架鼓、荊州古城的城標金鳳騰飛也成了雪糕“模板”。

兼具顏值和萌值的文創雪糕受到遊客追捧。據瞭解,黃鶴樓雪糕初上市的一週,平均每兩分鐘就賣出一支,每4個遊客中就有一個人購買。該雪糕的供貨商——北京之間味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張毅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鶴樓”的周銷量維持在1.5萬支至2.5萬支的水平,趕上五一節、端午節等旅遊高峯,景區一天能賣出單品近2萬支。

趁着這股消費的東風,外地文創雪糕網紅也來武漢“開疆拓土”。

在TODAY便利店裏,悄然上市了一款造型為城樓的“英雄之城”文創雪糕。在武漢的部分冷飲批發店內,還可以買到瀋陽故宮爆紅的“鳳凰樓”“紫氣東來”“正紅旗甲冑”雪糕。

文創雪糕有點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注意到,景區文創雪糕售價多在15元左右,有的超過20元。從配料表上看,這些雪糕的原料主要是牛奶、乳粉等,同樣用料的非文創雪糕售價通常在3元至5元。記者品嚐了多款文創雪糕,口感並不“驚豔”。

那麼,文創雪糕“糕”貴在何處?

“英雄之城”生產廠家是湖南長沙美怡樂食品有限公司,產品負責人張韶海為記者“覆盤”一款文創雪糕出爐的過程。據介紹,產品設計和3D建模耗時約1個月,雪糕的牆沿廊角等細節都要做到非常清晰。製作環節上的要求更高,傳統流水線雖然效率高、成本低,但脱模過程容易對3D造型造成損傷,因此需要手工脱模。“文創雪糕的日產量只有普通雪糕的1/10,損耗高達兩成,比普通雪糕高出不少。”張韶海説,設計成本、人工成本、工藝難度、高損耗和低產能等多重因素拉高了雪糕的整體成本。

特殊的銷售渠道也是售價高的因素之一。目前,文創雪糕主要在景區或便利店銷售,倉儲、運輸、運營等成本均要高於副食店、超市等銷售渠道。

記者結合多家供貨商提供的數據初略估算,景區或便利店銷售文創雪糕的毛利率或在20-30%左右。在位於珞獅路的北冰洋冷食店,瀋陽故宮等文創網紅雪糕按照市場價的八折銷售。老闆朱女士經營冷飲批發近30年,她告訴記者,普通雪糕靠走量,文創雪糕因單價高,“賣一支就是一支”。不過,這些雪糕很脆弱,易損耗,必須用專門的冰櫃“呵護”着。

對於較高的售價,消費者的反映如何?記者在黃鶴樓景區隨機採訪了幾位遊客,八成遊客表示能夠接受,中青年遊客接受程度高於老年人。張毅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鶴樓”的消費主力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以及帶着孩子的家庭。朱老闆則説,顧客主要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中年人,追求品質消費,對價格不敏感。

要美麗,更要美味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文創雪糕在景區賣得火,一旦離開景區就“頓失顏色”。

北冰洋冷食店的朱老闆對此感觸頗深。瀋陽故宮雪糕在網上爆紅,她跟着進了幾件貨,誰知“嚐鮮的多,回頭客少”,因為缺少“打卡”場景,無法與景點“同框”,這些爆款雪糕並沒有像在景區銷售那麼火熱。目前,在各大景區銷售火爆的文創雪糕也均與本景區IP有着極高的關聯度。

那麼,顏值高的文創雪糕如何才能突破地域和消費場景限制?

朱老闆認為文創雪糕要長久發展還是要“忠於品質”,不但看着賞心悦目,吃起來也要爽口美味。她舉例説,店裏有些用料實在、味道好的雪糕,儘管售價超過20元依然回購率高,“高端產品的消費需求是有的,關鍵是讓價格匹配質量。”

在張韶海看來,景區文創雪糕未來需要“走出景區”,真正將文創傳播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場景,要通過工藝改革等降低成本,讓雪糕的售價更加親民,更多地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萬物皆可雪糕”的風潮下,也有企業開始在景區之外“想心思”。武漢市普拉拉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與歡樂谷等多個景區合作生產多款文創雪糕。該公司負責人透露,已經與高校展開合作,將高校IP打造成文創雪糕產品,在畢業典禮、入學報到等場景使用。

作者:整理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