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裏,下一次讓小編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享受。
萬水千山總是情,看完這篇行不行,小編這廂有禮了。
————盧氏縣木桐河口街旅遊資源
關帝廟四分區舊址
古老皂角樹
豫陝明珠河口街
河口街
吊橋
四明山千年古槐
河口洛河大橋
河南省盧氏縣木桐鄉地處兩省(河南、陝西)三縣(盧氏縣、靈寶縣、洛南縣)交界處,小秦嶺與崤山連結地。是一個古老神奇的山鄉,明清時期,稱同德鎮。往西溯洛而上可達商洛西安,東順洛水直通盧城,南越莽嶺以控荊襄,溯索峪河谷,翻分水嶺,北達隴海線,自古為軍事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豫西崑崙”、“中原屋脊”之稱。
木桐處河洛文化之源,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人類“人猿”分離的地方。1984年以來,盧氏縣考古工作者和愛好者先後在木桐鄉拐峪的“猿人山”發現了十幾個猿人居住的洞穴和遺留下來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器“老君鑽”等史前文物,經專家考證,距今已經六千年以上。
木桐地名來歷據説與漢光武帝劉秀有關。相傳,王莽趕劉秀經過木桐時,其戰馬因渴不能疾行,突然,在後木桐溝發現一個形狀似木桶的石窟裏,湧出一泓清泉,戰馬喝足後飛騰而起,登上巫山寨,才擺脱了王莽的追擊。此後,逐漸轉音為木桐(桶)。
木桐還是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木桐東街頭的南關帝廟,就是當年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四分區和盧靈洛中心縣委縣政府所在地。1946年8月, 第四軍分區剛一建立,司令部就木桐指揮發動了透山戰役、杜關戰役和洛寧上戈戰役,三戰三捷,旗開得勝。九月十二日,李先念、任質斌、文建武等把三次戰果電報中央。毛澤東同志親擬電稿,以軍委名義發電表揚。電文是“四分區反頑戰鬥迭獲勝利,甚好甚慰。望傳令(全軍區)嘉獎”,並“望將陝南、豫西建立根據地的經驗常通知王、劉、羅、文及張體學,鼓勵他們照辦”。
木桐鄉地處小秦嶺與崤山交匯處,境內山大谷深,森林茂密,流泉飛瀑,有天然氧吧美譽,盛夏清涼,是避暑勝地。在東南部的鳥橋村有千年鐵橿樹、飛來石和桃花谷,其中桃花谷與聞名遐邇的北國灕江雙龍灣景區相連,景區古木參天,植被葱蘢。數步之遙,可達景區。村民希望當地政府將桃花谷與雙龍灣景區連片開發,興建農家樂,發展旅遊產業,助力脱貧攻堅,實現共同富裕。
鳥橋村的來歷也有一個動人的傳説,相傳,劉秀從後木桐溝飲馬後,神馬飛騰抵達鳥橋,行至斷崖處,王莽追兵從山下蜂擁而上,眼看就要被生擒,劉秀仰天長嘆,我命休也!正當此時,萬千祥鳥忽然雲集面前,在深澗上空搭成一座仙橋,讓劉秀騎馬從鳥背上飛馳而過。王莽兵馬也跟着踏上鳥背,眾鳥竟然一鬨而散,王莽的兵馬紛紛掉入深谷摔死。
劉秀得救後,在洛陽推翻王莽新朝,建立東漢,遂賜村名為鳥橋。
河口街,位於木桐西南部,是洛河進入河南門户,古稱青龍鎮,為盧氏縣四十八鎮之一,明清民國時期,為豫西水旱碼頭,商賈雲集。大力實施扶貧開發以來,河口街面貌發生了喜人變化,昔日的土房子插板門都改建為青瓦白牆樓房,街道乾淨整潔,文化設施齊全,公路四通八達,現在已經成為豫陝邊界商品集散地。
河口村自然風光優美,洛水中流,索峪河環繞,青山壁立,交通便利,附近有鍾嘴山、四明山千年古槐、明代祖師洞、龍脖、蛤蟆梁、洛河第一灣、娘娘山、吳家溝天然溶洞及黃沙口、國軍抗戰碉堡、將軍嶺、雁門關等人文和自然景觀,可供開發遊覽。還有水量充沛的洛河峽谷漂流可以開發利用。
大美木桐溝,神奇洛河川,美麗索峪河,歡迎你來遊!
撰稿:李長新