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八大胡同裏的“孤本”藥店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休閒

提起八大胡同,腦海裏浮現的無外乎是些風月無邊的往事。而就在這當年的香豔之地,至今仍立立着一座香氣馥郁民國小樓,但您別想錯了,這裏是藥店,散發的香氣是陳年的藥香。
提起八大胡同,腦海裏浮現的無外乎是些風月無邊的往事。而就在這當年的香豔之地,至今仍立立着一座香氣馥郁民國小樓,但您別想錯了,這裏是藥店,散發的香氣是陳年的藥香。

這些放置各種藥物的櫥櫃,都是德壽堂祖輩留下的珍品,多年來從未動過位置。
現實版《大宅門》,古物古訓歷久彌香
北京的兩廣路早在世紀之交就變成了南城第一通衢大道,兩旁的成片平房也早已被與日俱增的現代建築所取代。這讓陝西巷南口的老式古董的小樓,在初春的仔細瞧,它周身刻有百草圖案的彩繪,樓頂則是西洋風格的大鐘。再往下是巨大的商標,還有一看就有年頭的“同臻壽域,共排名舂台”的巨幅彩繪額額標記。

這就是德壽堂南號,沒錯,就是相聲《白事會》裏“康氏牛黃解毒丸”的出處。但京郊半壁店人,在懷仁堂當過夥計的康伯卿於1934年創立它的時候,同仁堂,萬全堂,千芝堂,鶴年堂這“四大天王”已輝煌了上百年。如今“老大哥”們雖金字標記額仍在,家訓古方猶存,但原始建築的肉體卻在上世紀就已作古了。
就這樣,如今已經84歲的德壽堂南號,竟成了北京藥店老字號裏僅存的“孤本”,不過它也險些壽終正寢。“當年北京市政府要打通兩廣路,按最初的規劃,祖上留下的這間老鋪位於紅線內20米處,按以前的經驗估計是保不住了。”德壽堂康家的姑爺王江陵還特地攜家人在德壽堂前拍下一張全家福,槌日後留個念想。
但令人欣慰的是,從虎坊橋到珠市口的道路擴建在兩廣路拐了一個彎,多花費約兩千萬元工程成本,但回報卻是無價的:因為它挽留了京華印書局,紀曉嵐故居,德壽堂和珠市口教堂四座經典文物。

因為這個彎,德壽堂的百草香才得以保存在今天繼續瀰漫。而這沁人心脾的香氣則來自抓藥師傅身後那一排排小放置的藥鬥牆,就像書櫃裏的一排排書般浩如煙海。古樸典雅的松木藥鬥側面方,是“精潔飲片,遵古炮製,地道藥材,用當通神”的古訓。“甭管什麼病,一看這規矩勁兒,人心裏就踏實一半。 ”一位家住附近的老顧客説。
而作為“孤本”的珍貴,除了在於建築和佈局的硬件,原生態的軟件更難能可貴。在這裏聽不見服務行業通用的“歡迎光臨”,“再見”,而只有“您要點什麼”和“慢”走”。“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店裏的師傅一邊熟練地抓着藥一邊笑着説,“這絕對是有講究的,上藥店來,我跟您'歡迎','再見',不是等於'祝您得病'嗎?那可是缺大德了。”

據稱德壽堂第二代康燕俠《我憶德壽堂》記載,當年一位經理正是因為不注意口德差點丟了飯碗。那日康伯卿查店,發現一名顧客正在破口大罵,忙問緣故。一時櫃上沒貨,經理順嘴説了句:“沒有活的,只有死的。”結果觸了忌諱。康伯卿總是從自己家中取了活蠍數只奉奉上,分文不收,令顧客滿意而歸。隨後這名經理被降職看倉庫去了。

由歷史變遷老店後廠已不復存在,但前店後診的理念仍遵循歷史傳統。“進店抓藥坐診都列於西邊正位,是德壽堂坐診多年的禮數,也是為了尊敬客人替換的方位;中成藥,西藥,保健品在大堂東側長廊分門別類擺放,方便客人尋找自己的所需。”除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電飯煲取代了明火煎藥,一切如故。

如今進入德壽堂,二進院寬敞的候診廳四壁,精美的彩繪堪比豪門客廳。“都是老店的風貌,按中醫傳統畫的,這松鼠和鶴是'松鶴延年',麒麟是'吉祥如意',那幅蝙蝠叼銅錢?福到眼前啊!您再看坐診室裏擺放的各種製藥對象的櫥櫃,那都是藥界最具歷史收藏價值的珍品,雖説銅鍋不會有貴過金條,但都是祖輩留下的物件兒,這麼多年了從來沒動過位置。”按計劃,德壽堂二樓的迴廊將建立中藥歷史文化展,建成老字號藥店的實物和製藥工具,圓遊客一個《大宅門》的夢。
經典往事跑“火車”做廣告
常言道: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德壽堂最大的生意老闆子便是選擇了火車。而給德壽堂打嘆子的“火車”既不跑京漢線,也不跑津浦或京張線。那往哪兒跑?“您跟我上樓就瞧見了。”藥店經理神秘一笑,轉身帶我們踏着吱呀呀的木樓梯上了樓頂。

樓頂中央碩大的西洋掛鐘左右有兩個涵洞,一道一掌寬的環形軌道從中間通過。1934年,德壽堂南號開業之初,康伯卿命人在此鋪設了一條環形軌道,並定製了一輛燃油驅動的仿真小火車,車身上寫“康氏秘製牛黃解毒丸”,大鐘每整點時小火車出來運轉,來回穿梭於兩個涵洞之間,藉此招攬顧客。80多年前火車尚未普及,仿真小火車“轟動全城,觀眾人山人海,竟至交通堵塞”。

“2004年藥店大修後重新開張時,我們讓小火車又跑起來了。原來的小火車在抗戰時已丟失,現在的是一家專業模型廠的產品,按老式火車1:10仿真製成,造價3萬多元。”但當年轟動京城的表演重新登場時,觀眾卻少了許多,“要説這也可以理解,如今路況這麼複雜,在兩廣路上開着車往我們這樓頂看,也不安全啊。”而且,觀者之心也早已由嚐鮮轉為懷舊,“現在大家夥兒什麼沒見過啊。”也許物件也通人性:小火車跑得沒什麼心氣兒,時斷時續。
周邊逛逛:陽春白雪、市井樂園
陝西巷南口當年的繁華程度毋庸多言。陝西巷是什麼地方?八大胡同之首。八大胡同的故事,想必不僅是老北京,只要看過清宮戲民國戲的人沒幾個不知道的。陝西巷、百順衚衕、石頭衚衕、韓家潭、王廣福斜街、萬佛寺系一小橫巷、大(小)外廊營和胭脂衚衕,這八條位於前門外大柵欄商業區以南的相鄰的衚衕,清民兩朝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風月場所。

陝西巷據説是乾隆光顧過的地方
但如今陝西巷“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繁華早已落盡,絕大部分青樓建築也被拆改成了普通民居、街道工廠、小學還有小飯館,看不出昔日的俏麗模樣。
但曾經獨佔花魁,出過賽金花,從風流帝王乾隆到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都曾到此一遊的“上林仙館”,如今卻風姿依然。不過,雖然“上林仙館”的招牌還在,門口掛燈籠的鐵枝子依然高懸,圓頂的窗户也還保留着,但早已改作了賓館。晚間散步至此,還真有點時光倒流的錯覺。若有興趣, 也不妨在此住上一晚,找找“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感覺。

從德壽堂所在的兩廣路陝西巷南口出發,左邊二百步是當年北京十大飯莊之一的豐澤園飯店,魯菜倍兒地道,但也倍兒貴,除了外賣部的小吃,物美價廉,適合解饞;右行一百步,則是同為昔日“十大”之一的晉陽飯莊,菜可以不吃,但紀大煙袋的舊卻不可不懷,因為這就是曉嵐先生的閲微草堂,兩株雖然半死不活的海棠卻是貨真價實紀先生親自種植的。
想玩也不愁沒地兒,陽春白雪的有前門建國飯店梨園劇場,從德壽堂過天橋沿萬明路一直下去就是;頗有市井之氣的,就上大柵欄的德雲社(前門三慶園店)坐坐。就像八大胡同裏一二三等妓院可以和平共處一樣。直到今天,無論是精英、小資還是草根,在這裏都可以各得其所。各花入各眼的和諧,恐怕這就是南城最大的奢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